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剁手黨都該看看這本書

剁手黨都該看看這本書

今天你在購物網站下單了嗎?

弄不好一半以上的人會說有吧。

許多人每年在網上購物的次數已經達到幾百件了,連著幾天沒有收快遞是很罕見的情況。

在一個「什麼都不缺」的時代,只要有錢,想買什麼就買什麼。甚至都不需要太有錢,柴米油鹽這些能夠滿足基本溫飽的商品甚至都花不了工資的十分之一。只要不是太作,今天想買LV包包,明天想要勞力士手錶,就不會特別缺錢(大城市的房這種剛需除外)。

但現實是,每個人都覺得錢不夠用。有個詞叫「物慾橫流」,還有個詞,叫「慾壑難填」。購物太方便,網購成本低,這都是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外界的刺激太多。這種外界刺激,一方面是所謂能夠「提高生活品質」的東西層出不窮,商家總有辦法讓你掏錢,這些東西包括但不限於:電動牙刷、耳機、智能音箱、掃地機器人、機械鍵盤……另一方面的刺激是現在媒介太發達了,別人用的、甚至是富人用的「好東西」我們都看得到,看到了就可以馬上買,買不起貴的牌子就買「低配版」(俗稱山寨版)。

今天講的這本《後物慾時代的來臨》講的就是和這個話題有關。消費是如何演進的?消費如何使我們快樂?物質消費的本質是什麼?消費的形成機制是什麼?未來的消費時代是怎樣的?這些問題都能在書中找到答案。

《後物慾時代的來臨》,作者鄭也夫,第一版是2007年,再版於2016年。2007年,iPhone剛剛出了第一代,淘寶網剛剛有點起色,在國人還不知道什麼是「消費主義」的時候,這本書已經出來了,不得不說有點超前。

說它超前,僅僅是站在國內通俗讀物的角度。要知道,發達國家早已對「消費主義」研究和探討了很久了,相關的學術文章汗牛充棟。而鄭也夫能夠降低姿態,向普通讀者介紹這些觀點,還是挺讓人佩服的。

沒錯,這就是一本通俗讀物,而且很有意思。不要被書名中的「物慾」、「時代」這些大的字眼唬住了,尤其「物慾」前面還加了一個「後」字。

書中有些觀點挺熟悉的,就當複習了,有些觀點很新穎,同意不同意的,暫且欣賞一下

1、消費和享樂沒什麼錯

作者認為,今天的生活不再那麼艱苦了,溫飽解決了。不能拿過去的人生觀來教育眾生了。這種「人生觀」就是動不動就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艱難困苦玉汝已成的人生觀。

新生代們出生伊始生活就不艱難,他們問:為什麼要艱難困苦呢?這不是陷入了悖論嗎:人們通過艱苦的努力以及他所創造的生產力的進步,使他漸漸脫離饑寒和苦難,而我們卻又要說:苦難才是他成長和成功的必要條件。

由此,作者認為,從前溫飽未解決時建立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徹底崩塌。

溫飽之後的空虛和無聊成為了新的問題。為了填補「生活的真空」,商人繼續推動消費,同時,;理論家倡導精神上的富足和快樂。

2、現代消費的特徵

在「消費的演進」一章中,鄭也夫綜合前人的成果,概括出了現代消費的十大特徵:

第一,數量和種類極大,並一直在增長;

第二,市場化繼續拓展;

第三,購物場所增加,購物方式多樣;

第四,越來越重視設計,重視商品的外觀、款式和包裝;

第五,廣告;

第六,借貸消費;

第七,購物成為僅次於電視的休閑方式;

第八,觀看體育比賽和旅遊成為重要的消費手段;

第九,用商品塑造自我;

第十,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與消費關聯的「上癮症」,比如吃喝癖、購物癖、收藏癖,等等。

現在來看,還是幾乎全中啊。

3、消費和消費主義

消費主義產生的兩種解釋:一是廠商的推動,二是消費者的炫耀、模仿、顯示自我。

生產和消費應該是生活的手段,而不是生活的目的。但是當前的消費早已導致了本末倒置,手段壓倒了目標。

物慾不僅吞噬了金錢,更吞噬了我們的時間和生活啊。

由此,作者提出疑問:當人類徹底解決溫飽後,我們還需要今天意義的充分就業嗎?各民族法定工作日和每日工時的縮短說明了什麼?說明了一個趨勢,社會所必需的工作崗位將越來越少。科技的發展將提供越來越多的「機器人」替代我們,它們已經和正在搶奪著勞工的崗位。如此趨勢之下,增加就業還是一個要靠擴大消費來促進的目標嗎?

作者說,或許,真正要解決的問題不是減少失業,而是如何重新安排人們的工作、生活、收入和福利。

時至今日,作者成書10年之後,人工智慧的大潮洶湧而來,機器代替人這個問題更是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恐懼。

4、消費、工作與休閑

今天,生產率提高,而一天三頓飯的需求從未變過,按理說,工作時間應該可以縮短的。但是,工業時代的工時不僅不比前工業時代短,甚至更長,這是現代工作令人不快的又一原因。

事實上,作者說,早在20世紀30年代,經濟思想家已經預測,生產力和經濟的迅猛發展將導致自由時間和閑暇的大幅度增長。以後雖然可以看到這一趨勢,但是似乎並不明顯,不合比例。其根本原因在於,以後的社會發展是遵循著商人主導的另一思路:增加工資——增加消費——增加(或不減少、小幅度減少)工時。

簡單來講,我們早已不滿足於一天三頓飯了。

5、走向遊戲時代

書的中間部分,作者講述了廣告在生活中的影響,講述了商人是如何操控我們的,講述了消費者的物質崇拜,中間舉了大量例子,運用了大量圖表,很精彩。

在最後一章,作者做出了大膽的預測。他將人類的需求分為溫飽、刺激、牛逼。普遍達到舒適的時代,遊戲是滿足人刺激需求的一種低成本方法。

書的結尾是這樣的:

「遊戲是我們最好的選擇,很可能也是我們最終的依賴。它是良性的刺激;被一個有深度的遊戲俘虜,或者說對之上癮後,就不必再去尋找膚淺的刺激了,因此遊戲是可持續的刺激。它是良性的牛逼,且因為它的成本最小,它還是可持續的牛逼。我們始於遊戲,終於遊戲。作為個體,我們出生伊始,便懵懂地投入到遊戲中。作為一個物種,我們越來越多地將自己的時間、精力、智慧,投入到遊戲中。」

這樣一個結論似乎有些牽強。但是我要說,人類從哪裡來只能從證據中找答案,至於人類向何處去,不妨天馬行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莫妮卡的書房 的精彩文章:

他的小說有點不尋常

TAG:莫妮卡的書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