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十年之後阿里巴巴將是怎樣?

十年之後阿里巴巴將是怎樣?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北京時間周五晚間,阿里巴巴(BABA)將公布2018年第四財季的財報,以及2018財年的全年業績。按照美國上市的規則,阿里巴巴財年截止到每年的3月31日,2018第四季報為2018年1月1日到3月31日的表現。

既然要發財報,那我們首先來看一下阿里巴巴當前市值。目前阿里巴巴的市值為4600多億美金,而蘋果公司的市值接近9000億美金,微軟和谷歌的市值為7100億美金。

即使包括未來上市的螞蟻金服,十年之後阿里巴巴的總市值,要達到當前市值的3到5倍,也就是要達到13800億美金到23000億美金,是很困難的。如果做到,將是非常了不起。

先說螞蟻金服,其當前的估值在1600億美金左右,其中阿里巴巴佔1/3的股份。目前市值最高的金融公司為摩根大通,市值在3600億美金左右。雖然螞蟻金服背靠著巨大的中國市場,又有將金融和科技融合的巨大潛力,但是要在十年之後實現1萬億美金的市值還是有相當的難度。

從長遠看,互聯網支付和移動支付的門檻在逐漸降低,互聯網金融競爭會白熱化。隨著花樣繁多的新零售概念和各種互聯網玩家的逐漸壯大,支付將會成為各家的標配,都會逐步稀釋目前支付寶的份額。背靠阿里巴巴的各種平台,螞蟻金服可以在金融應用上進行深度挖掘,通過集團內部縱橫交錯的合縱聯合,提供全面而複雜的金融解決方案,其未來大有可期。尤其是能否和企業,尤其是大企業的金融打通,既會成為螞蟻金服的一個高速增長點,也是其再次確立自己互聯網金融領導地位的絕好機會。對於互聯網金融企業而言,萬億規模的企業金融市場,雖然是一片藍海,不過通過技術創新和突破的難度很大,螞蟻金服和傳統金融企業以及新興互聯網金融公司會有更多的短兵相接。

社交領域是阿里的短板,雖然通過微博,釘釘還是支付寶本身左突右擋,希望能夠突破,無奈微信實在太強大。基於社交和個人信用的未來金融以及區塊鏈技術的加持,是互聯網金融的未來。現在看來阿里巴巴顯得有一些薄弱,如果不能夠在社交應用上面獲得突破,無論是基於社交的各種新商業模式,還是對其依靠的未來互聯網金融都會大打折扣。目前還看不到社交領域,阿里能夠迅速擴大自己市值的機會。

在新零售概念下面,阿里應該怎麼玩?收購是近幾年阿里巴巴採用的比較多的手段。淘寶和天貓商城是其最大的流量平台,但這個流量平台和競爭對手相比,尤其是和京東競爭,就不得不提到物流。雖然在阿里巴巴通過菜鳥網路顯著提升了其物流效率。但畢竟京東通過自己的物流,牢牢把握了最後的一公里。這最後一公里恰恰體現了新零售平台和用戶的親密性。隨著消費升級,用戶對購物體驗的質量要求,最後一公里很有可能是平台之間的決戰場。目前靠近用戶側的是物流人員,未來很有可能轉變成各種服務專員,精品導購,金融諮詢等等。用戶對品牌的忠誠度和美譽度是從現在就開始建立的。通過菜鳥網路做大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做專做精是有難度的。阿里巴巴可以考慮收購兩家公司,一是順豐,另一家是鏈家。順豐可以使其在和京東的物流競爭上面,不僅做到大,而且做到強。鏈家則可以為阿里提供一個貼近用戶的服務驛站,可以將物業,金融服務,房產租售都打包進來。一方面進一步拓展新零售概念,實現精品以及高價值交易,一方面可以充實互聯網金融應用,擴展到理財以及保險,甚至進一方面可以搭建近鄰社交的平台。

從流量紅利上看,淘寶和天貓已經接近天花板的頂端,雖然可以通過不斷的變換玩法,但要實現像以前這樣的高速增長是不現實的。這也註定了十年之後,這兩個平台帶給阿里巴巴市值的增長有限,而且很有可能還是負增長。因為流量和人口的紅利增加少了,進來的玩家卻越來越多,具有差異競爭性的新玩家,必然會分走一部分流量。

最後說一下阿里雲和釘釘,這兩項針對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產品,很有可能是阿里巴巴未來的希望所在。今天阿里雲所面臨的市場環境,很像十年前淘寶和天貓所處的情況。未來企業可能會越來越小,現在企業所需要的財務、運營、市場等基礎應用都將非常容易的通過雲來獲得,也很有可能都會成為未來企業家手機上的一個個app。今天可能有幾十萬家企業開始這樣的嘗試,十年後,可能就有幾千萬家企業,這個市場空間是巨大的,阿里巴巴今天的兩個產品,有可能在未來發生巨大的化學反應,是未來阿里巴巴市值增長的關鍵。阿里雲和釘釘,為阿里打通了通往企業市場的道路,通過雲和雲上的應用一方面為企業提供數據基礎設施,另一方面,深度掌握企業的業務邏輯,這就為阿里深度整合產業鏈,從高度和廣度上提供商業智能,自動化運營,金融配套中的可能。

十年之後,阿里爸爸已經成了阿里爺爺,作為中國高科技企業的代表,我們還是希望阿里巴巴能夠永遠年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否問答 的精彩文章:

TAG:知否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