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一個忠臣被殺頭,死後卻被老百姓餵了狗,一首童謠說破原因

明朝一個忠臣被殺頭,死後卻被老百姓餵了狗,一首童謠說破原因

古代衡量忠臣奸臣有一條重要標準,叫做「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太平無事之時,滿朝文武,貌似個個都是溫良恭儉讓的忠直純臣,很難一目了然分出個忠奸善惡。而到了國破家亡的緊急關頭,誰是忠臣誰是奸臣,就會水落石出,真相大白。能夠不計個人生死,保全氣節效忠故主的,即可稱為忠臣。而貪生怕死、臨危變節的,必定是奸臣無疑。

明末清初之際,就是一個這樣的特殊時期。三百年大明土崩瓦解,新興而強大的清朝,迅速在中原立定腳跟,號令天下,建立起全新的統治秩序。原來明朝的文武大員們,必須在明朝和清朝之間做出一次艱難抉擇,選擇做忠臣,如同文天祥等人,意味著身首異處,但卻可浩氣長存,流芳百世,選擇做奸臣,如同吳三桂等人,雖可保全功名富貴,但卻會遺臭萬年,受到後人唾罵。

然而世事難料,明朝有一個忠臣,為了報效故國,與清朝對抗到底,最後捨身赴死,死於清兵刀下。可他卻並未獲得天下百姓的認可,不但沒有對他讚不絕口頂禮膜拜,反而把他視為亂臣賊子,連他的屍身都被百姓們拖走餵了狗。歷代為國獻身的忠臣里,他可以算是下場最慘的一個,不但犧牲性命命,連名聲都未能保全。

此人就是南明弘光朝廷的首輔大學士馬士英。馬士英,是明朝四朝老臣,一身萬曆、天啟、崇禎、弘光四個時期,歷任戶部郎中、大同知府、右僉都御史、宣府巡撫等職務,清兵入關後,馬士英選擇效忠大明,全力擁戴明朝宗室福王朱由崧登基,為南明的創建立下了擎天之功。弘光朝廷敗亡後,馬士英依舊不肯降清,投奔江浙一帶反清武裝堅持抗清,於順治三年被清兵捕獲,不屈被害。

《鹿樵紀聞》記載,清朝豫親王多鐸南下金陵,捉住南明禮部主事黃端伯,黃端伯大義凜然拒絕投降,最後被害。多鐸審問他時,曾經問及馬士英的為人:「馬士英如何?」黃端伯當即回答:「馬士英忠臣也!」可見馬士英的忠臣身份還是有人認可的。但令人驚愕的是,《南疆繹史》記載,馬士英被清兵捕捉殺害後,老百姓卻恨之入骨,「市人臠切之以飼犬」,把他的屍身餵了狗。

馬士英既然是忠於大明的忠臣,像史可法等人一樣為國捐軀,結果不僅沒有像史可法一樣受到百姓愛戴,流芳百代,反而遭到老百姓的唾罵毀棄,原因何在?原來其中有一段隱情。馬士英身為國家大臣,雖然做到了大節無虧,但在個人私德方面,卻問題多多,是個貪權好利的名利之徒。早在崇禎時期,他擔任宣府巡撫期間,就因為貪墨公款遭到彈劾而被罷免。

在南明擔任首輔大學士期間,他更是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大肆排除異己,任用阮大鉞等奸佞小人,把持朝綱,弄權納賄,搜刮民財,甚至發展到賣官鬻爵的地步。當時金陵城中的童謠唱到:「掃盡江南錢,填塞馬家口,求田方得祿,買馬即為官」,百姓藉此表達對貪財好利的馬士英的痛恨,馬士英被殺後,不但沒人尊重同情,還被老百姓喂狗,也就不足為奇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木說史 的精彩文章:

一武將是個美男子,做的事卻讓人害怕,太后和皇帝被他扔進黃河
1個皇后,武藝好比穆桂英,文採好比李清照,性情卻像武松的嫂子

TAG:木木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