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醫話失眠,是身體在告訴我們什麼?

醫話失眠,是身體在告訴我們什麼?

睡眠好的人,多半臉色很好,性格也都很不錯。反之,睡不好覺的人總是很容易煩躁,易怒,亦或情緒低落。當我們太想如何如何時,就會失眠,因為我們的心神散了,收不回來了。除了這種心理上導致的失眠以外,還有很多是病理性的。失眠是病理的癥狀之一,臨床上比較多見的病理性失眠總共有八種。

來源:懶兔子 公眾號

|失眠,是身體在告訴我們什麼|

我印象中,除了失戀,我唯一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失眠,就是考研的那三天。

那三天,我平均每晚只睡2個小時,其實那2個小時也只是閉著眼睛,大腦像上了發動機一樣,不停地飛速旋轉。

因為我那會兒已經辭去了工作,如果我考不上,我就得在家再待一年。當時我25歲,我感覺我都已經那麼老了,要是再耽誤一年,這可怎麼辦?!

現在41歲的我回頭想想,真是覺得自己太幼稚了,25歲,別說再耽誤一年了,再耽誤3年,問題也不大······如果你的人生註定很長,那麼著什麼急呢?如果你的人生註定很短,那就更沒必要著急了。

所以很多醫生在解讀抑鬱症的時候都會說:求而不得!想要的東西得不到,很容易患得患失,這樣的人最容易陷入抑鬱症的漩渦中。當我們太想如何如何時,就會失眠,因為我們的心神散了,收不回來了。

時過境遷,當我們跳脫出以往再回望時,就會發現:那些當初以為天大的事兒,怎麼也過不去的坎兒,怎麼也忘不掉的人,都算什麼啊,都沒什麼啊。沒有什麼是人生中一定要得到的,沒有誰都行,哪條路都是日子。

但是除了這種心理上導致的失眠以外,還有很多是病理性的。失眠是病理的癥狀之一,所以今天我們就深入地聊聊什麼是失眠,失眠到底有哪幾種類型。

失眠,輕者入睡困難,或者睡眠淺、易醒、時睡時醒;重者徹夜難眠,或者半夜醒來再也無法入睡。失眠最直接的結果,就是第二天出現眩暈、乏力、心跳過速或者健忘等癥狀。

|臨床上比較多見的病理性失眠總共有八種|

(一)心陰不足

症見:心悸健忘、心煩失眠多夢,手足心熱,口乾少津,大便乾燥,舌質紅,少苔,脈細數。

推薦中成藥:天王補心丸

天王補心丸:丹參,當歸,石菖蒲,党參,茯苓,五味子,麥冬,天冬,地黃,玄參,遠志(制),酸棗仁(炒),柏子仁,桔梗,甘草,硃砂。

為安神劑,具有滋陰養血,補心安神之功效。主治心陰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夢,大便乾燥。

方中生地黃滋陰清熱,生津除煩;天冬、麥冬、玄參養陰清熱;當歸、人蔘益氣養血;酸棗仁、柏子仁養心安神;茯苓、遠志交通心腎;五味子益氣斂陰;丹參清心活血;硃砂鎮心安神;桔梗載葯上行入心。

【注意事項】:

1、脾胃虛寒,濕熱內蘊者忌用。

2、用藥期間忌辛辣、魚腥、煙酒。

3、不宜久服。

(二)肝血不足

症見:失眠體倦,心神不安,頭目眩暈,健忘心煩,面色蒼白,舌紅,脈弦細。

推薦用藥:酸棗仁湯,中成藥:養血安神丸。

1、酸棗仁湯

酸棗仁湯:酸棗仁20克,甘草5克,知母10克,茯苓10克,川芎10克,水煎服。(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主治肝血不足,虛熱內擾之虛煩不得眠證。功效為養血安神,清熱除煩。

方中酸棗仁養血補肝,寧心安神;茯苓寧心安神;知母滋陰潤燥,清熱除煩;川芎調肝血疏肝氣;甘草緩中。

【注意事項】:方中酸棗仁需先煎,方能取效。

2、養血安神丸

養血安神丸為中成藥,主治陰虛血少證。功效為滋陰養血,寧心安神。

組方:首烏藤、雞血藤、熟地黃、地黃、合歡皮、墨旱蓮、仙鶴草。

方中首烏藤養血安神;雞血藤補血行血,通經活絡;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填髓;

