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智泉流韻》特邀作家劉暢最新原創散文《拉薩紀行》

《智泉流韻》特邀作家劉暢最新原創散文《拉薩紀行》

劉暢,網名阿劉。男,生於六十年代,籍貫安徽霍邱,學歷中文本科。先後在深圳外資及合資企業做過行政和人事管理工作,近些年經商。曾在省地級多家報刊發稿幾百篇,並與他人有幾部詩文合集。現為網易[中國作家協會]圈子副秘書長(主持工作),《中國作家》電子旬刊編審,中國現代作家協會會員。

拉薩紀行 (作者:劉暢)

西藏是一片神奇之地,神聖之地,神秘之地。拉薩更是令人神往之處,自幼便對其充滿暇想,感覺遙不可及。直至過了知天命之年,於2018年4月20日,才有幸參與「相約拉薩,心靈之旅——《作家文學》、《百姓文學》西藏採風活動」,飛赴拉薩,踏上夢幻里程。

西藏所處青藏高原是大約1000萬年前隆起的大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海拔4000米左右。中尼邊境的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13米,為世界最高峰。據史料記載:西藏古為羌、戎地,唐宋時西藏統一為吐蕃地,元代軍政直屬宣政院。清分前、後藏和喀木、阿里四部,康熙二年(1663年)起總稱西藏。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民主改革,1965年9月9日成立西藏自治區,面積120多萬平方公里,是我國僅次於新疆的第二大省區。

高原西藏既有綺麗動人的雪山、藍湖和草原牧區風光,又有燦爛輝煌的古代文化遺迹。飛過雪山時,我從飛機舷窗俯瞰,白雲與雪山融為一體,雲濤洶湧,雪山巍峨,嘆為觀止。下午一出拉薩貢嘎機場,就受到負責此次接待的李景老師熱情迎接,他為每位來賓獻上潔白的哈達。近30 人的採風團成員從不同省市相繼匯聚拉薩。

拉薩,藏語為聖地,佛地之意。海拔3650米,日照充足,有日光城之稱。拉薩建城始於唐代,迄今1300多年,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1960年設市,是西藏自治區的首府,西藏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中心,也是藏傳佛教聖地。

4月21日上午,在拉薩迎賓館會議室舉行採風活動見面會,主持人李景介紹了參加活動的特邀嘉賓,他已由陝西入藏工作17年,深深地愛著這片聖地。出於用文學傳遞對西藏的愛的緣由,策劃和組織了此次活動。拉薩市政府副秘書長楊年華、拉薩市文聯主席李銘應邀到會。楊年華髮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結合自己的工作和創作經歷,希望通過這次採風活動,可以使大家更好地了解西藏,熱愛西藏,從而為講好西藏故事多做貢獻。孫艷波和劉明分別代表《作家文學》和《百姓文學》致辭。他們說:西藏的美只有親歷才知道有多美,祝願大家用澎湃的熱情抒發對西藏的熱愛,用精美的文字描寫西藏的壯美山川。隨後,中國西部散文學會副主席、《西部散文選刊》原創版執行總編梅雨墨為大家進行了2個多小時精彩生動的文學講座。告訴大家在現代新語境下如何進行散文的創作,怎樣才能寫好散文,怎樣才能得到當下的承認和歷史的留存,好散文的標準,怎樣提高散文的文采,如何感受散文的美和溫暖等。並強調了文藝工作者應肩負的使命擔當,和在物慾橫流的現實中應有的定力。

次日,採風團一行遊覽了羊卓雍湖。我事先查閱了有關資料,羊卓雍措:「羊」,上面;「卓」,牧場;「雍」,碧玉;「措」,湖。連起來,羊卓雍措就是「上面牧場的碧玉之湖」。與納木措、瑪旁雍措並稱西藏三大聖湖。位於雅魯藏布江南岸、山南浪卡子縣境內。湖面海拔4441米,東西長130公里,南北寬70公里,湖岸線總長250公里,總面積638平方公里,大約是杭州西湖的70倍。湖水均深20—40米,最深處有60米,是喜瑪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陸湖。

我們從拉薩迎賓館出發,行車兩三個小時,沿途多處可見五色經幡,表達著藏民的虔誠祈福。大家一路欣賞藏地特有地理風貌,既興奮又滿懷期待。由於盤山公路一路攀升至四五千米海拔,我和一些同車人出現了胸悶,頭暈等程度不同的高原反應。到了羊湖觀景點,這裡停放了大量車輛,匯聚了無數遊客,一下車,即被眼前美景震撼,碧玉般的湖水與碧藍的天空融為一體,湖天一色,遠處可見皚皚雪山,仿若置身仙境。大家一下子忘卻疲倦,紛紛取景拍照留念。

我與好友龍怡珍分別裝取一些湖邊的泥土和湖中的小石,準備分給親友留存紀念。並用清涼的湖水凈手,彷彿心靈也得到洗滌。若不是考慮到上飛機不能帶水,真想再裝上一瓶聖湖的水帶回去。我們還戴上藏族服飾,騎上氂牛照像,倍感幸福和喜悅。

