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馬斯克情緒失控,特斯拉會走向滅亡?

馬斯克情緒失控,特斯拉會走向滅亡?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一句話懟「紅」了高級分析師托尼·薩科納齊(Toni Sacconaghi)。前者糟糕的情緒出現在特斯拉最新財報公布後的電話會議上。

Recode等美國科技媒體的官方網站上呈現了薩科納齊和馬斯克之間的「對峙」:

薩科納齊問到: 「談到資本開支,你具體怎麼看?」

馬斯克回應說:「抱歉。下一個(問題)。(你那個)無聊且愚蠢的問題,不酷啊。」

托尼·薩科納齊(Toni Sacconaghi)

前一秒,馬斯克讓分析師尷尬;後一秒,股市則讓特斯拉難堪。據彭博社報道,在馬斯克備受矚目的業績電話會結束後,特斯拉股價下跌5.6%,創下逾一個月最大跌幅。他拒絕回答分析師提問,就在剛剛過去的一個季度,特斯拉又一次燒掉逾10億美元現金並推遲了Model Y跨界車型的生產。

「當CEO似乎不想在分析師季度業績會上談論重要財務指標的時候,人們就會更加擔心。」 Sanford C. Bernstein & Co.的分析師薩科納齊在被馬斯克懟的當天,於彭博電視上宣稱,「人們的解讀是這位CEO可能不在乎或不重視這些財務指標,抑或是這些數據背後反映的情況並不太好。但無論哪種解讀,都不是特別讓人安心。」薩科納齊給特斯拉的評級相當於持有,目標價為265美元。

英國《每日電訊報》稱,馬斯克的一句嘲諷,一度讓特斯拉市值減少40億美元。截至北京時間5月4日15時,特斯拉市值為482.93億美元;與此同時,豐田汽車市值為1923.69億美元、戴姆勒市值為699.1億歐元(約合836.47億美元)、寶馬市值為605億歐元(約合723.88億美元)。

電話會議之前,特斯拉於美東時間5月3日公布了該公司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特斯拉該季度營收為34.09億美元,高於2017年同期的26.96億美元;凈虧損為7.85億美元,而2017年同期凈虧損為3.72億美元;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為7.10億美元,2017年同期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為3.30億美元。

事後想來,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特斯拉公司(Tesla Inc.)最新一場財報電話會議上的開場白聽起來不像是鼓勵,倒更像是警告。他說,「只要大家的問題提得好,這場會議就會繼續開下去。」

正如你可能已經聆聽的那樣,這位首席執行官裁定,來自分析師的「好問題」在大約半個小時內提完了。幸運的是,他事先安排了一位散戶投資者通過YouTube提了一些更符合他喜好的問題(至少提了10個),從而避免了尷尬的「冷場」。

簡而言之,這場財報電話會議很不正常,但站在另一個角度看,它也很完美。

特殊的電話會議

特斯拉的財報電話會議向來都很特別。這或許是馬斯克的個性使然,但它肯定跟被問到的各種問題有關,尤其是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亞當·喬納斯(Adam Jonas)提到的那些問題。他有時候喜歡把談話轉向馬斯克的地外活動。在5月2日晚上,他沒有讓人失望。

亞當·喬納斯(Adam Jonas)

但我認為,這些會議真正特殊的地方在於其固有的無用性。最新一場電話會議只不過是更加醒目地彰顯了這種無用性而已。

這場會議上的問題可謂對比鮮明。拋開喬納斯詢問的那些關於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和大數據的問題不談,開場的那些問題幾乎都是關於特斯拉Model 3轎車的生產問題、利潤率和支出的相互影響。馬斯克最終對這種「乾巴巴的」拷問失去了耐心。

通過YouTube提出的問題則完全不同。我簡要總結如下:

特斯拉的(即將發布的)共享自動駕駛汽車計划進展如何?

子問題:機器人計程車何時出現?

鑒於工廠的產能限制,特斯拉將在何處生產(即將發布的)Model Y跨界車?

要想生產(即將發布的)半掛式電動卡車,特斯拉是否需要在電池技術上實現突破?

