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們是粟裕手下三大虎將,解放後一人成上將,兩人成中將

他們是粟裕手下三大虎將,解放後一人成上將,兩人成中將

俗語說「一個好漢三個幫」,粟裕大將雖然用兵如神,但也離不開部下的精誠合作。他的手下,最為有名的就是「葉王陶」三大虎將。葉即葉飛,王即王必成,陶即陶勇。這三人是新四軍和三野的精英戰將,威震三軍。

葉飛的一生富有傳奇色彩的,他本是菲律賓人,年幼回到故土中國讀書,後來受到革命潮流影響,加入工農紅軍的隊伍。

抗戰爆發時,葉飛擔任新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團長,挺進蘇南茅山一帶,展開敵後鬥爭。1939年,六團與其他部位隊伍合編成新四軍挺進縱隊,葉飛出任副司令員。

次年,葉飛率領率領一團和四團,共兩千餘人深入蘇北,吸引國民黨兵力來進攻,以待援殲敵。葉飛率軍到達郭村後,國民黨蘇北將領李明揚和李長江本來與共產黨交情不錯,突然露出猙獰面目,反戈攻打葉飛部。

粟裕

危急時刻,國民黨內部的共產黨員陳玉生起義,李長江又派兵鎮壓。葉飛處亂不驚,派出四團增援陳玉生,同時指揮一團反擊雙李部隊,取得大勝。這一戰,葉飛分散了兵力,打得驚險。

解放戰爭時期,葉飛統帥一、四、六、九縱隊進攻孟良崮。孟良崮炮火四射,打成一片,各縱隊在葉飛的運籌帷幄之下,通力合作,精妙配合,全殲了國民黨精銳編製14師,師長張靈甫飲彈自殺,創造了軍事史上的經典戰例。

1955年,葉飛被授予上將軍銜。

粟裕手下第二名虎將是王必成。他極具個性,極少露出笑容,被稱為「冷麵將軍」。

王必成是湖北麻城馬崗鎮人,17歲就參加了紅軍。從基層干起,一步一步成長為紅軍最出色的年輕指戰員之一。

葉飛

抗戰時期,王必成任新四軍一支隊二團團長,屢立奇功,曾經夜襲敵軍,攻佔敵城。由於二團戰鬥力強悍,勇猛如虎,被稱為「老虎團」,團長王必成被稱為「王老虎」。

解放戰爭時期,王必成的六縱與國民黨的整編74師是死對頭。在華東漣水,兩軍第一次決戰,王必成殲敵6000,取得勝利。第二次還是在漣水,張靈甫來勢洶洶,王必成敗退。他深以為恥,請求以後一定要打74師一定要讓六縱上。果然,孟良崮一戰,六縱再次披掛上陣,完成了漂亮的一擊,徹底擊潰了對手。

1955年授銜,王必成被授予中將軍銜。

第三名猛將是陶勇,陶勇是安徽省霍邱縣人。16歲加入游擊隊,在炮火歷練中成為一員驍勇善戰的猛將。

王必成

1940年黃橋戰役時,陶勇是新四軍三縱司令員,帶領部隊防守黃橋。戰鬥打得很激烈,敵我雙方僵持不下,這時陶勇用上衣一扯,舉起馬刀,高喊著沖向敵陣。頓時大大鼓舞了士氣,最後殺退了敵人。戰後,粟裕為之感動得流下了淚水。

渡江戰役前,英國軍艦「紫石英」號不顧警告,闖入我軍控制區,與解放軍交火後被迫擱淺。英軍又派來三艘軍艦來救援,最後「倫敦」號和「黑天鵝」號橫在控制區不想走,並向我軍陣地射擊。

陶勇本來按照上面的指示,不要先開火。眼見英軍主動挑釁,氣壞了,下令猛烈還擊。我軍炮火猛烈,兵力又佔有,英軍這兩艘軍艦隻得撇下「紫石英」,帶著滿滿的子彈痕,倉皇逃竄。

1955年授銜中,陶勇被授予中將軍銜。

陶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如沙 的精彩文章: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哪一位元帥主動要求挂帥?
他是張學良的愛將,也是最後一位開國上將,活到106歲

TAG:歷史如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