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養生 之輕鬆調理

養生 之輕鬆調理

文 / 折燁

立夏

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

立夏時節,

青蛙開始聒噪著夏日的來臨,

蚯蚓也忙著翻鬆著泥土,

鄉間田埂的野菜爭相攀長。

這是初夏的禮物,

大自然的深情

聽錄音更精彩

此時,

陽浮於體外,外熱內寒,

人體氣血更加外向,

汗液開始增多,心跳也逐漸加快,

故而更要注意調養心臟

不能過累過勞。

中醫理論中將一年劃分為五季,

分別為春、夏、長夏、秋和冬。

配以五臟,即為

人體陽氣「生、長、化、收、藏」五部分。

立夏時節,勿食寒涼

若食之易寒傷脾胃,令人吐瀉。

西瓜、綠豆湯,烏梅小豆湯,

雖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鎮。

此時節,陽氣漸長、陰氣漸弱。

相對人體臟腑,是肝氣漸弱,心氣漸強。

故宜食溫熱養心的食物,

增酸減苦,少苦多酸,清淡為宜。

可適度食用酸性食物

以便開胃、健脾、增進食慾。

因為酸性收引,

夏季人體皮膚腠理大開,

排汗量增大可造成心陽不足,

適當的食用酸性食物可以使皮膚腠理收縮,

達到生津止汗的目的。

比如

夏天常常飲用的烏梅湯就如此作用。

當代人多半陽氣虛弱,因此在飲食上

不易食用過多油膩、易上火食物

以免引發痤瘡、口腔潰瘍、便秘等病症。

以低脂、易消化的食物為主,

多吃蔬菜、粗糧。

多食桂圓粥

是清熱解毒、養心安神、益氣養血的好選擇。

立夏時節天氣漸熱,

暑易傷心」,

高溫讓人「心躁」,

機體的免疫功能容易低下。

夏季屬火,在臟為心

汗為心之液,舌為心之苗。

故而立夏之後

須重點關注心的問題,切不可過度勞累,

建議午睡不得超過1小時

以避免出現午睡後的勞累感。

亦可按摩內關,湧泉等穴位,

補益肝腎。

此時節適宜艾灸養生

立夏常用艾灸穴位:

大椎、心俞、膏肓、身柱、氣海、

關元、足三里、湧泉、命門等。

燥熱問題

可艾灸足三里、豐隆、陰陵泉、三陰交。

慢性呼吸系統問題,

可艾大椎、肺腧、膏肓、定喘、脾腧、

膻中、天突、列缺、足三里。

立夏之後

隨著心火多肝木少,

會出現乏力氣虛、消化不良、沒胃口

容易疲勞等狀況。

可艾灸足三里,膻中,關元,氣海。

讓心陽及命火正常,

健脾益胃、補中益氣,

保暖治寒,助長脾胃之陽氣。

夏季暑熱炎炎,燥熱難擋,

使得晚上相對難以入睡,

卻又因早晨蘇醒的太早,

而使得白天無精打采,無心工作。

對於失眠、睡眠不足

可艾灸百會穴、四神聰穴、印堂穴、太陽穴。

每天艾灸一次,每穴25分鐘左右,

即可順利緩解。

艾草

與中國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

自古以來將艾在初夏時節

置於家中有「避邪」之效果。

全草均可入葯

有溫經、去濕、散寒、止血、消炎、

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

傳統中醫稱之為:

地之陽」!

《本草綱目》載:

「艾葉能灸百病。」

立夏之後,

正是艾草繁茂時期

此時將艾草入葯成灸,

作用於身體,即為當下良方。

中醫解讀

LILY

資深針灸、艾灸養生專家,道家醫學體系研究者。

自幼與植物有深入的鏈接,酷愛傳統中醫藥理,並有多年深入的研究與臨床經驗,師從名家學習艾灸、點穴、針灸、以及葯膳 配伍人體經絡。

個案內容:中醫針灸、艾灸、懸灸、點穴、正骨。

個案預約:

關注公眾號並留言

(請註明:個案預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滿庭芳十里桃林 的精彩文章:

TAG:滿庭芳十里桃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