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牛頓曾說:能算準天體運行,卻算不準人類的瘋狂

牛頓曾說:能算準天體運行,卻算不準人類的瘋狂

商末,易經的研究又有了巨大的進展。其一是周文王將易經八卦發展成六十四卦。其二是箕子在《易經》的基礎上提出《五行》學說。《五行》與現代化學有很多共通之處,其中「金」包括銅鐵等金屬,「木」指生物,其中樹木占的體積最大,所以以「木」代表。「水」指各種液體,「火」指各種氣體,「土」指其它混和物。

易經與五行為我囯「術士」發明指南針、火藥等提供了理論基礎。然而,由於商代以後太陽等天體活動趨於正常,人們再也看不見以前因太陽活動異常產生的自然現象。人們對「術士」的要求也由預測自然變化發展為預測個人凶吉。但預測個人凶吉、命運遠比預測自然變化困難得多。因為自然現象有必然的規律,而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如夏至日中午,太陽必定直射到北回歸線上,冬至日中午,太陽必定直射到南回歸線上。再如農曆十五,可看到圓圓的滿月,農曆初一,則完全看不見月亮。

牛頓曾說:能算準天體運行,卻算不準人類的瘋狂

而有個人站在門檻上,你猜他究竟會往裡走還是往外走呢?如果他有意為難你,你說他會往裡走他偏偏往外走,你根本無法預測。因為人具有主觀能動性,所以很難預測人的行蹤,更難以預測人的命運。(當年大科學家牛頓炒股票失敗後,曾感概的說自己能算準天體運行,卻算不準人類的瘋狂。)加上一些江湖騙子利用《易經》與《五行》詐騙錢財,很多人開始懷疑《易經》,將它們視為騙人的東西。

牛頓曾說:能算準天體運行,卻算不準人類的瘋狂

在中國與周邊各民族中,蒙古族是比較重視《易經》的民族。中國多數朝代都以開囯帝王的發跡地或發跡前封號為朝代名,如夏、商、周、秦、漢、晉、唐、宋等。而蒙古族奪得政權後卻用《易經》中的「大哉乾元」的「元」命名。《易經》對元朝的科技發展起了很大推動作用。蒙古大軍曾製造出當時最先進的火炮,一直打到歐洲,蒙古族作為征服者,分布到西伯利亞、中亞、伏爾加河流域、克米里亞等地區。

牛頓曾說:能算準天體運行,卻算不準人類的瘋狂

後來由於統治者腐化,蒙古族敗退漠北,分裂成韃靼、瓦剌等多個部族。門捷列夫作為韃靼後裔,就是從《易經》中得到啟發,研究出《元素周期表》的。但由於沙皇俄國信基督教(東正教),而基督教規定:「除了主,你不能信別的神」。門捷列夫為避免受到迫害,隱瞞了《元素周期表》的理論來源。後來,愛因斯坦又從《元素周期表》中得到啟發,發現了原子核能。

牛頓曾說:能算準天體運行,卻算不準人類的瘋狂

由於易經與五行曾長期被江湖騙子作為騙取錢財的幌子,我擔心有人攻擊我「宣傳迷信」,一直不敢提及關於《易經》史料。但近年我看了其他前輩論述《易經》的書,都得到人們的寬容,所以我大膽作以上論述。我希望這些寶貴資料能對科學研究有所幫助。

山海經與易經都是原始時代的偉大作品。總的來說,易經的理論性比較強,山海經的資料性比較強。而任何理論都必須有資料作為依據,要論證易經,離不開山海經提供的歷史資料。山海經還可以為眾多的理論提供歷史資料,因此山海經是人類歷史上當之無愧的最有科學價值的名著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