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童年親子交流促進大腦發育,防止有害行為

童年親子交流促進大腦發育,防止有害行為

生物精神病學的一項新研究調查了親子溝通對成年期有害飲酒和情緒性飲食的影響

根據生物精神病學的一項新研究,青少年早期父母溝通較多的兒童在年輕成年時的飲酒和情緒飲食較少。

這項為期14年的研究結果顯示,參與者從11歲到25歲之間的研究表明,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交流程度促進了大腦網路的發展,這些網路涉及獎勵和其他刺激的處理,反過來,過度消費食物,酒精和毒品。通過這種方式,健全的親子溝通對成年後的健康行為產生影響。

「這可能意味著親子間交往實際上影響了青少年時期大腦的布線模式,」生物精神病學編輯John Krystal博士說。「它指出家庭相互作用在大腦發育中的重要潛在作用以及成年後不適應行為的出現,」他補充說。

這項由喬治亞大學家庭研究中心的Christopher Holmes博士及其同事領導的研究集中討論了農村非洲裔美國人,這是一個未被人重視的人群,在年輕人中這些有害的健康行為可能不成比例地處於風險之中。2001年,研究小組開始了一項涉及11歲以下兒童的農村美國黑人家庭的縱向研究。在11至13歲之間,參與者報告了與父母的交流,包括討論和爭論的頻率。

當參與者達到25歲時,從更大的研究中招募91名參與者的子樣本參加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測量大腦活動的神經影像學會議。具體而言,研究人員使用fMRI研究稱為前顯著網路(ASN)的大腦連接網路。與會者還回答了25歲時有害酒精使用和情緒性飲食的問題。

青少年早期更好的親子溝通預測25歲時ASN的連通性更高,這支持了高質量的養育對長期大腦發育非常重要的觀點。反過來,更高的ASN連接性與25歲時有害的酒精使用和情緒性飲食有關。研究結果指出,ASN是童年如何養育子女如何影響成年早期健康行為的腦機制。

「這些研究結果強調了針對童年時期養育技能的預防和干預努力的價值,以此作為促進長期,適應性神經認知發展的手段,」研究的通訊作者艾倫巴頓博士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鷹飛九天 的精彩文章:

握手較強的男性比那些手掌柔弱的哥們更容易受女性青睞
神秘的眼癌病例在美國2個州爆發,醫生無法解釋病因

TAG:鷹飛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