(三)氣血雙虛

症見心悸易驚,氣短乏力,失眠多夢,頭暈目眩,面色無華,四肢倦怠,健忘,舌淡胖,有齒痕,脈細弱或虛大無力。

推薦用藥:八珍湯。中成藥:柏子養心丸

1、八珍湯

八珍湯:人蔘、白朮、白茯苓、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各10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方劑來自《正體類要》,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主治氣血兩虛證,功效為益氣補血。

此方其實就是補氣的四君子湯和補血的四物湯的合方。方中人蔘甘溫,補氣生血;熟地黃補血滋陰;白朮補氣健脾,當歸補血和血;茯苓健脾養心;白芍養血斂陰;川芎活血行氣;甘草調和脾胃。

2、柏子養心丸

柏子養心丸為安神劑,具有補氣,養血,安神之功效。主治心氣虛寒,心悸易驚,失眠多夢,健忘。

組方:丹參,當歸,石菖蒲,党參,茯苓,五味子,麥冬,天冬,地黃,玄參,遠志(制),酸棗仁(炒),柏子仁,桔梗,甘草,硃砂

方中生地黃滋陰清熱,生津除煩;天冬、麥冬、玄參養陰清熱;當歸、人蔘益氣養血;酸棗仁、柏子仁養心安神;茯苓、遠志交通心腎;五味子益氣斂陰;丹參清心活血;硃砂鎮心安神,兼顧其標;桔梗載葯上行入心。

【注意事項】:

1、本品處方中含硃砂,不宜過量久服,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2、服用前應除去蠟皮、塑料球殼;本品可嚼服,也可分份吞服。

(四)心脾兩虛

症見:心悸怔忡,失眠多夢,神疲健忘,面色萎黃,納差便溏,氣短乏力,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弱。

推薦中成藥:人蔘歸脾丸。

人蔘歸脾丸,益氣補血,健脾養心。用於氣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黃,月經量少,色淡。

組方:人蔘、白朮(麩炒)、茯苓、甘草(蜜炙)、黃芪(蜜炙)、當歸、木香、遠志(去心甘草炙)、龍眼肉、酸棗仁(炒)。

人蔘、黃芪補脾益氣;龍眼肉補脾養血;白朮除濕健脾;當歸補血養心;酸棗仁寧心安神;木香理氣醒脾;甘草補益心脾,並調和諸葯。

。。。。。

。。。。。

前段時間,「春雨醫生」的創始人張銳先生病逝的消息,你們都知道了吧,他才只有44歲,就是因為平時工作太累了,半夜突發心梗去世的。

他開創性地用互聯網的手段,搭建了一個在線問診的平台,通過調配醫生時間增加醫療資源供給,以提升醫療系統的效率。

他為中國醫療改革做出的貢獻,顯然是巨大的,但是以此為代價的,就是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所以這幾天,關於如何過好人生的討論,也很激烈:是40歲的時候死,到80歲的時候仍然被人懷念;還是活到80歲,但其實40歲的時候已經死了。

這個,是一道人生的選擇題。

在面臨這樣的選擇題時,我想了很久。。。。。也沒有想好晚上吃什麼。

因為我的人生格言是,吃好每一頓飯。

有些人註定來著使命而來,任務完成後就會如流星一樣隕滅。可我生來就是打醬油的,我願意認真地打好醬油。。。。順利地活到吹80歲生日蠟燭的那一天。

所以如果你們不想我早早地就掛了,就讓我去休息吧!為了我的80歲!剩下的那四種類型咱們明天再說,畢竟日子還長吶。。。。

睡眠好不好,有時候常常不是一個人的問題,而是一個家庭的問題。比如我老媽,她的睡眠質量就直接關係到我的伙食。

睡眠好的人,多半臉色很好,性格也都很不錯。反之,睡不好覺的人總是很容易煩躁,易怒,亦或情緒低落。

因為睡眠養的不僅僅是精神,還有心神。心神失養的人,又怎麼可能性格溫和,心平氣和呢?

