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進入短時強降水多發季節,未來七天雨雨雨

進入短時強降水多發季節,未來七天雨雨雨

5月2日至3日連續兩日傍晚到上半夜,廣州中南部先後出現兩次暴雨,局部大暴雨的強降水過程。其中,2日20時26分,荔灣區發布了全市今年以來第一個紅色暴雨預警信號,從2日18時到22時30分,荔灣區東沙街出現最大累積雨量166.7毫米;3日夜間,番禺區發布暴雨紅色預警,全區6個測站出現大暴雨量級的強降水。

為此,為方便公眾掌握廣州強降雨的規律,我們特意採訪了廣州農業氣象與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王婷,據她介紹,通過統計分析近10年廣州短時強降水,發現有以下特點:

(一)短時強降水多發生在午後至傍晚

從2012-2016年廣州市短時強降水事件在一天內的發生時間段來看,午後至傍晚是全市範圍內短時強降水的高發期,50.6%的短時強降水集中在13-20時;其中,中心城區該特徵表現得更加明顯,主要峰值區在14-21時,累積發生概率達到56.3%,主要是因為短時強降水以對流性降水為主,午後到傍晚的大氣熱力條件最有利於強對流出現,而中心城區由於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加劇了熱對流使這一特徵更加明顯。

(二)短時強降水多發於前汛期

廣州市短時強降水集中出現在汛期(4-9月),而前汛期(4-6月)又要多於後汛期(7-9月)。其中,量級較大(≥50毫米/小時,占短時強降水總數的7%,易引發嚴重城市內澇)的短時強降水主要發生於前汛期。

一年當中的短時強降水最常發生於5月(近10年平均4.1次),其次是6月(近10年平均3.6次),在降水間歇期的7月,短時強降水的發生頻次較8月反而有所降低。

(三)短時強降水多為局地降水,全市有五個短時強降水中心

近10年廣州市短時強降水事件中,93.6%的短時強降水屬於局地降水,偷偷大範圍降水出現的概率極低,但局地短時強降水事件近年來卻呈明顯增多趨勢。

從短時強降水帶來的雨量和發生的時數來看,全市有5個短時強降水中心,分別是:從化棋盤山南側迎風坡;從化平頭頂與花都風雲嶺之間的平原地區;花都王子山南側迎風坡地區;黃埔帽峰山南側迎風坡地區;中心城區越秀-天河-海珠一帶。其中前四處無一例外附近都有較高的地形分布,且位於偏南風水汽輸送的關鍵迎風坡地帶,短時強降水的形成很大程度與地形強迫作用有關。而最後一個中心位於廣州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區,短時強降水的發生則於城市「雨島」效應有關。

目前,廣州已經進入短時強降水的高發季節,短時強降水具有累計雨量大、小時雨強大的特點,容易引發城市內澇,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進而影響城市安全運行,其中局地強降水,由於是中小尺度的天氣系統產生,空間尺度僅為數十甚至數公里,往往發生髮展迅速、影響範圍集中,且沒有明顯的規律,在短期預報中存在較大困難,需要通過短時臨近監測預警手段來進行補充訂正。目前,廣州市氣象局通過雙偏振雷達、相控陣雷達組網等手段對短時強降水回波進行了密切的監測,及時針對局地強降水發展情況發布預警信號,並通過預警信息發布平台向政府和公眾發布,在此提醒廣大市民朋友,及時獲取身邊的廣州天氣信息,做好短時強降水的應對準備工作。

接下來我們看看這未來七天的預報,雨雨雨不斷,七天有四天見暴雨字眼,大家遇上行雷閃電、風大雨大時,記得要到有防雷措施的建築內暫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天氣 的精彩文章:

TAG:廣州天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