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嘉慶通寶價值的影響力!

嘉慶通寶價值的影響力!

嘉慶通寶

其直徑28毫米,穿徑6毫米,重7.5克。錢體呈暗褐色包漿,銹色得體、自然,質地為精質黃銅生坑品。定該錢為雕母,有三點依據。一、該錢雖是入過土的生坑品,略有銹斑(不是砂眼),但文字細瘦高挺,筆畫間無粘連,字畫呈下寬上窄態勢,字口如斬,稜角分明。二、該錢人工刻鏤痕迹明顯,一定是經過雕工精施過,符合「祖錢(即雕母)乃用上等銅料雕刻而成」的特徵。清代錢幣中的嘉慶通寶,在《歷代古錢圖說》里介紹。

嘉慶通寶是清世祖嘉慶年間(1644-1661年)所鑄錢。嘉慶元年,在深圳於工部、戶部開設寶源局、寶泉局鑄幣,後隨著天下統一,在各地開設錢局,錢幣上用楷書寫著「嘉慶通寶」。

銅錢大多是清朝乾隆、嘉慶、道光年間製造的,銅錢正面的文字是「乾隆通寶」、「嘉慶通寶」和「道光元寶」。據老人介紹,「乾隆通寶」自乾隆元年始鑄。面文楷書直讀,背文沿雍正滿文穿左為寶,穿右為鑄局名。新疆紅錢穿左滿文,穿右為維吾爾文。錢幣多用黃銅、青銅、新疆用紅銅製作。老人家的「乾隆通寶」直徑為2.5厘米,重3.4克,市場估價220元一枚。「嘉慶通寶」是嘉慶年間鑄造的。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穿左為寶,穿右為鑄局名,幣材含鉛錫各半,故錢質灰暗脆弱。這些錢幣直徑2.6厘米,重4克,少數錢幣上刻有星月紋和吉語錢,如福康壽寧,天下太平等。

清朝時候所發行的年號幣因為距離現在的時間相對較短而受到不少人關注,但是,他們在了解的過程當中發現,並非所有的清朝年號幣收藏價值都比較可觀,所以,想知道嘉慶通寶有收藏價值嗎,既然這樣,今天我們就來對這枚年號幣的情況做了解,希望大家看完能知曉它是否值得入手。

嘉慶通寶鑄於清仁宗嘉慶年間(1796-1820年)。錢徑2.2-2.6厘米,重2-4克。錢面文字"嘉慶通寶"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錢背滿文左"寶",右記局名19字。

中國古代錢幣之一。

錢面文字「嘉慶通寶」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錢背滿文左」寶」,右記局名19字。少數錢背

怎麼鑒定:

嘉慶通寶雕母及某些地方局的母錢均十分稀貴,製作工藝相當精緻,不亞於乾隆時代,凡雕母上粗線條的刀痕都修飾乾淨,母錢的肉質呈細紗地狀,極為平整,字口十分清晰。嘉慶通寶背天下太平宮錢有大小几式,特大型厚肉版的較稀罕,常見多鑄工不精,字口內流銅甚多,其母錢存世約二三品。有人以母錢翻造偽品,對錢幣市場危害極大,此種偽品往往有新的銼痕及做上去的褐色包漿。又嘉慶通寶寶直局折二型錢也有水平極高的偽品,惟背面的滿文略有失真,可以識別。

清朝立國,順治帝定都北京,始鑄順治通寶。除中央有工、戶部的寶泉、寶源局外,各省還有21個鑄錢局,鑄行22種錢幣。至嘉慶丙辰年(1796),乾隆才立嘉慶為嗣皇帝。嘉慶尚未完全主持朝中政局,於是乎在鑄錢史上出現了罕見的乾隆、嘉慶分鑄的情況,也就是說嘉慶頭幾年鑄的錢,一半為乾隆,一半為嘉慶。地方各省也遵照辦理。浙江省的寶浙局是清中期鑄錢較多的局,又因浙江省地處我國東南沿海要地,雖然陸地面積較小,但當時人口密度較大,交通方便,商業繁榮,所以這個省鑄的錢量大質好,劣錢、惡錢很少發生。到了嘉慶後期,康雍乾盛世風光不再,全國經濟江河日下,浙省所鑄之錢已大不如前。

首先錢文上「嘉」字首筆一橫及中間長橫特長;「慶」字更異,「心」下為「文」。「嘉慶」這兩字繁寫筆畫太多,錢幣上不好布局,所以所有嘉慶通寶中的慶字,「心」下缺一橫,而這枚錢「心」下收筆幾成「 辶」,在「心」的左邊拐上,起筆文,重心放在左邊,而將收筆一捺拖長上翹,把繁體「慶」字一筆不漏地留在錢上,這種書寫方法很有創意。「通」字上為口,而不是三角形,下為用,筆畫方正,「 辶」為雙點,收筆一捺如刀,隸味十足,所有清代制錢中無一有這種寫法。「寶」字很大,寬貝。同行中有人認為這是枚民間私鑄錢,但其銅質精良,銘文清晰,字口、邊緣、穿孔都製作規整,毫無字口粘連、銘文不清、砂眼、銅質晦暗等情況,背後為工整的滿文寶浙局,可認定此錢為寶浙局官鑄無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董交易曾總監 的精彩文章:

戰國刀幣 2490萬!
湖北省造光緒元寶背浙江龍銅幣1384萬!

TAG:古董交易曾總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