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你最想知道的科學,都在這部假正經的紀錄片里

你最想知道的科學,都在這部假正經的紀錄片里

紀錄片是什麼,如果放在幾十年前,紀錄片多半是指記錄真實生活、真實事物的影片。

但是這種影片也許對於現代人而言有些過於枯燥了,也很難滿足如今當代多元化快餐化的時代需求。

如果有一部長達兩個小時的量子力學紀錄片,恐怕也沒有多少人能興緻勃勃地堅持到最後一秒。

當然今天的紀錄片定義可能沒有那麼純粹,也給了製作人更多發揮的空間。

好玩、有趣、精緻、嚴謹、前沿……這些全都能融入到同一部紀錄片當中。

出自BBC之手的《你最想知道的科學》就是這樣技驚四座的趣味紀錄片。

從第一秒開始,「龜速船長」*的臉一出鏡就已經奠定了整部影片的搞笑氛圍。

*註:前BBC著名主持人詹姆斯·梅的雅號,梅因與傑爾米·克拉克森、理查德·哈蒙德主持汽車王牌節目《Top Gear》而聞名,又因為他在節目中尤其偏愛慢悠悠的老爺車而被調侃為「龜速船長」。

不過很遺憾,央視引進的版本刪減了主持人的所有鏡頭,取而代之的是那一把熟悉的科教片旁白聲。

即便如此,影片里滿到要溢出的趣味足以吸引每一個人一集一集地不停看下去。

愛因斯坦的黑板上有金屬樂隊LOGO風格的藝術字體。

致敬《奇愛博士》里核彈牛仔的卡通版爆炸五毛特效。

這些小小的細節都能看出幕後製作的用心,讓你感慨主創的涉獵之廣。

多的不說,內容說話,看看這部紀錄片里所解答的問題能不能吸引你。

「網紅」愛因斯坦的成名路

愛因斯坦能被大眾所熟知,並不僅僅是因為他在科學上的成就,這與他的個人八卦還有不少關係。

他當然從小就有一個非常聰明的腦子,小學時數學考一分(最高分),中學就自學掌握了微積分。

不過在高中的時候,他開始對學校產生了極度的抗拒,認為學校是軍營,每一個學生都是被中尉管教的列兵。

因此他用每一科都不及格的成績來控訴自己的不滿,終於告別毫無自由可言的「列兵」身份。

不過因為他沒能通過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入學考試,最終止步於「高中輟學少年」。

當然他在17歲的時候又考了一次,高分通過。

只是在大學裡他仍舊是高中時的那副德性,因此都畢業了一年愛因斯坦仍沒有找到工作,而且還有一個已經懷孕了的女友。

要不是憑著父親傳授的關於電子裝置方面的知識,愛因斯坦還會成為一個「失業青年」。

我們都知道後來他在專利局謀得了一份還算清閑的工作,在這段時間裡發展出了相對論。

由於那個時代,無論是科學家還是大眾,相對論依舊是一個非常陌生晦澀的理論。

就像現在大多數人絕不是因為楊-米爾斯理論而知曉楊振寧一樣,愛因斯坦的成名還需要一個契機。

1919年,亞瑟·愛丁頓在觀測日全食時拍攝了照片,發現位於一些恆星的位置發生了變化,證明了愛因斯坦的理論。

自此愛因斯坦登上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成為了家喻戶曉的角色。

而愛因斯坦那不同於普通科研工作者的性格與打扮確實讓人印象深刻。

值得一提的是,愛因斯坦從小就愛撩妹,報考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是同級別高校中唯一一所接受女學生的。

而愛因斯坦的第一任妻子米列娃還是他班裡唯一的女學生。

你的大腦真的只用了10%嗎?

有不少科幻作品都會拿大腦說事,暢想完全開發大腦後的超能力。

但是我們的大腦真的還有大量未開發的潛能嗎?

事實上,我們的大腦重量只佔體重的2%,但它卻消耗了我們每天近四分之一的能量。

而我們的大腦之開發了10%的說法可能來源於一本暢銷書中的說法。

支持這種說法的人會將一些智力正常但腦容量非常小的腦水腫病人作為證據。

只要有點文化,很容易就能找出這種謠言的不合理性。

如果人類的大腦有90%處於未開發的閑置狀態,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在漫長進化路上製造一個這樣大得影響分娩的頭部?

