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五一檔刷票「醜聞」:造假手段前所未聞,國家電影局介入調查

五一檔刷票「醜聞」:造假手段前所未聞,國家電影局介入調查

從票房注水到偷票房,從水軍刷票到水軍分,從「幽靈場」到「粉絲鎖場」……這些伎倆已經相當惡劣,但跟剛剛過去的「五一檔」比起來,真的是小巫見大巫。

今年的「五一檔」7部新片扎堆,其中《後來的我們》上映5天票房近10億,無疑成了最大贏家,但也引發了電影史上最大的「醜聞」!

「有人」利用在線購票平台的退改簽機制,用更低成本對電影進行鎖場,進而誤導影院提高了排片,產生了不公平競爭。而在目的達成後,大規模的退票又讓影院損失慘重。

於是,影院被耍了,觀眾被誤導了,整個行業都震驚了,國家電影局都介入調查了!

五一檔刷票「醜聞」:造假手段前所未聞,國家電影局介入調查

《後來的我們》醜聞:「高預售」成就高票房,原來背後有高人在「暗箱操作」?

早在4月24日,五一檔前夕,網路大電影(ID:wxs360)就對五一檔票房做出預測:徐崢陳偉霆張家輝加起來,都打不過一個劉若英!因為當時從預售成績來看,所有新片預售票房全部加起來,也只有《後來的我們》的五分之一!

當時有人在留言區質疑,我們回復,「(預售)這麼大的懸殊,還是能說明問題的,預售可是觀眾已經掏了錢的……

五一檔刷票「醜聞」:造假手段前所未聞,國家電影局介入調查

但誰都沒想到,這「高預售」背後,卻是有高人在暗箱「操作」!

在4月28日上映當天,便有不少院線經理爆出,《後來的我們》存在大量異常退票情況,給影院造成了不小的損失。有不少院線緊急啟動了限制或禁止退票的應對措施。

五一檔刷票「醜聞」:造假手段前所未聞,國家電影局介入調查

有業內人士稱,這次操作方應該是利用爬蟲軟體,在影片預售階段用大量賬號,購買了不同地點、時段的電影票。如此一來預售票房大幅提高,促使院線根據數據增加排片,造成虛假「繁榮」吸引觀眾買單,然後再進行集中0手續費退票操作!

網路大電影(ID:wxs360)了解到,《後來的我們》的退票率,在有些城市的影院已經達6%,有些甚至高達15%,這遠高於正常水平的2‰~3‰的退票率。

很明顯,這次《後來的我們》是利用了票務平台「退票」功能,是一種新的造假方式。由於退票行為主要發生在通過貓眼平台訂票的用戶身上,而貓眼又是《後來的我們》的聯合出品方以及發行方,不少人將矛頭指向了《後來的我們》的出品和發行方「貓眼」,並表達了對票務平台垂直壟斷的擔憂。

五一檔亂象橫生:電影沒有各家的「聲明」熱鬧,國家電影局介入調查!

面對「刷票」質疑,貓眼火速進行了兩次回應。

貓眼聲明一:疑似惡意退票數量約38萬張,涉及1300萬,佔總票房2.8億的4.6%,集中在19.9元的特價票中。貓眼則認為「疑似黃牛行為」,並對刷票賬號進行了查封處理。

貓眼聲明二:認為退票訂單中54%的是用戶正常改簽行為,只是在「退票再購買」的改簽環節中被計入。而剩下的46%退票訂單中,有部分被認為是惡意刷屏,疑似黃牛行為。

但「黃牛」的說法很快被影院方面質疑。原因很簡單,隨著影院的擴張,電影票遠非以往的緊缺商品,又怎麼可能會有接近 20 萬張電影票倒賣的規模?

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不認可貓眼給出的說法,但也不認為貓眼是主謀。他們相信這一次事件給影院帶來的損失巨大,貓眼作為影院的長期合作方,不至於主動破壞與影院之間的信任關係。

同樣作為第三方票務平台的淘票票也發表了聲明:《後來的我們》售票數據確實存在無法合理解釋的異常,退票率和改簽率都在正常值的3倍左右,表示這不僅僅是道德層面的問題,更涉嫌商業欺詐,「懇請相關部門儘快嚴查處理」。

五一檔刷票「醜聞」:造假手段前所未聞,國家電影局介入調查

《後來的我們》電影片方和劉若英工作室,也都做出了回應:

五一檔刷票「醜聞」:造假手段前所未聞,國家電影局介入調查

受此事件影響,其他的影片也紛紛發表聲明。

《幕後玩家》無家出品聯合聲明:應該針對個別影片出現大量退票的現象探尋真實原因。

五一檔刷票「醜聞」:造假手段前所未聞,國家電影局介入調查

《戰神紀》則發表兩則聲明:

《戰神紀》4月28日聲明,認為「有不明人士用金錢收購低分差評,召集水軍,意圖在電影上映前惡意抹黑本片」。

《戰神紀》4月29日聲明,在4月29日9點、11點40和12點三個時間段里,該片票房沒有任何增長,並在11點40到12點之間,總票房從2064萬跌至1511萬,莫名減少了500萬票房。

《尖叫直播》更是發表聲明,起訴貓眼和《後來的我們》用不正當行為擠占院線排片,導致《尖叫直播》一直處於高上座率、低排片的境遇,這一行為已構成不正當競爭,並索賠1000萬元人民幣。

五一檔刷票「醜聞」:造假手段前所未聞,國家電影局介入調查

但在網路大電影(ID:wxs360)看來,在真相還沒查明的時候就著急忙慌地起訴,很明顯是在玩營銷,是在蹭《後來的我們》以及「退票」事件的熱度。

目前,國家電影局已經介入調查,初步認定《後來的我們》退票情況確有異常,具體問題尚待研判。若查明為不正當競爭或票房造假行為,將嚴肅處理。

現在,五一檔已經結束,但關於五一檔刷票「醜聞」的真相,卻依然撲朔迷離!《後來的我們》5天狂攬10億票房,但贏得並不光彩!

雖然各大公司紛紛發表「聲明」,但對該事件的進展僅限於「有異常」、「希望嚴查」,但目前還沒有一個定論。

造假手段不斷升級,刷票手段聞所未聞!

對於此次票房異動,不少影城經理都表示此前「聞所未聞」。雖然目前尚無定論,但可以發現,隨著在線票務平台的發展,票務暗箱操作也開始升級。

值得注意的是,貓眼和微影在去年9月合併後,在線售票市場集中度迅速提升。在線票務網站的話語權和盈利能力加強,貓眼微影近日也有了年內赴香港上市的傳聞。

五一檔刷票「醜聞」:造假手段前所未聞,國家電影局介入調查

在美國,「不允許電影公司開影院,力求避免垂直壟斷」。而在中國,票務平台既做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直接參与影片的拍攝、製作、發行,滲透力越來越大,已經形成了壟斷之勢。

其實客觀來講,今年五一檔的所有影片質量都讓人捉急,但《後來的我們》起碼在細節上很接地氣,確實在某些方面能夠打動人,即便不進行這波「神操作」也是穩穩的第一。

但現在的電影市場,把電影拍好,按照正常規則推向市場,就足以保證影片盈利了。可仍然有人不滿足,希望獲得票房之外更多的快錢。這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粗暴的弱肉強食的戰場,而是比誰更加不要臉,比誰更加虛偽貪婪。

來源:本文為網路大電影(ID:wxs360)原創首發,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