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阿里巴巴大進口戰略:國際站謀篇布局,進口市場或迎大洗牌

阿里巴巴大進口戰略:國際站謀篇布局,進口市場或迎大洗牌

阿里巴巴大進口戰略:國際站謀篇布局,進口市場或迎大洗牌

前不久,「阿里國際站或將啟動進口業務版塊」消息在跨境電商賣家圈不脛而走,據阿里國際站問卷調查內容顯示,「阿里巴巴國際站將大力進軍進口業務,引入國外優質供應商,對接國內分銷渠道,在實現『全球賣』的同時,幫助中國企業真正實現『全球買』」。截至目前,該項目只是調查期,還未正式上線,而據業內人士分析,正式上線指日可待。

阿里國際站謀篇布局,進口業務功能大勢所趨

而早在今年3月份,天貓總裁靖捷就曾在天貓國際全球合作夥伴盛典上表示:「阿里巴巴將啟動大進口戰略,同時建立全球採購中心。」她認為,這既是對國家戰略的響應,也是對品牌和消費需求的滿足。

雨果網了解到,阿里巴巴旗下1688也預計將在5月上線全球貨源平台,把海外品牌引入1688的批發平台上,打造成全球進口分銷平台。廣東省跨境電子商務行業協會張炯對此分析,進口產品要想得到中國消費者的認同,根據目前跨境電商進口消費的趨勢來看,除了產品價格、品牌認知普遍備受關注以外,產品原產地溯源也越來越引起中國消費者的重視,「因此,我認為未來阿里巴巴除了將開啟進口分銷平台功能以外,針對物流、支付、商品原產地溯源等方面也會有所優化。」他說。

除此之外,阿里國際站還將會上線海外品牌館,與國外知名品牌商及代理商進行合作。據張炯介紹,目前阿里國際站已經開始全球招商,並針對這些入駐企業給予相應的平台優惠政策,需要注意的是,阿里同時也設定了較高的門檻,如品牌和代理商的年營業額、知名電商平台、熱銷品牌、國外知名大型超市方可入駐。可以預見的是,阿里國際站此舉都是在為國內商家產品品質、服務質量、實現賣家分層的「天貓化」策略做好鋪墊。

四大方面全面解析阿里國際站進口業務,深究其因完善阿里生態鏈是關鍵

「基於上述所提阿里國際站布下的『三大』戰略舉措,一方面不斷加強進口品牌入駐,另一方面開展進口分銷貨源平台的啟動,表明阿里對進口產品由原來的海外公司入駐認證,開始逐漸轉向品牌方入駐的決心,實現不同層次的天貓管理並加強產品在物流、支付、溯源的管理提升,而此番增加進口業務功能,更多的是出於優化整個阿里進口產品供應鏈體系考慮,更進一步完善阿里生態圈。」張炯透露。

目前,跨境進口的平台已經有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網易考拉海購、唯品會等巨頭,那麼阿里啟動的這項進口業務服務縱觀整個行業將會帶來哪些影響?

線上平台的影響:阿里進口業務的推出一定程度上將會對類似淘寶、天貓等自營採購的渠道起到統一管理、積極引導作用,同時,相對於其他中小型電商平台,如社區平台、進口微商等,也都會更加集中到B2B平台進行採購,解決不少中小平台在採購金額、產品原產地溯源、物流、支付等方面的難題。

線下渠道的鋪開:阿里一旦形成B2B進口的規模,那麼針對線下銷售渠道也將會展開更強勁攻勢,如超市、連鎖店、大型商超的進駐等。「整合了上游,使得這些下游渠道都成為了可能,致使傳統進口貿易商需要在不斷優化自己的上下游渠道過程中迎合市場趨勢發展。」他如是說。

傳統進口商的衝擊:傳統的進口商基本上屬於批量採購的模式,而阿里一旦推出進口業務勢必會涉及到這一領域,得益於阿里現有的渠道實力及增長速度,即會對許多固有的渠道進行資源整合優化,對傳統進口商來說將會造成不小的衝擊。

國外中小型品牌入駐:「據我所知,如今很多國外中小型品牌不願意進入中國市場,不是因為賣不動商品,而是沒有中國的本土團隊支撐,心有餘而力不足,即便目前有代理,線上由代運營進入中國的門檻一樣很高,包括產品的品牌註冊、配方的備案、線下線上的渠道推廣以及物流清關成本等等。」張炯表示,倘若阿里能夠根據這些痛點進行整合優化,那麼對於國外中小型品牌進入中國的門檻相應也將會大大降低。

張炯總結說道:「阿里進口業務功能的推出,不僅完善了進口生態圈,而且對於線上、線下渠道重複結合都有極大的幫助,值得一提的是,還能將部分跨境進口業務周圍的資源納入阿里體系,進一步完善生態圈,當然阿里進口業務功能任重而道遠,僅僅是整合商品遠遠是不夠的,未來在物流、培訓、運營、金融、渠道等軟性方面都要不斷提煉。」

(文/雨果網 陳林 何志勇)

有任何進口電商問題,請關注微信號【jcifnews】

小貼士:了解更多有關阿里巴巴最新資訊,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獲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雨果網 的精彩文章:

外媒:eBay買家付款或將直接通過平台轉入賣家銀行賬戶

TAG:雨果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