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米衝擊今年全球最大規模IPO:經營利潤超122億,同比增長222.7%

小米衝擊今年全球最大規模IPO:經營利潤超122億,同比增長222.7%

北京時間5月3日,小米集團(下文簡稱小米)向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被認為將是今年全球最大規模IPO。招股書顯示,具體估值和發行區間價暫未披露,中信里昂證券、高盛、摩根士丹利為聯席全球協調人、聯席賬簿管理人兼聯席牽頭經辦人。

2017年收入增速領跑全球大型互聯網公司

在財務數據上,小米表現非常亮眼。招股書披露,小米2015年至2017年收入分別為668.11億元、684.34.億元和1,146.25億元;經營利潤為13.73億、37.85億和122.15億元。2017年,小米收入同比增長67.5%,經營利潤同比增長222.7%。

根據艾瑞諮詢數據,2017年收入超過1,000億元且贏利的大型互聯網公司中,小米收入同比增長67.5%,增速超過了阿里巴巴、騰訊和Facebook,排名全球第一。

IDC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機全球銷量總體下降2.9%,小米排在全球第四,同比增長高達87.8%。

創新的「鐵人三項」商業模式

招股書介紹,小米本質上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體和IoT平台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小米採用了獨創的「鐵人三項」商業模式:硬體+新零售+互聯網服務——把設計精良、性能品質出眾的產品緊貼硬體成本定價,通過高效的線上線下零售渠道將產品送到用戶手中,並持續為用戶提供豐富的互聯網服務。

招股書顯示,小米不僅是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公司,還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消費級IoT物聯網平台,同時擁有1.9億MIUI月活躍用戶。

互聯網業務變現基礎好,獲客成本為負

招股書披露,截至2018年3月,MIUI月活用戶超過了1.9億,用戶每天使用小米手機的平均時間約4.5小時。2015年、2016年、2017年,小米互聯網服務收入分別為32.4億元、65.4億元、98.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74.7%;毛利20.8億元、42.1億元、59.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69.3%。

2017年,小米互聯網服務毛利率達到了60.2%,對小米整體毛利貢獻較大。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其他獲客成本較高的互聯網平台,小米通過硬體銷售獲得用戶的過程本身是盈利的,具備很強的成本優勢。

可以看出,小米的互聯網服務發展迅猛,用戶規模、黏性及活躍度都達到全球一流互聯網公司水平,有很好的變現能力。

小米建成全球最大的消費級IoT平台,領先蘋果和谷歌

招股書援引艾瑞諮詢的數據,按連接數量計算,2017年消費級IoT硬體市場份額,小米全球市場佔比為1.7%,身後是蘋果0.9%,亞馬遜0.9%,三星0.7%和谷歌0.6%。小米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費級IoT物聯網平台,連接了超過1億台智能設備(不含手機和筆記本電腦)。

招股書顯示,小米投資或孵化超過90家公司,它們專註於發展智能硬體及生活消費產品,和小米共同構建起了手機周邊、智能硬體、生活消費品三層產品矩陣,這就是深受業界關注的小米生態鏈業務。根據艾瑞諮詢,2017年全球第一的移動電源、空氣凈化器和電動代步車等均來自於小米生態鏈公司。

小米董事長兼CEO雷軍在招股書的公開信中向所有現有和潛在的用戶承諾:「從2018年開始,每年小米整體硬體業務(包括智能手機、IoT及生活消費產品)的綜合凈利率不會超過5%。如有超出部分,我們都將回饋給用戶。」公開信息顯示,2017年蘋果整體業務凈利率為21.1%,華為整體業務凈利率為7.9%。即便是公認凈利率較低的家電行業,海爾為6.6%,美的為7.7%,都高於5%。

海外收入暴漲250%,小米模式在全球快速複製

小米模式不僅在手機以外的行業取得了成功,在海外市場繼續被成功驗證、快速複製。招股書披露,小米手機進入了全球74個國家,並在全球15個國家進入智能手機銷量前五名。小米在海外市場的增速非常強勁,2015年、2016年、2017年,小米在海外的收入分別為40.5億元、91.5億元、320.8億元。2017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長了250%,年複合增長率約181%。

(本文觀點不代表環球老虎財經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老虎財經 的精彩文章:

中美貿易戰-超越美國路上的插曲
陸金所兌付危機再升級,二期兌付逾期,陸金所「甩鍋」

TAG:環球老虎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