事實的真相是,無論我們在幹什麼,就算是我們認為我們的腦子一片空白的時候,大腦都在非常努力地工作。

一個簡單的喝茶動作就足以讓大腦產生雷暴般的活動。

首先,在喝茶前我們的大腦先要弄清楚什麼是「茶」,這時海馬體會調出以前關於茶的記憶。

隨後我們的視覺中樞會讓我們分辯茶杯茶壺這些物件的區別。

然後運動中樞指揮我們的身體拿起茶杯,送到嘴前。

最後茶湯入口,呈味物質通過口腔或鼻腔里的受體將味道傳回給味覺中樞。

我們的腦子就像身體的肌肉一樣,不同的區域負責不同的功能。

與肌肉類似,大腦的每個區域可能並不會每時每刻都同時工作,但絕不會有人說我們的肌肉有90%沒有派上用場。

大腦只用了10%謠言某種意義上也有積極的一面,畢竟它總是被用來當作激勵人提升的真理。

但是有一個令人遺憾的事實,我們的大腦幾乎不能通過什麼高效的方法鍛煉。

劍橋大學有一項研究,選了8名科學家,11000名志願者,通過12個大腦訓練遊戲進行了6個星期的腦力鍛煉。

結果是沒有發現他們的智力有任何的提高。

無論你怎麼訓練,大腦只會對特定訓練內容有熟練度上的提高。

所以想要鍛煉大腦,只有強化對所有日常任務的練習才可能有所改變。

指望通過特殊的訓練方法就能全方位提高智力,這和躺著就能暴瘦的春秋大夢有什麼分別。

貓從越高的地方墜落反而越安全?

這是一個非常反常識的說法,按理來說從越高的地方摔下會更危險,沒人會覺得從18層樓跳下會比從3樓跳下更安全。

1987年,紐約似乎下了一場貓雨,因為全年有100多隻貓從6樓以上的高層墜落到水泥硬地面。

這不是某個瘋狂科學家的殘酷實驗,當時因為窗戶設計的關係,一些公寓住戶在關上向內打開的窗戶時會無意中將睡覺的野貓推下窗檯。

他們並無惡意的舉動恰好自發地進行了一項非常有意思的實驗。

實驗的結果是9成的貓都活下來了,而多數都只是受到了一些皮外傷。

這些非偶然統計結果說明了一個問題,也是貓有九條命的核心,貓自由落體的終端速度非常低。

牛頓爵士認為每一種物體在理想的條件下都以相同的加速度墜落,但在現實生活中難以排除空氣的干擾。

空氣阻力隨著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最終足以抵消重力加速度,此時物體就會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速度,這就是終端速度。

不同的物體根據其外形會有不同的終端速度,一架鋼琴的終端速度是每小時320公里,人的終端速度接近每小時200公里,而貓只有不到每小時100公里。

而貓並不是一個死物體,貓比人擁有更強大的運動控制能力,它還有尾巴可以在空中調整姿態。

從高層落下也就意味著貓有更充足的時間調整姿態以降低終端速度,最終以安全速度四腳著陸。

這是一個很反常識的結論,貓從更高處墜落反而更容易存活。

緊急避雨指南

一個晴朗的日子,天空突然烏雲密布,大雨滂沱。

此時的你沒有攜帶任何雨具,但幸運的是這裡離家並不遠,你可以步行回去。

但問題出現了,究竟是跑回去還是走回去淋的雨更少呢?

顯然,你在雨中呆的時間越長,你的頭頂就越濕潤。假設雨水是均勻分布,且密度恆定,那麼狂奔回家可以將暴露在雨中的時間降到最少。

然而,在你狂奔的同時,前方的雨滴也會砸向你的正面,頭頂和前胸之間是否存在一個最小值?

風的加入又會對整個模型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這其實是一個數學問題,我們不妨把人體簡化成長方體來考慮這個問題。

請注意查收這一份緊急避雨指南。

如果在沒有風的情況下,你應該能跑多快跑多快。

這種情況下,無論是跑還是走,相同的距離下前胸所淋到的雨水是一樣多的。

但跑能最大程度地減少暴露在雨中的時間,也就意味著能儘可能讓你的頭頂多一份乾爽。

如果這場大雨還帶著強勁的風,那情況就變得非常不一樣了。

當你迎著風回家時,最好的方法不是考慮跑和走的問題,而是儘可能減小迎風的面積。

換成人話就是,可以向前彎腰,犧牲頭頂保護前胸。

可當你順風時,最好的方法是保持和風一樣的速度,假裝自己也是雨滴,這樣你的前胸和後背都可以幸免於難。

總之這對大塊頭來說不是個好消息,還是建議他們用比極限稍慢的速度跑回家,畢竟安全比淋雨更重要。

所以這個問題可能還是沒有最完美的答案,畢竟現實世界是複雜的。

有時候撐著雨傘慢慢走甚至也不是一個最好的方案。

我已經很久沒有試過看著一部科普類紀錄片看得笑出了聲。

這裡面的每一個問題都可以拿出來單獨寫成文章討論。

其實最早看到這個「自大」的標題《你最想知道的科學》,不少人可能都會有些抗拒,甚至覺得這種標題有些俗氣。

不過你只要看上5分鐘,你就會明白只有這個俗氣的名字才能夠概括這部內容多而有趣,問題奇怪而引人好奇的紀錄片。

它確實是我最想知道的科學。

____________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METalk 的精彩文章:

埋沒在雞湯之下,羅斯福種樹治理黑風暴的超級工程才更該被傳頌
殺戮病原菌的醫學「功臣」,悄然成為了超級細菌的孵化器

TAG:SMETal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