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也曾昏庸過!兩人同告御狀,一人搶先上奏,他直接處死另一人,造成一起冤案
朱元璋作為一個放牛娃,最終能夠爬上權力的巔峰創建大明王朝實屬不易,他的能力毋庸置疑,但是他這愛殺人的毛病也一直被人所詬病,自他登基之後,那些開國功臣基本難逃鳥盡弓藏的宿命,僅有寥寥幾位能夠倖存,但從他的角度看來,這是在為子孫後代鋪路,也算不上是昏庸,然而他也的確做過一件昏庸的事,當時兩位大臣有了矛盾互相指責,然而其中一位位高權重的憑藉速度優勢搶先上奏,結果朱元璋想都沒想就直接把另外一位處死了,到後來弄明白一切才知道自己殺錯了人,結果又回過頭來追究搶先上奏的這一位,將他與他兒子一同處死,就因為他一個錯誤的判斷,讓之前被處死的那位官員枉死了。
正所謂伴君如伴虎,可如果你是在漢光武帝或者宋仁宗那樣的皇帝身邊其實也還算好,至少他們是出了名的仁慈,而在朱元璋這樣略為殘暴的皇帝身邊可就要小心了,他可不一定只殺貪官和開國功臣,有時候「跑得比別人慢」也能讓你丟了小命,至少對於道同來說,就是這麼回事!
兩官相爭
朱亮祖劇照
道同乃是明朝洪武年間番禺知縣,此人為官清廉,抓了不少當地的豪強,在洪武十二年時,永嘉侯朱亮祖到了番禺來,當地豪強邊巴結他,朱亮祖這人也貪財,便與當地的豪強勾結起來,不過朱亮祖原本來也不想生事,也就設宴邀請道同來商議「合作」,但是道同卻怒斥朱亮祖:「身為臣子,不該與這些小人同流合污。」朱亮祖大怒,第二天就打道同,還把那些作惡的豪強放了,兩人因此結下樑子。
同告御狀,朱亮祖搶先一步
道同劇照
道同絲毫沒有因為被朱亮祖打就改變自己為官的準則,次年,他又抓了一對羅姓的兄弟,這兩人在當地仗勢欺人,無惡不作,道同抓他們是理由充分的,然而問題就出在這兩人與朱亮祖關係不一般,朱亮祖娶了他們的姐姐,於是朱亮祖待人將這羅氏兄弟從獄中搶走了,道同自然是不服,於是決定告御狀,可這事卻讓朱亮祖知道了,他決定搶在道同前面惡人先告狀,而他的優勢在於他是將軍出身,他有軍馬,道同的奏摺哪能送得比他快呢,於是乎,這朱亮祖的奏摺先一步到了朱元璋手中。
朱元璋荒唐決定,錯殺清官
朱元璋劇照
朱亮祖本就是開國將軍,而他的奏摺又率先到了朱元璋手裡,朱元璋自然沒理由會懷疑他的動機,於是在沒弄清楚事情的原委的前提下,直接下了論斷,他直接判了道同死罪,派了使臣前去番禺執行。這使臣剛去不久,道同的奏摺也到了,弄明白事情的真相之後,朱元璋立馬又派了一名使臣去免道同的罪,可當後面這位使臣到番禺的時候,道同已經被處死了。
「沉冤昭雪」
次年9月,朱元璋將朱亮祖召回京城,在追問清楚道同件事的原委之後,他大發雷霆,直接判了朱亮祖和他兒子朱暹的死罪,還是用鞭子活活抽死的,除此之外,在番禺作惡一方的那些豪強也被處死,終於為道同「沉冤昭雪」了。
可能細心的朋友已經發現了,這「沉冤昭雪」是有引號的,原因很簡單,難道道同的死和朱元璋沒有關係嗎?他連事情的原委也沒弄清,聽取了朱亮祖的一面之詞後就判了道同的死罪,難道他不是幫凶嗎?當然,沒人會去追究他的責任,也沒人敢去追究,誰讓他是皇帝呢!不過作為後世人來看,這無疑是朱元璋做得罪荒唐、最昏庸的事情之一了。


※此2人都是丞相,一位活活累死,另一位整天混日子,2人卻都名垂青史
※三國時一小人物,他有一項成就堪比漢武帝,史書上卻只用寥寥幾筆帶過
TAG:蠢哥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