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此好的畫功,為何被大千逐出師門?

如此好的畫功,為何被大千逐出師門?

他是當代中國畫壇山水大家,他于山水、花鳥、人物、走獸、界畫無一不能,工筆、寫意、青綠、淺絳、潑墨、潑彩無一不精,是現代海上畫壇罕見的多面手。作為張大千大風堂開門弟子的他,如此功力,後來為何被大千逐出師門,永不相認?

胡若思

(1916.3—2004年),字遐思,號琴人。畫室名勰一齋。擅山水畫,尤喜畫黃山。曾為中國第一部彩色片《梁山伯與祝英台》及《梅蘭芳的舞台藝術》繪製山水畫景 。歷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文史館館員 ,上海戲劇學院美術系教授,上海中國畫院畫師。

作品《桂林山水》藏於中國美術館,《黃山松雲圖》藏於江蘇省博物館,《萬古長青圖》陳列於人民大會堂,《萬壑松風圖》陳列於中南海紫光閣 。

胡若思父親長於古書畫鑒賞,他自幼受其父薰陶喜愛書畫 。1925年,胡若思9歲,因胡父為張大千書畫代理商,遂入「大風堂」,拜張大千為師。14歲隨師東渡日本,舉辦童年個人畫展。15歲創作《匡廬瀑布》,參加比利時世界博覽會獲金獎。

|逐出師門

數年之後臨石濤幾能亂真,尤擅石濤淺絳山水,筆墨風格神似張大千,有時張大千畫債甚多,且有指明要石濤風格山水,大千難以應接,就讓胡若思代筆,他再修潤題跋鈐印,當時竟無人知是弟子代筆和師徒「合作」。

抗日戰爭爆發之後,張大千被日本人軟禁在北平,且有謠傳已經「遇難」。胡若思就在上海偽制張大千畫作百幅,其中尤以石濤風格淺絳山水居多,並舉辦畫展,名曰「張大千遺作展」,人皆不知其偽亦難辨真假,遂搶購一空,引起上海大風堂其他弟子的公憤。

後張大千逃離北平,於滬登報聲明,將胡若思逐出「師門」,永不相認。

|移居海外

1954年任上海華東美術家協會創作幹部,自1955年上海國畫院成立後任畫師,1957年兼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兼任國畫教研組組長 。中年以後,尤喜繪畫黃山奇景,他以傳統中國山水畫筆墨為基礎,在色彩、水墨、結構、章法乃至光影的處理上都有著獨到見解,由此開創了當代「黃山畫派」新格調。

1989年以後,胡若思攜書畫走天涯,先後在加拿大、歐洲、美國、日本及東南亞各國舉辦個人畫展,為中國畫藝術在海外贏得了極高的聲譽。由於久居海外,致使國內對「南胡風韻」日漸生疏淡漠起來。儘管在國內宣傳日少,音訊漸稀,但他的中國畫藝術、連同他富有魅力的藝術人生,卻始終是令關注者難以忘卻的。

2004年,胡若思逝世於加拿大多倫多。

胡若思作品欣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藝在線 的精彩文章:

名家筆下的《竹林七賢》:魏晉名士,風華絕代!
70幅書法長卷,冠絕古今

TAG:名藝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