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海航集團:邁步新征程 起航新夢想

海航集團:邁步新征程 起航新夢想

海航集團:邁步新征程 起航新夢想

2018-05-03 16:27:23

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腳步,海航集團成立25年來,鐵肩擔道義,發展成為資產規模逾1.5萬億元,世界五百強排名躍升第170位,業務橫跨五大洲的大型跨國企業集團。紮根海南、服務國家戰略的海航集團續寫了一個又一個企業發展的輝煌,為海南省的開放發展、為中國民航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

如今,而立之年的海南經濟特區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探索和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身處其境的海航也應勢而變,未來將繼續深耕海南、服務國家戰略,圍繞航空旅遊、現代物流、現代金融服務三大支柱產業,致力於"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經濟四流融合發展,做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探索者,做人類命運共同體理想的忠實踐行者。

紮根海島:創業起航,扛起擔當與道義

海航是在海南這樣的改革開放熱土裡誕生,但開拓者的路並不一帆風順。

30年前的海南島孤懸海外,交通閉塞。1987年10月,海南首次公開組建航空公司計劃,先後更換了5次籌備負責人。海航創業者們臨危受命,接棒籌建海南航空。海南省當時年財政收入不到7億,要辦一家買一架波音幹線飛機就需3億多元的航空公司,難度可想而知。

1990年8月,陳峰、王健帶領著陳文理、李箐、李先華等一批年輕人,來到海南航空公司創業地點--海南省海口市海府路105號--一棟偏僻、散發霉味、毗鄰豬圈、蚊蟲飛舞的小樓,開始了海南航空公司艱苦卓絕的創業歷程。

這些創業者開拓進取,迅速完成了組建航空公司不可或缺的幾項重要工作:通過飛包機航線獲得中國民航總局頒發的經營許可證;大膽進行了內聯股份制嘗試、規範化股份制嘗試與改造找到發展資金;與Ansett公司經過艱苦談判,正式簽訂租購2架波音737飛機的協議,並成功說服交通銀行合作,解決了飛機租賃資金短缺難題。

海航的辛勤努力得到了回報。1993年4月13日,首架波音737-300飛機安全抵達大英山機場。這是海南人民擁有的第一架飛機。經過創業初期近三年的艱難摸索和生死考驗,海航於1993年5月2日正式在世人面前亮相,圓滿完成了海口-北京的首航,實現了真正意義的騰飛,並譜寫了"當年營運,當年盈利"的民航界神話,海航從此跨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代。

25年來,海航從無到有、從小變大、從弱變強,在風雨中走過了極不平凡的歲月。25年的時間,海航發展成為世界五百強企業,探索建立了"企業+慈善"經濟新模式,創造並擁有多個世界一流產業和世界級品牌,推動和見證中國民航業的改革發展,為海南樹立了一張耀眼名片。

振翅高飛:海航植入創新、改革的"基因密碼"

回首過去25年的發展,改革和創新是海航成功的密碼,亦是海航的基因。海航集團緊抓時代機遇、積極創新轉型,逐步實現了從單一地方航空運輸企業到全國性航空企業集團、再到全球現代服務業綜合運營商三大歷史階段的跨越式發展。

改革創新是海航集團秉持的發展理念。創業25載,海航集團充分發揚敢闖敢拼的精神,在多個領域、多個節點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中國第一家股份制航空公司,第一家中外合資航空公司,第一家開拓公務機、旅遊包機的航空企業,中國境內唯一SKYTRAX五星航空公司,第一家收購境外航空公司的中國企業,第一家實現租賃業務上市的金融企業,首家登上國際時裝周的中國航企,首個中美綠色示範航線航空生物燃料航班……。

與此同時,海航勇擔使命,成功改革重組了美蘭機場、鳳凰機場,在祖國南部實現了民航機場改革大成功、大突破,為民航機場改革樹立了兩個"樣板工程"。海航始終秉承敢為人先、追求創新的精神,推動和見證了民航業的改革發展之路。