特拉斯是否會加強它的「超級充電站」(Superchargers)?因為保時捷(Porsche)正在談論一些很酷的東西。

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Superchargers)

特斯拉會讓其他汽車品牌使用它的「超級充電站」嗎?

子問題:為什麼要向其他品牌開放「超級充電站」?因為它們是一道具有戰略意義的護城河。

注意:馬斯克認為所謂的護城河是「靠不住的」;創新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特斯拉打算如何給(即將發布的)「超大型充電站」(Megachargers)輸出的電力定價?

特斯拉將怎樣利用(即將發布的)電動卡車來改變整個卡車市場?

特斯拉的能源業務將如何優先考慮住宅和公用事業規模的用電需求?

列舉這些問題,絲毫沒有摒棄它們的意思;關於工廠空間的那個問題就特別有用。不過,你可能已經注意到了一個主題。分析師沉迷於特斯拉如何為2018年的計劃(和挫折)買單,而這些YouTube問題則過分地關注特斯拉擴張的一面,似乎對窺視未來的圖景更感興趣。

真實處境

這完美地捕捉到了特斯拉的真實處境。即使特斯拉股票在5月3日早上遭到拋售,這家公司的市值仍然高達480億美元(不包括債務)。正如一些枯燥的分析師可能會說的那樣,在沒有正現金流的情況下,這樣一個市值在很大程度上依託於某個理論上的終值(terminal value)。更為乏味的是,它依託於一個信念:馬斯克將通過純粹的創新和技術力量來重塑全球交通和能源市場——這種信念在許多YouTube問題中都有所體現。

相反,分析師的問題代表了種種質疑。如果這家公司每季度燒錢10億美元,只有27億美元銀行存款,並且仍然難以製造其核心產品,它如何才能抵達那個光明而有利可圖的未來呢(在不進行大規模股權攤薄的情況下)?

這下好了:在最新的財報電話會議結束之後,特斯拉債券的風險溢價再度激增(數據來源:彭博社)

這種對比——一組眼睛盯著損益表的第一行,其他人則盯著資產負債表——一直都在那裡。它只是沒有那麼重要。甚至在許多問題關注特斯拉的財務細節之際,與願景相關的問題仍然佔據主導地位。因此,就這個意義而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基本上沒有啥用處。如果你相信馬斯克,那麼這就意味著,你正在以一種更長遠的眼光看待這家公司,過去三個月發生的事情大多是無關緊要的。突然切換到YouTube頻道,只不過是讓這一點變得更加明顯而已。

在另一個時間軸上,特斯拉或許還像優步科技公司(Uber Technologies Inc.)那樣,是一頭未上市的獨角獸。正如我在幾年前的專欄文章所述,私有化不僅會讓特斯拉避免經受每年花費四個小時來回答問題這種羞辱。它還有可能消除進一步擴張的動機,從而減弱(不,我想澄清一下,我說的是否決)該公司的野心和開支。

事實上,特斯拉是一家仍然依賴外部資金的上市公司。穆迪(Moody』s)在3月下旬下調了特斯拉的信用評級,並且在5月3日早間重申,特斯拉很可能需要募集20億美元,儘管該公司對此矢口否認。

多頭投資者可能會反駁說,巨大的市值本身就是一道化解這種擔憂的盾牌。但這其實是一種循環邏輯:估值僅僅是他們最基本信念的體現——他們堅信,馬斯克無論如何都會成功。

儘管特斯拉預計2018年晚些時候其財務狀況會變得更加健康,但它在業績指引方面的記錄向來都很糟糕,而在反覆無常的市場上,懷疑有可能像信仰那樣具有強大的傳染性。就目前而言,特斯拉仍然需要其他人的資助。至少,隨著該公司的債務雪球越滾越大,其中一些人提出的問題只會變得越來越枯燥。

(本文內容不代表彭博編輯委員會、彭博有限合夥企業、《商業周刊/中文版》及其所有者的觀點。)

撰文:Liam Denning 編輯:齊宇琨 翻譯:任文科

點擊你感興趣的關鍵詞

立即獲得關於TA的更多信息!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徵收關稅再掀波瀾,首席經濟顧問科恩辭職
曼谷遭遇霧霾侵襲,空氣污染令泰國旅遊業蒙上「陰影」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