4月23日,分別參觀了大昭寺和布達拉宮。大昭寺,藏語為「覺康」,藏語意為佛殿,是藏傳佛教信徒朝聖的終點。大昭寺始建於公元七世紀,是藏王松贊干布為了安放其王妃尼泊爾尺尊公主從家鄉加德滿都帶來的釋迦牟尼8歲等身佛像而建。大唐文成公主入藏時從長安帶來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佛像也供奉於大昭寺內,成為大昭寺的鎮寺之寶。

我們看到眾多朝拜者在大昭寺門前磕長頭,場面感人,還有不少人圍繞著大昭寺轉經,可見大昭寺在拉薩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據悉,活佛轉世的「金瓶掣籤」儀式歷來在大昭寺進行。 1995年,確定十一世班禪轉世靈童的金瓶掣籤儀式也是在這裡舉行的。

在寺內藏式壁畫《文成公主進藏圖》前,導遊告訴我們:當年16歲的文成公主從長安出發,19歲才到達拉薩。歷經千辛萬苦,歷時三年。想想我們只需幾小時就能飛到拉薩,真是無限感慨。

隨後,我們又參觀了布達拉宮。入廣場前要走過一條地下隧道,我彷彿進入時空隧道,穿越時空,從21世紀來到7世紀。布達拉宮位於拉薩西北郊區約兩千米處的瑪布日山(紅山)上。在當地信仰藏傳佛教的人民心中,這座小山猶如觀音菩薩居住的普陀山,因而用藏語稱此為布達拉(普陀之意)。 布達拉宮是西藏現有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築群,它是公元七世紀,著名的吐蕃第三十三代贊普松贊干布在遷都拉薩後為與唐朝文成公主和親而建。公元1645年,五世達賴喇嘛決定重建布達拉宮,經過多年不斷建造堆積,直到1933年十三世達賴喇嘛圓寂後,才最終成就了今日我們所看到的布達拉宮。

據了解,布達拉宮佔地約41公頃,建築面積約13萬平方米,主體建築分為紅宮和白宮,紅宮居中,白宮橫貫兩翼。紅宮有歷代達賴喇嘛的靈塔和各類佛堂及經堂。白宮部分是達賴喇嘛處理政務和生活居住的地方。宮體主樓13層,高約115米,全部為石木結構,5座宮頂覆蓋鎦金銅瓦,金光燦爛,氣勢雄偉,由寢宮、佛殿、靈塔殿、僧舍等1000多間組成。布達拉宮依山壘砌,群樓重疊,殿宇嵯峨,有橫空出世,氣貫蒼穹之勢。

宮內的柱樑上有各種雕刻,牆壁上的彩色壁畫面積有2500多平方米。宮內還收藏了西藏特有的,在棉布綢緞上彩繪的唐卡,以及歷代文物。布達拉宮在1961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2月初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來到西藏,如果不參觀布達拉宮,就不能說來過西藏。只有走進布達拉宮,才能切身感受藏傳佛教的神聖,佛教信徒的虔誠。布達拉宮和其它寺院殿內不能拍照,必須脫下帽子墨鏡,這是對佛和神靈的尊重和敬畏。對布達拉宮可以用很多讚美詞,但最強烈的視覺衝擊就是金碧輝煌,這是一種震撼心靈的美。

4月23日下午,我們再次匯聚迎賓館會議室,先舉辦書畫講座。龍怡珍和魏來安兩位老師先後給大家介紹了國畫和書法的創作心得,創作技法,並現場潑墨揮毫。之後進行了採風總結,我代同住深圳,因年事已高,未能入藏的現代作協主席,《作家文學》社長董守和老師宣讀了他寫的致辭並談了自己的感想。晚餐後還辦了一場晚會,進行了詩歌朗誦,歌曲演唱等,大家各展才藝,其樂融融。

4月24日,結束行程,踏上歸途。此次「相約拉薩,心靈之旅——《作家文學》、《百姓文學》西藏採風活動」,是對心靈的一次凈化,是對靈魂的一次洗滌。此次進藏經歷了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戴上潔白的哈達,第一次喝上了青稞酒和酥油茶,第一次吃上了氂牛肉。

通過參觀遊覽,對西藏有了真切認知。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水稀少,日照充足,氣候宜人。西藏天空碧藍,湖泊清澈,山川壯美。藏族人民善良智慧,虔誠堅韌。我們用相機記錄了這裡的自然景色,藏式建築及朝聖的人流。我們也在內心深處永存這份美好記憶。

通過學習交流,對生活有了不同體驗。見到了幾位在網路上神交已久的老朋友,並結交了一些新的良師益友。成員中劉明,何鳳仙伉儷偕行,馬行雲,馬可父女相隨。處處讓人感受濃淡的親情和友情。衷心感謝此次採風活動的主力單位:《作家文學》和《百姓文學》雜誌社,承辦單位:拉薩市文聯和陝西商會。

《智泉流韻》微信平台

原創版權聲明

凡是作者投稿《智泉流韻》的各類文章都屬原創首發,因不是原創而造成平台封號的,後果作者自負,並賠償平台相應的費用。本刊嚴打剽竊,拒絕抄襲,若有侵權行為,文責自負,《智泉流韻》公眾平台概不負責。刊發文章的圖片來源於網路,部分相關圖片由作者提供給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泉流韻 的精彩文章:

《特別推薦》主編郭進拴最新原創散文《二月二》
《特別推薦》主編郭進拴最新原創散文《三月桃花紅滿天》

TAG:智泉流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