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和珅最大的政敵是阿桂,紀曉嵐從未真正進入他的視野

和珅最大的政敵是阿桂,紀曉嵐從未真正進入他的視野

文/媯滿聰

受電視劇的影響,很多人認為,紀曉嵐與和珅是政敵,鬥爭了一輩子。其實,這個說法是完全不正確的,是編劇編出來的。紀曉嵐生於1724年,和珅生於1750年,兩人年齡相差26歲,完全是兩代人。儘管在一段時間內,兩者的職務有交集,但是完全構不成鬥爭。

從發展路線來看,紀曉嵐是劉墉的父親劉統勛的門人,他與劉墉、劉統勛的政治路線沒有太大區別,是從文史方向起家,然後做監察官,進而做六部長官的。劉墉做到了體仁閣大學士,紀曉嵐僅僅做到了協辦大學士。他們二人都沒有進入中樞機構軍機處,所以與和珅的政治衝突有限。

在和珅的個人奮鬥史上,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是個巨大的轉折點。在這一年正月,乾隆爺改組軍機處,老牌的大臣阿桂與新秀和珅進入了軍機處,當時擔任領班的是舒赫德。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舒赫德去世,于敏中擔任領班大臣,六名軍機大臣中,阿桂排名第二,和珅排名第六。

和珅進入軍機處的職位是戶部左侍郎兼步兵統領,職位相當於戶部的常務副部長和步兵統領。這個時候,劉墉的多數時間是外放做官,紀曉嵐做的是侍讀學士和文淵閣直閣士,與和珅基本上沒有什麼交集。

乾隆爺之所以把和珅調入軍機處,純屬滿族大臣青黃不接造成的。乾隆早期是拒絕漢臣擔任軍機處領班的,到了中期,不得不啟用漢臣,如劉統勛。和珅入軍機處後,他的官職也迅速上升。他已經成了乾隆重點的培養對象。

和珅於乾隆四十九年七月遷為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九月封一等男,正式進入了勛貴行列。軍機處排名變成了阿桂、梁國治、和珅、慶桂、福長安、董誥,雖然和珅還是僅名列第三,實權卻大大加強了。隨著職權的擴大,和珅與阿桂的矛盾漸漸浮出水面。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發生一件事——梁國治去世,和珅自然上升為軍機處排名第二位的權臣,和珅與阿桂的矛盾開始公開化。當時,阿桂是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一等誠謀英勇公;和珅是太子太保、文華殿大學士、吏部尚書。兩人的職權不相上下。

在軍機處,逐漸形成了和珅、福長安為一黨,阿桂、王傑、董誥為一黨,新進的人暫時觀望的局勢。兩邊的矛盾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甚至五位軍機大臣不在一天上班,明爭暗鬥,讓乾隆爺頭疼不已。

此時的乾隆皇帝已經到了晚年,開始謀劃禪讓,而他對和珅高度依賴。當時,唯有和珅能聽懂乾隆爺微弱的聲音,所以和珅通過把控乾隆爺,逐漸掌控了主動權。嘉慶二年(1797年),阿桂去世,和珅成為領班軍機大臣,從此達到了權勢的頂峰。嘉慶四年(1799年),乾隆爺去世,和珅被革職查辦。

和珅為官一生,與劉墉、紀昀等人都有過衝突,尤其是劉墉,與他的確有過衝突,但是談不上鬥爭,畢竟職權交集有限,沒有鬥爭的空間。和珅的鬥爭核心在軍機處,而他鬥爭的對象是阿桂一黨,因此可以說,和珅與紀昀基本上沒有太多鬥爭案例。

參考文獻

1.《清史稿》;

2.《軍機處二百年》;

3.《權力的掌控軍機處》;

4.《清史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怪譚 的精彩文章:

關羽的年齡真的比劉備大嗎?這個說法是怎麼來的?
劉備吞併益州的過程中,曹操為何不出兵干擾?

TAG:文史怪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