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亭:「草窩」何以變「金窩」

華亭:「草窩」何以變「金窩」

【美麗家園】「草窩」何以變「金窩」

甘肅日報?每日甘肅網通訊員 張小兵

「草窩」是華亭縣神峪鄉的一個村名。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山大溝深的草窩村深居關山林緣,四周被群山林草包圍,多年來一直是華亭縣深度貧困村之一。

但如今,沐浴著美麗鄉村暨生態旅遊項目建設春風,村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日前,走進草窩村,村子的「顏值」令人眼前一亮。青瓦白牆的小康新居掩映在山腳下,房前屋後乾淨整潔,看不到一點垃圾,靜謐而潔凈的村莊美如一幅油畫。

「乾淨整潔的村社巷道、綠樹成蔭的花草樹木、鬱鬱蔥蔥的莊稼,都成了城裡人流連忘返的風景。」村黨支部書記王興錄介紹說。

2016年,在縣裡的扶持下,草窩村不僅家家戶戶蓋起了新房子,硬化了進村的道路,而且新建了村民活動場所、安裝了健身器材、修起了標準化村衛生室。同時,依託現有山水脈絡和自然風光,對村裡原來的老屋、老牆、老井進行「喬裝打扮」,並實施小公園、仿古大橋等景觀工程,讓村莊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村容村貌和原來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王興錄回憶說,「原來到處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垃圾隨手倒,蚊蠅滿村飛。」

「現在,生活環境好了,村民也更講究衛生了。」王興錄說,「尤其是全域無垃圾治理行動開展以來,村裡制定了衛生清掃村規民約,清垃圾、清柴草、清塑料、清廢棄物、清殘垣斷壁,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觀。」

村裡還安裝了垃圾桶、配了垃圾清運車,生活垃圾都能及時運走,村民也養成了垃圾入袋入桶的好習慣。

生態理念強了,村子變靚變美了,還要讓群眾的生活富起來。去年以來,村「兩委」班子牽頭成立了肉牛、核桃產業合作社,引導村民養牛、種藥材、栽核桃,發展特色產業,多渠道幫助村民增收致富。

「我們這裡林草豐茂,非常適合發展種養殖業。」草窩村上庄社三組組長李建華是個勤快人,他將自家新房四周收拾的一塵不染。藉助當地豐富的林草資源,李建華在家裡養了4頭牛,種了5畝核桃、4畝藥材,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他說:「村裡養牛合作社成立後,引導農戶蓋起了牛棚,實施人畜分離集中養殖,不僅收入增加了,門前屋後也沒牛糞了,村子一下乾淨了,空氣也清爽了。」

王興錄告訴筆者,現在全村牛存欄量580餘頭,栽植核桃800餘畝,達到了人均一頭牛,1.5畝核桃。

如今,草窩村核桃種植大戶王建忠成立了果業公司,流轉土地1000多畝,進行土壤改良,利用高接換優新技術和科學化管理,讓昔日老核桃樹變成了掛果早、品質優的豐產新品種。他說:「國家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和生態發展,這正好和我們農村種草養牛、栽植果樹相契合。只要我們緊跟黨的惠農好政策,藉助家鄉良好的自然生態資源,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咱這『草窩』一定能變成人人嚮往的『金窩銀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甘肅網 的精彩文章:

3月十佳「蘭州好人」今起公示 請您監督
賣春聯的小男孩

TAG:每日甘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