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儒家和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戰爭

儒家和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戰爭

原標題:儒家和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戰爭



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地球上的生物,隨著環境的變遷,有一個由低級生命形態向高級生命形態逐漸進化的必然趨勢。之後,斯賓塞出提出社會達爾文主義理論。這一理論提出,社會也像個體一樣,應被看作是以這樣方式進化的有機體。斯賓塞主張:窮人是生存競爭中的不適者,不應予以幫助;在生存競爭中,財富是成功的標誌。

中國學者嚴復與1897年翻譯《天演論》,為中國帶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思想。顯然,在中國,進化論在社會學中的影響遠大於生物學,眾多中國學者毫無保留的接受了這一思想並為之大肆鼓吹。


即使在當今社會,社會達爾文主義也是大行其道,造成社會達爾文主義與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奇怪地並存。尤其在大學生群體內,相當一部分大學生信奉「弱肉強食」。


我國提出要實現人民共同富裕,達到小康社會。然而,從如今這不斷拉大的貧富差距來看,共同富裕似乎僅是國家給我們的空頭支票,先富帶動後富已不現實。貧富差距拉大,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社會達爾文主義在我國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鄙視弱者,迷戀強者。這促使一部分人為得成功不擇手段,實在令人心寒。


社會達爾文主義信奉者不知道,把生存競爭作為社會發展的規律,已經完全混淆了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本質差異。人作為人,就不該以冷血的姿態存活。當社會中出現許多習慣於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待一切事情,以進行自我保護時,這個社會就變冷了。由一群冷血動物組成的社會不會有熱度,不會有蓬勃的生機。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未能阻止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可怖腳步,若換為原始儒家思想,不知它會帶給我們怎樣的驚喜呢?


《禮記·禮運》說「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表達了對人的深切關懷。當社會上的弱勢群體饑寒交迫時,或國家,或個人會出力幫助他們。此時,人們關心的不再是你我有多少財物,是否是成功人士,而是真真切切的人。即使是陌生人,人們也可能在對方生活窘迫時給予幫助,而不是漠然站在一邊,心中想的是:你是弱者,該被社會淘汰,我是不會給你幫助的。《禮記·禮運》中所描述的大同社會實則最大限度地解決了社會的民生問題,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社會福利高。


在這一點上 ,丹麥,一個北歐國家,倒幾乎是儒家心中的理想社會。據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統計,丹麥的社會福利竟占政府支出的29%,是OECD國家中的第二位,而其貧富差距為世界第二低,實在令人神往。丹麥的富人是怎樣看待窮人的呢?他們認為:有能力的人,就應該幫助能力較差的人。很簡單的思維,卻包含從內心對人的關懷。


儒家也講「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意思為「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別人也能成功,自己想被人理解,首先要理解別人」。每個人都渴望成功,都渴望被人理解,可是儒家卻告訴我們要先想到他人,對他人要有足夠的關懷。


丹麥人的想法與儒家思想倒是不謀而合,有了本質上的類似。

當原始儒家思想在中國再次發出耀眼的光芒時,我們的社會將不再冷酷無情,而是到處充滿了關懷。「空巢老人」再也不會獨自一人忍受孤獨的煎熬,鄰居們會像對待親人一樣對他們,子女們會增加回家的次數,因為金錢事業已不再是他們的唯一追求。街道上的小攤販不會再受到城管的毆打羞辱,因為城管學會了理解攤販的艱難,學會了欣賞攤販的質樸,學會了如何平等待人。城市人不會再以鄙夷的目光看農民工,不會再一味地批評他們素質低下,而是欽佩農民工的吃苦耐勞,堅韌不拔,並能較為寬容且溫和地對待農民工素質低下的問題。


講信修睦 ,同樣出自《禮記·禮運》。社會上的人就該這樣相處,講求誠信,維持和睦關係,而非像社會達爾文主義信奉者那樣,持著弱肉強食的觀點,排斥弱者,對人性漠然,以天下為敵。


丨作 者丨三江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勤而行之傳習社 的精彩文章:

許倬云:現代西方主流文明的困境
這個藝術家的作品,讓人心花怒放

TAG:勤而行之傳習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