此外,海航集團積極探索創新企業治理模式。結合國際發展經驗,海航提出了"企業+慈善"經濟新模式:企業方面,以產業為核心,服務社會、服務人民;慈善方面,以公益為核心,造福社會、造福人民。

2010年10月,由海航獨家發起非公募基金會--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會。正是從這一年開始,海航創始人就開始捐贈股權。2013年10月,海航創業者將海航集團約20%股權捐贈給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會,使該會成為海航單一最大股東。目前慈航基金會已擁有海航52.25%的股份,海航集團已經是社會公益組織控股的經濟實體。股權激勵和捐贈機制使企業不斷發展的同時,為慈善事業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使企業和慈善都成為可持續的事業。

實踐證明,海航集團用改革與創新匯聚了企業發展的磅礴力量。例如,2016年12月,海航科技集團正式成立,這也標誌著海航集團將科技提升為企業戰略的"大腦",將科技作為一個獨立的產業運營。短短一年多,海航科技已發展成為海航第一大產業集團,總資產超過2000億元,2017年總營業收入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旗下擁有全球一流的技術與供應鏈服務商英邁國際、全球領先的IT服務和解決方案提供商文思海輝、A股上市公司海航科技(600751)、港股上市公司海航科技投資(02086)等優秀企業,業務覆蓋五大洲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17年,海航科技推出海航雲集市,成為國內首個全自動化雲服務平台,幫助8000多萬中小企業解決"上雲最後一公里"難題。此外,核心雲服務業務--"海航雲"也正加速落地。2017年10月,海航集團在北京宣布全面戰略轉型,海航將通過線上線下資源整合,把科技、投資、金融、服務等業務融為一體,打造國際領先的現代服務業綜合運營商。同時會上還發布了數字化新旅遊平台HiApp,正式吹響轉型的號角。

勇於攀登:圍繞主業積極作為、發展行穩致遠

2017年總資產逾1.5萬億元,實現收入近7000億元,解決就業43萬人,累計納稅610億元。2015年,海航集團首次登榜《財富》世界500強第464位,2017年躍升至第170位……這是海航人25年來,風雨兼程、披荊斬棘所取得的回饋。

未來,海航集團將繼續深耕海南、服務國家戰略,圍繞航空旅遊、現代物流、現代金融服務三大支柱產業,致力於"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經濟四流融合發展。

--航空旅遊方面,海航集團立足長遠,放眼全球。目前,海航旅客運輸量達1.3億人次,達到歷史最高。旗下運營管理飛機近1200架。旗下海南航空成為內地首家躋身全球最佳航空公司TOP10的航司,連續七次蟬聯"SKYTRAX五星航空",連續三年榮獲WTA"世界領先綜合旅遊集團"大獎。

2017年,海航旗下運營的機場共實現旅客吞吐量4686萬人次,海航集團在海南管理機場年起降航班約28萬架次;其中,海口美蘭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排名位居全國第17位,於2017年11月24日突破2000萬大關,正式邁入全國大型繁忙機場行列,並於2017年4月榮膺全球第八家、境內首家"SKYTRAX五星級機場"。三亞鳳凰國際機場旅客運輸量2017年達1938萬人次,2018年將突破2000萬人次。

今年1月15日,海航收到了海南省政府發來的賀信,表彰2017年度海航在海南運營管理的機場旅客吞吐量"破紀錄"達4000萬人次,為海南省經濟社會發展,打造國際旅遊島作出了重要貢獻。

--現代物流方面,海航集團旗下海航物流以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互聯互通,實現沿線地區共享發展為己任,在基礎設施建設、供銷物流、醫療大健康、不動產金融等方面積極發力。

物流業務方面,2011年12月,海航斥資約11億美元收購GE旗下的全球第5大集裝箱租賃公司GESEACO;2015年1月,海航投資6.45億美元,收購全球第8大集裝箱租賃公司Cronos80%的股權。目前,海航在全球擁有和管理355萬CEU集裝箱,規模居世界第二,業務網路覆蓋全球六大洲,服務全球近80個國家、775家客戶,這為"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實施提供了戰略性資源。

