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提問馬克思 馬克思是誰?

提問馬克思 馬克思是誰?

央廣網北京5月2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200年前在德國最古老的城市特利爾,人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剛剛出生的猶太男孩將如何影響和改變世界歷史的進程和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200年後的今天,我們仍然身處由馬克思打開的歷史空間中,繼續聆聽他的言說與奧義。

馬克思主義,200年來始終位於人類真理和道義的高地。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我們黨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政黨,馬克思主義是我們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靈魂。」毫不妥協的批判的辯證法的精神,毫不動搖的堅定的人民情懷,毫不怯弱的實踐第一的理論品格和毫不放棄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構成馬克思的精神遺產,跨越時空。

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中國之聲推出特別節目《提問馬克思》,邀請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哲學院院長、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郝立新;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艾四林;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吳曉明;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佘雙好,共同聚首,深刻作答。

卡爾·馬克思生於德國、葬於英國,他曾經自稱是「世界公民」,因為他曾經被許多國家驅逐、到處流亡。他的理論和學說照進了全世界革命的現實,從法國到蘇聯再到中國。怎麼形容馬克思?究竟是經濟學家、政治家、哲學家還是革命理論家?

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吳曉明

王嫻:請四位院長來隨機抽取卡片,要念出一句馬克思當年說過的話,從吳院長開始。

吳曉明:「一步實際運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

王嫻:這是一封書信的片段,來自馬克思致白拉克的信件,白拉克是誰?

吳曉明:白拉克是當時社會民主黨的一位工人運動領導人,當時德國社會民主黨在理論上可能有一些偏差,馬克思有一些批評意見,特別是認為他們在工人運動的過程當中,一種偏差是只關注實際運動,而對於理論缺乏理解;另外一種是只空談理論,甚至有些理論也存在很多問題。

王嫻:吳院長這樣一番解釋,相信很多人也會加深了對這個問題的理解。這次請佘院長來抽。

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佘雙好

佘雙好:「一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會非常膽壯起來。只要有10%的利潤,它就會到處被人使用;有20%就會活潑起來;有50%就會引起積極的冒險;有100%就會使人不顧一切法律;有300%就會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絞首的危險。」

王嫻:這真是馬克思說的嗎?

佘雙好:這是馬克思在《資本論》描寫資本的特性的時候引的這樣一段話。馬克思沒有利用他自己的研究的經濟學為個人賺得收入,而是為人類的解放事業、為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規律、探究真理。

王嫻:為全人類算了一本經濟賬。這次請郝院長來抽。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哲學院院長、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郝立新

郝立新:「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

王嫻:這是政治課本上最經常出現的關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句話。

郝立新:對,這句話本身是一個中國式的表達。觀點從古希臘思想就已經開始,馬克思繼承了黑格爾的辯證法思想,特別是他的矛盾的思想。後來列寧對這個觀點做了發揮,認為矛盾也就是對立統一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核心和實質。毛澤東就根據中國人表達的風格,認為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思想是唯物辯證法的精髓,但是根據馬克思的唯物辯證法的思想來表達的。

王嫻:這次請艾院長來抽。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艾四林

艾四林:「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

王嫻:這句話的出處是哪裡?

艾四林:來自《共產黨宣言》,《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恩格斯為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革命政黨共產主義者同盟寫的一個綱領性文獻。這句話實際上是表明了共產黨人的初心。無產階級解放和人類自身的解放是同一個運動的進程。

王嫻:這四句話從不同層面給大家打下了一個基礎。馬克思的一生不容易,他家庭窮困,痛失子女、伴侶病逝,在家庭之外又經歷了反覆的驅逐和流放,他的出版物當時被審查、被查封。可能任何一項對普通人來說,都會造成巨大的打擊。艾院長,幫我們再補充兩句。

艾四林:他的一生確實非常坎坷。但馬克思始終秉持他在中學語文答卷裡面所提出的自己畢生所追求的理想,選擇最能為人類謀幸福的職業,一旦確定,矢志不渝。這是馬克思留給我們,特別是青年學生的精神遺產。

王嫻:在座的其他三位院長也幫我們做一個補充,在經歷了對馬克思、馬克思主義這麼多年的研究之後,現在如果讓你們來總結馬克思主義你們最喜歡的部分是什麼?

吳曉明:馬克思的學說最簡單最基本的結論是,現代文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在特定的歷史的前提下,逐漸發展起來、成長起來的。因此他也一定是在特定的歷史限度上會走向衰落,並且由更高的新的文明類型來取代。這是馬克思思想理論最核心的部分。現代文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它是一種歷史的事物,意味著有它的出生、成長,有它的鼎盛時期,也有它的衰老和死亡。馬克思的這個原理毫無疑問是對的。

王嫻:吳院長闡釋的是關於規律性的結論,郝院長幫我們也做一個分享。

郝立新:我最欣賞的馬克思的話裡面有兩句,其中一句現在刻在馬克思墓碑上,這句話就是:以往的哲學家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這裡凸顯的觀點就是實踐的觀點。實踐的觀點是貫穿馬克思的思想、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最基本的觀點,這也是他超越舊唯物主義、超越唯心主義的一個根本的觀點。第二句話在《共產黨宣言》裡面:代替階級對立的這箇舊的社會的將是一個由自由人構成的聯合體,這是一切人自由的前提和條件。這句話就充滿了馬克思的人民情懷、人類情懷。我們今天之所以要批判、改造資本主義社會,是為了未來建立起共產主義社會。

王嫻:郝院長又是兩句金句,那佘院長?

佘雙好:我們以前哲學主要是從抽象的觀點來解釋人類社會的發展,馬克思把它還原到唯物辯證的方法來觀察世界,觀察社會。這是他怎麼從人們司空見慣的社會現象發現資本主義社會和人類社會發展變化的規律,既跳出了傳統的唯物主義的局限,也跳出了唯心主義僅僅從觀念思辨的這個角度來看待社會現象的局限。他觀察世界、觀察社會的方法值得我們作為社會科學研究者很好地學習和思考。

王嫻:佘院長從方法論的角度開啟的是另外一個維度。

《提問馬克思》特別節目的第一篇章「馬克思是誰」,這個問題可能大家聽起來會特別簡單,但是通過四位院長的解釋,大家感覺到馬克思對現世的影響,對未來整個社會歷史進程的影響可能不止於現在,也不止於這一場節目短短的討論當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孩子,24年,終於找到你!
聯合國安理會就美英法軍事打擊敘利亞問題召開緊急會議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