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中國公司主要商業模式是追隨型

為什麼中國公司主要商業模式是追隨型

改革開放帶來的是民營企業和企業家階層的崛起。在改革開放之前,民營企業屬於「資本主義的尾巴」,是被剷除的對象;改革開放後,民營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經過大浪淘沙般的殘酷競爭,現在有一大批優秀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活躍在國內乃至世界經濟的舞台上。

仔細分析可以發現,中國企業基本都採用模仿追隨型的商業模式。模仿追隨,對傳統產業來說是技術上的抄襲模仿,而對於互聯網企業,則只是商業模式的一種選擇。幾乎每一個風頭正勁的國內民營企業,都在國外(尤其是美國)找得到對應的公司。

從技術上來看,現在引以為傲的高鐵、核電、隧道、橋樑等技術,最初都是抄襲模仿國外。從商業模式上來看,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購物平台,它其實是雅虎的複製品;淘寶是eBay在中國的複製;支付寶源於PayPal;百度源於谷歌;豆瓣源於亞馬遜書評;新浪微博源於twitter;攜程源於Priceline;滴滴打車源自Uber。騰訊從模仿ICQ(MSN)推出自己的第一款產品OICQ開始,就埋下了自己的「模仿基因」——先是從韓國引入了QQ秀和其他一系列增值服務,又模仿新浪建起了門戶網站;在網遊領域,學聯眾開發平台,跟著盛大引進國外網遊,隨著網易自主研發;旗下的微信是對Kik的跟進;跟進布局的C2C電子商務網站拍拍,以及第三方支付財付通,無一不是「山寨貨」。

有趣的是,中國這些靠抄襲模仿起家的企業,很多都已經超越了自己的模仿對象,而被模仿對象在國內市場規模多半縮減,有些甚至已經銷聲匿跡,互聯網企業尤為明顯。阿里巴巴現在市值已經超過4700億美元(2017年10月數據),而雅虎只有40億美元;淘寶在創立不久就把eBay趕出中國;騰訊更是模仿起家,其市值已經超過了2萬億港幣。

目前,世界上十大互聯網公司,中國佔據其中四席,分別是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如果僅僅是模仿而沒有創新,中國企業是不可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的。

從自身角度來看,中國企業模仿追隨模式的成功基於以下幾點理由:

1.從文化傳統來看,中國人缺乏創新的基因,儒家思想塑造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內核,大一統的中央集權體制導致了國內人才大都缺乏創新能力,尤其是創新思維能力;

2.中國歷史上歷來重農輕商,1949年後又實行計劃經濟,對民營企業當做「資本主義的尾巴」來割,大大壓制了民營企業的發展;而世界上主要發達國家一直實行市場經濟,政治比較穩定,政策有連續性,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3.中國本身對知識產權不太重視,而且國外已經有成熟的商業模式,減少了試錯成本,可直接借鑒,屬於魯迅先生所說的「拿來主義」;

4.任何一種成功的商業模式,與中國巨大的人口基數和消費市場相結合,就會爆發出無窮的力量;

事實上,不管是技術還是商業模式,大多數中國企業引進後並沒有一味模仿抄襲,而是先模仿後創新,都實現了一定程度的創新,並實現了獲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資本背後看不見的手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機器人會大行其道?

TAG:資本背後看不見的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