與此同時,海航於2016年2月投資60億美元收購全球領先的技術與供應鏈服務商英邁國際,英邁國際服務網路遍及北美、歐洲、拉丁美洲和亞太地區的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球近20萬家經銷商提供解決方案和服務。海航與英邁的深度合作,將打通中國電商、物流行業與全球供應鏈網路,通過資源整合和戰略協同,將英邁國際的服務網路嵌入"一帶一路"發展,推動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倡議。

--在現代金融服務方面,加速整合全球金融產業優質資源。作為海航集團旗下的金融產業集團,海航資本入駐國內11個主要城市,海外20餘地,業務橫跨六大洲,已形成了包含租賃、保險、信託、互聯網金融等在內的多元業務體系。

例如2016年4月,海航投資2.8億美元收購英國外幣兌換運營商(ICE)100%股權;海航旗下海南通匯貨幣通過與PremierTaxFree、GlobalTaxFree等8家國際退稅公司合作,構建了全球規模領先的購物退稅網路。同時,海航當前在香港參控股上市公司7家,通過境外資本市場,打通了國際低成本資金籌措渠道。

與此同時,海航通過併購澳大利亞Allco集團旗下飛機租賃資產、愛爾蘭飛機租賃公司Avolon,以及美國CITGroupInc旗下的飛機租賃資產,飛機租賃業務名列全球第三。海航將利用自身產業優勢,推動商用飛機、公務機和通用航空飛機以及機械設備、港口碼頭、鐵路機場、不動產板塊租賃業務的發展,促進"互聯互通"建設。

深耕海南:做海南自貿區建設的探路者

作為深耕海南25載,伴隨建省辦經濟特區成長起來的第一批本土企業,海航集團也將迎來又一次發展的黃金機遇。

海航集團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海航集團25年的發展離不開海南省委省政府在政策、資源等各方面的全力支持。海航集團各單位第一時間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國家領導人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特區30周年大會的重要講話精神,緊扣海南省整體發展規劃,並結合工作實際,,將著力在海南省現代服務業發展、國際旅遊島建設中大顯身手,為海南省自由貿易港的建設貢獻應有之力。

話音未落,海航集團就結合旗下航空、旅遊、物流等產業布局,在國際航線、機場運輸、教育醫療等方面接連宣布了幾項重磅措施,用行動為支持海南自貿區建設、與全海南人民共享海航發展成果的承諾作出有力證明。

近期,海航集團旗下海航控股宣布計劃5年內新增海南始發國際航線40條,力爭在未來3-5年內,助力實現海南開通國際航線100條以及年入境遊客量達到200萬人次發展目標,將海口打造為面向日韓和東南亞國際門戶樞紐,搭建歐美澳等主要入境旅遊客源通道,並將適時開通三亞至東南亞重點城市航線,輔助海口國際樞紐建設,打造海上絲路南海門戶樞紐。

同時,海航集團積极參与籌建民航"十三五"規劃及省"十三五"期間重點工程--三亞新機場。根據相關規劃,三亞新機場落成後,2025年將滿足3800萬人次的旅客吞吐量,2045年將滿足7000萬人次的旅客吞吐量,全面助力海南泛南海航空樞紐建設。

此外,由海航集團與奧地利奧美德集團共同出資建設的海南首家中外合資綜合醫院--海南慈航國際醫院近日在海南博鰲正式揭牌。參加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的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出席揭牌儀式並致辭。海南慈航國際醫院是一家具備"國際標準、國際設計、國際監理、國際投資、國際管理"的綜合醫院,預計於今年10月全面完工。未來,醫院將積極制定支持境外患者就診的便利化服務制度,搭建暢通完善的國際醫療服務平台,提高國際醫療服務能力,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海航集團在25年後站上了新的出發點,面對著世界日新月異的發展態勢,面對人類社會文明與技術的快速發展,海航集團深耕海南、放眼全球,積極響應國家戰略,服務自貿區建設,實現又一次跨越式騰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經濟新聞 的精彩文章:

中國半導體需求仍依賴進口 部分元器件或又漲價
博鰲論壇發布《智慧零售白皮書》 零售業五大風口被揭秘

TAG:每日經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