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國崛起與衰落的五個階段

大國崛起與衰落的五個階段

1、早期階段的新興國家

在第一個階段,國家處於貧窮階段,人們也覺得自己很貧窮。人們捨不得花錢、愛存錢,因為儲蓄不足沒人會借錢給我們,我們也不存在任何債務問題。人們偏向進行商業投資,或是購買房產這類固定資產和政府債券。因為該階段的國民更重視賺錢和存款而非消費,所以政府通常偏好本國貨幣被低估,國家匯率掛鉤黃金或是明顯有相關性的儲備貨幣,其貨幣和資本市場還比較落後。

2、晚期階段的新興國家。

在第二個階段,國家雖然快速致富,但人們仍然覺得自己貧窮。我們要努力工作,國家以出口為導向,擁有固定匯率,持有大量儲蓄,對生產資料、諸如黃金和房產類的不動產、儲備國的債券進行有效投資。

由於匯率維持被低估的狀態,勞動率和國內投資成本較低,所以在國際上能保持競爭力。競爭力體現在強勢的國際收支平衡,收入、資本凈值上升速度快於負債上升的速度或保持一致。在早期,收入和生產率保持同步增長,並不會產生通貨膨脹的問題。這時會比其他國家更有競爭力。是個健康發展的階段。

但最終會過渡到債務增長速度快於收入且收入增長速度快於生產率的階段。由於收入增長很快,各種消費支出需求也隨之迅速上升,但因生產率提高供給雖有增加但依然不足以滿足需求,最後導致通貨膨脹率上升。此外,除了將本國貨幣與儲備貨幣掛鉤,他們也將利率與擁有收入低增長率和低通貨膨脹率的國際貨幣儲備國掛鉤。這些利率雖然適用於經濟增長緩慢、低通貨膨脹的國家,但對於快速增長、高通貨膨脹的國家而言卻過低。所以這些新興國家的利率相對於它們的通脹和名義增長率太低。這刺激了貨幣和信用的增長,助推通貨膨脹率上升。在此階段的國家會通過改變貨幣儲備來維持它們的固定利率和相關的貨幣政策,直到通貨膨脹/泡沫上升壓力和貿易保護壓力變得過大為止。

以下情況一旦出現表明即將要進入下個階段:a)生產率增長不足以滿足因收入和支出增長而產生的需求,通貨膨脹率加速上升,b)債務的增長速度明顯超過收入增長速度,c) 投資過剩,d) 國際收支盈餘。這些情況同時發生將最終促使國家採取獨立的貨幣政策。國家轉而採取獨立的貨幣政策不僅是現實所趨,同時也是贏得的權利。如之前所述,在第二個階段的國家有基本的國際收支盈餘,這會促使政府提高匯率,引導中央銀行降低實際利率(這會加速泡沫和通貨膨脹的擴大),或提高它們的外匯儲蓄、貨幣儲備。當政府想抑制通貨膨脹泡沫時,現實情況會促使它們放棄掛鉤政策並使貨幣升值;同時,貿易失衡引起的國際緊張局面導致發達國家工作機會減少,資金外流。能採取獨立貨幣政策同時也是自身贏得的權利,這歸功於上個階段的表現,同時這提高了他們的信譽,可以讓貨幣浮動並讓其升值。每個國家都希望擁有獨立的貨幣政策,因為這是管理經濟最強大有效的工具;政府可以根據自身狀況採取獨立的貨幣政策,自行決定如何來平衡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正因為此,任何一個主要發達國家都不會將本國的匯率掛鉤其他國家的匯率。只有相對較小的國家以及新興國家會放棄對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因為他們確實對能否使貨幣有效反映它的價值或是否能有效地管理貨幣政策沒有足夠的信心。

在進入到下個階段的過渡期中,該國的資本市場開始被更廣泛的接受,當國內外的投資者共同參與到這個投資繁榮時期,私人部門貸款開始興起,資本也開始形成。

你會發現處於此階段與處在第一階段的差異,他們開展了新城鎮建設,興建了大規模基礎設施,擁有很高的貨幣儲蓄率,飛速增長的收入,以及不斷增加的外匯儲備。任何國家不論大小都能渡過這個階段,而大國渡過這個階段後,通常會崛起成為重大的世界力量。

3、早期發達國家

在第三個階段,國家是富有的,人們也認為自己是富有的。

由於之前對基礎設施、資本商品和研發加大投資提高了生產效率,在這個階段,他們的人均收入接近世界最高的水平。同時,社會心理普遍從重視工作與儲蓄,向樂於享受生活的態度轉變。相關這種心理變化,諸如減少工作時數、相對於必需品,休閑品和奢侈品的支出大幅增加等等。