所以道家常常倡導要靜心、要打坐、要站樁,其實就是要人們調和呼吸,收斂心神,回歸內在的能量。睡眠是五臟六腑進行自我調整最好的時間,我們必須給身體充分的機會進行自我修復,這樣身體才能反向輸送給我們更好的狀態。

昨天講了失眠的四種病理類型,今天再接著講四種,不敢說面面俱到,但是基本也能涵蓋個八九不離十五了。

(五)心腎不交

症見:失眠多夢,心悸不安,頭暈耳鳴,健忘,腰酸,氣短乏力,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弱。

推薦中成藥:強心丸,養心安神丸

1、強心丸

功效滋陰補氣,強心安神。用於氣血虛弱,虛火上升引起的健忘失眠,心跳氣短, 驚悸不安,遺精盜汗,目暗耳鳴,腰酸腿軟,午後發熱,肢體倦怠。

組方:當歸、紫河車、阿膠、牡蠣(煅)、熟地黃、麥冬、党參、白芍、黃芩、陳皮、龍骨 (煅)、枸杞子、龍眼肉、酸棗仁等40多味葯組成。

【注意事項】:

1、孕婦忌服。

2、本品為補益劑,痰熱、瘀血等實證患者不宜服用。

2、養心安神丸

功效補腎益智、養心安神。用於心腎不交引起的少眠多夢,頭暈心悸,耳鳴健忘,倦怠無力。

組方:首烏藤、黃精、當歸、五味子、磁石、酸棗仁、遠志、合歡花、丹參、知母。

(六)腎精虧損

症見:神經衰弱,失眠健忘,神疲腰酸,喜溫惡寒,頭痛,舌質淡,苔白,脈沉細。

推薦中成藥:安神補腦口服液

功效為生精補髓,益氣養血,強腦安神。用於腎精不足、氣血兩虧所致的頭暈、乏力、健忘、失眠;神經衰弱症見上述證候者。

組方:鹿茸、制何首烏、淫羊藿、乾薑、甘草、大棗。

(七)肝火內擾

症見:心煩失眠,口苦咽干,性情急躁,胸脅滿悶,驚悸不安,小便黃,大便干,舌質紅,苔黃,脈弦數。

推薦中成藥:瀉肝安神丸

清肝瀉火,重鎮安神。用於失眠,心煩,驚悸及神經衰弱。

組方:龍膽草、黃芩、梔子、珍珠母、牡蠣、龍骨、酸棗仁等17味葯組成。

【注意事項】:本品為清肝瀉火、重鎮安神、適用於肝火旺等實證,心脾兩虛、氣血雙虛的虛證患者不宜服用。

(八)瘀血阻滯

症見:臉上有瘀斑,少腹急結,頭痛或胸痛,至夜發熱,失眠多夢,急躁易怒,心悸怔忡。兼見血瘀閉經,痛經,脈沉實而澀。

推薦用藥:桃核承氣湯、血府逐瘀湯

1、桃核承氣湯

功效逐瘀瀉熱,主治下焦蓄血證。

組方:桃仁12克,大黃12克,桂枝10克,甘草10克,芒硝10克。水煎服,大黃後下,葯汁濾凈後溶入芒硝,溫服。(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此證由於熱在血分,所以入夜發熱。心主血脈而藏神,瘀熱上擾,心神不寧,則失眠煩躁。這種失眠症常常為誤認為是陰虛內熱,所以用滋陰的藥物治療效果並不好,辨證的時候可參看是否有其他瘀血的癥狀。

2、血府逐瘀湯

功效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主治胸中血瘀證。

組方:桃仁12克,紅花9克,當歸9克,生地9克,川芎4.5克,赤芍6克,牛膝9克,桔梗4.5克,柴胡3克,枳殼6克,甘草6克。水煎服。

每個個體都是一個複雜的系統,而中醫並沒有放之天下而皆準的用藥標準,有時候甚至一樣的病,但是病情深淺不同,病人體質不同,用藥也不一樣。所以中醫難就難在辨證。

但是現代醫學也好,中醫也好,已經越來越開始強調:所有生理上的疾病都來源於心理。無論葯有多少,醫療的手段有多先進,都無法治癒所有的疾病。

我這裡雖然可以列舉一些失眠的類型,推薦一些用藥,但是這種心神方面的問題,最好的醫生還是自己。很多事情,想通了放下了,就能吃得香睡得著。否則藥物,不過就是麻醉劑而已。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懶兔子。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編輯整理:致中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致中文化 的精彩文章:

故事故事雖短,感動滿滿
養生站樁,最簡單有效的生血補氣法!

TAG:致中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