在該階段以及進入下個階段前的過渡期,這些國家變成大型進口國,和作為大型出口國的新興國家有著共生的關係,特別是在低附加價值的產品上。同時,越來越多的商人和投資者在勞動成本低且與自己國家有共生關係的新興國家進行投資以獲取高回報率。此時,它們的資本市場和貨幣發展到舉足輕重的地位,吸引了大量的國內外投資者。另外因被公認是安全、可靠的國家,也吸引了保守投資者的資金投入。在這個階段,資本市場發展成熟,人們不只是加入房地產等少數投資項目,黃金、股票、外匯、基金及大量金融衍生品也受到人們追捧。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加上之前經濟的繁榮人們對投資收益有良好預期,人們越來越多地通過借貸來支出和投資。

處於該階段的大國通常會成為世界經濟和軍事強國。為了獲取並且維護其全球戰略利益,他們會大力發展軍事。處於該階段的大國通過操控外國政府建立自己的帝國,以便以低成本獲取廉價勞動力和豐富的自然資源來維護自身的國際競爭力。

4、發達國家末期

在第四個階段,國家不再富有,但人們仍然自以為很富有。

人們愛享受,不知道存錢。槓桿增加。負債相對收入不斷上升直到無法繼續。之所以會產生槓桿效應,因為經歷過前兩個階段的人們大多相繼去世或者已不再是社會中流砥柱,而那些成長於良好社會經濟環境下的人已然成為新的中流砥柱,他們沒有體驗過貧窮,也就不擔心會發生入不敷出的狀況。因為這些人賺得多也花得多,生活成本變得昂貴,所以實際收入增長緩慢。由於他們不願控制支出,他們的實際收入增長率變低,國家儲蓄率降低,負債不斷擴大。由於消費支出依然維持在高位,所以表面看上去似乎還很富有,但實際上資產負債表已經不斷惡化。由於對基礎設施、資本產品和研發的有效投資不斷減少,生產效率也日益變低。比起前兩個階段,城鎮顯得老舊,基礎設施也非常低效。國際收支狀況不斷惡化,反映其國際競爭力變弱。他們開始越來越依靠自身的聲譽而非競爭力來填補財務赤字。在此階段,為維護其全球戰略利益,國家通常會加大國防軍事支出,有時很大一部分是用於戰爭。在該階段末期,大部分國家都會產生「雙赤字」-國際收支逆差和財政赤字。

在該階段最後幾年,經濟泡沫頻繁出現。經濟泡沫指的是越來越多通過借貸來購買商品、服務和金融資產。這些泡沫之所以出現,是因為投資者、商人、金融中介機構、個人和政策制定者都認為未來經濟走勢會一如既往一片大好,因而對未來下重注投資。他們錯誤地認為投資大量增多說明經濟繁榮而沒意識到其實是價格變貴了,於是他們不惜通過借貸購買,繼而驅動價格繼續上升並且使得泡沫形成不斷加強的趨勢。由於其資產升值,使得他們的凈資本和消費水平提高,所以也提升了借貸能力,這便對加槓桿提供了支持,循環往複,直到泡沫破滅。當收入的增長和投資回報最終不足以償還債務時,泡沫就會破滅。各國通常在前期太過掉以輕心,放任債務增長速度快於收入增長,使得泡沫越來越大,後來又採取貨幣緊縮政策企圖控制局面,最後導致泡沫破滅。泡沫破滅造成的經濟損失會引發國家經濟衰退。

不管是因為戰爭或是經濟泡沫,這個階段的特徵就是債務積累的過程,並且最後債務無法通過未遭貶值的貨幣進行償還。當大國經歷這個階段時,其實就是大國走向衰落的過程。

5、在周期的最後一個階段,國家通常進入去桿杠化和經濟相對衰退的過程,而他們一時無法接受這個現實。

在經濟泡沫破滅後,去桿杠化開始出現,私人債務增長、私人部門支出、資產價值和資本凈額處在一個自我增強的負向循環周期中不斷下降。而政府債務、財政赤字和中央銀行印鈔量相應地增加。通過這種方法,中央銀行和中央政府削減了實際利率,提高了名義GDP增長率使其高於名義利率,以減輕債務負擔。但由於實際利率較低、貨幣處於弱勢並且經濟狀況較差,這些國家的債務和權益資產情況不容樂觀。他們不得不開始與處在發展階段早期成本較低的國家競爭。他們的貨幣貶值。隨著經濟形勢持續低迷,在此階段的國家對世界的影響力也在不斷下降。

不管在任何時代,長期經濟周期的基本面本質上都是相同的,雖然沒有兩個周期是完全一樣的,它們的差別取決於國家的規模、文化和其他綜合影響因素。 周期並不受誰控制它必然會出現。除非人性能夠改變,債務的增長不超過收入的增長,且收入的增長也不超過生產率的增長,這些周期才有可能完全消失。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ittle丨力投匯金榜 的精彩文章:

黃金外匯「十三不要」與「三種人」

TAG:Little丨力投匯金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