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圍魏救趙,終極目標不是救趙,而是要削弱魏趙

圍魏救趙,終極目標不是救趙,而是要削弱魏趙

話說田忌當了主將,率領齊國男兒出國作戰,他這個人比較直,不太會拐彎抹角,對段干綸所說的進攻襄陵的戰略不太理解。他心裡犯納悶,明明趙國首都邯鄲告急,不去救邯鄲,反倒去進攻毫不相干的襄陵,這真是莫名其妙,不是頭痛醫腳嗎?

顯然,田忌只關心軍事行動,卻沒有象政客那樣用盡心機盤算利益。

在那個時代,主將的權利是很大的,所謂「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到了戰場上,那是主將說了算的。田忌想要改變戰略方向,把進攻目標直接對準邯鄲城外的魏軍,但孫臏阻止他了。孫臏說道:「要解開雜亂紛糾,得用巧勁而不是蠻力;勸解相鬥的人,不能衝到他們兵戈之下。我們應該要避實擊虛,如今魏、趙相攻,魏國精銳部隊必定都被調往國外,國內剩下的定是老弱殘兵。您不如率領大軍,直奔魏國首都大梁,佔據它的交通要道,控制其空虛之處,到時魏國必定要放棄趙國而自保。這麼一來,我們既可以解趙國之圍,又可以挫敗魏國的鋒芒,豈不是一舉兩得?」

孫臏這樣一說,田忌總算是明白了。賽馬場上要用智慧,戰場上更得用計謀。田忌聽從孫臏的建議,下令齊師大舉入魏。

【文言文】田忌欲引兵之趙,孫子曰:「夫解雜亂紛糾者不控拳③,救斗者不搏擊④,批亢搗虛⑤,形格勢禁⑥,則自為解耳。今梁趙相攻,精兵銳卒必竭於外,老弱疲於內。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⑦,據其方虛⑧,彼必釋趙而自救。是我一舉解趙之圍而收弊⑨於魏也。」田忌從之,魏果去邯鄲,與齊戰於桂陵,大破梁軍。

【參考詞義】③[「夫解雜亂」句]全句意為「要解開亂絲,可不能抓在手裡強拉硬扯」。解,解開。雜亂紛糾,亂絲。控拳,捏拳用勁。④[「救斗者」句]全句意為「要勸解鬥毆,可不能插身進去幫打」。⑤[批亢搗虛]意為避開防備充實的地方,攻打防務空虛的地方。⑥[形格勢禁]形勢被控制,事情被阻止。格,阻礙,限制。禁,制止。⑦[大梁]魏國首都。⑧[方虛]恰好空虛的地方。⑨[收弊]使……疲敝。

齊國突如其來的一擊,確實令魏國人手忙腳亂,在桂陽一役中,魏軍失利。

齊國的參戰,令魏國的小嘍啰們立場開始動搖了。

首先是裝模作樣的宋國,本來對魏惠王的伐趙命令就陽奉陰違,在趙國邊界線上故意磨磨蹭蹭的,裹足不前。魏惠王也看在眼中,可是有什麼辦法呢?如今田忌率齊軍前來,宋國人倒頗能見風使舵,覺得東有齊國,西有秦國,南有楚國,北有趙國,魏國要以一戰四,能有戲嗎?索性一倒戈,投奔齊軍去了。

宋國人是這樣首鼠兩端,那麼衛國人有沒有義氣呢?很遺憾,衛國也沒有義氣可言。本來衛國一直是趙國的出氣筒,魏惠王給他們撐腰,不但把趙軍趕出衛國,還一鼓作氣打到邯鄲城下。可是作為一個小國,衛國人很明白,什麼叫夾縫中生存,齊國人沒來,就跟著魏老大,齊國人來了,對不起,我得溜了。這樣,衛國步宋國之後,也加入齊國一方了。

藍色箭頭代表魏國,紅色箭頭代表齊國

趙國在北方,援趙的齊軍卻拚命往南跑,直逼魏國的首都大梁。這就是「圍魏救趙」典故的來源,這個計謀被列入古代兵法《三十六計》中的第二計,相當有名,可是後世對這個計謀的理解卻是有所偏差的。一般人的理解是,採取避實擊虛的方法,通過打擊敵人的薄弱後方,攻敵所必救,來達到救援其他戰場的目的。可是對於齊國人來說,並不完全是這樣,齊國人絕不僅僅是為救援趙國,而是要同時削弱趙國與魏國,來達到齊國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此時魏惠王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不僅是齊國人帶著叛變的宋、衛軍隊進攻魏國本土,南方的楚國人也派出軍隊攻取睢水一帶之地。西線的秦國人進攻暫時停止,可是種種跡象表明隨時可能再次發動新的攻勢。魏國地理上的劣勢盡現無遺,可是魏惠王必須賭,只有賭贏了,征服了趙國,魏國才可能贏得一個生存空間。魏惠王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非但沒有從邯鄲撤兵,反而加大了攻擊力度。顯然他是要孤注一擲,魏國能否成為第二個偉大的晉國,全在此一擊。

齊國與楚國隔靴搔癢似的救援行動,無法減輕邯鄲城的巨大壓力。是年十月,在龐涓的指揮下,十餘萬魏軍對邯鄲城發動猛攻,邯鄲城終於抵擋不住,被魏軍攻陷。

關於邯鄲陷落的詳情,史書上並沒有寫清楚,但是可以肯定兩點:第一,城破時趙成侯並不在城中,其政府機構早已遷出邯鄲;第二,趙國首都落入魏軍之手,但趙國並沒有因此投降,抵抗仍在繼續。魏國人攻陷了趙國首都,可並未征服趙國。令人感到有趣的是,向來被視為兵家奇謀的「圍魏救趙」,其事實是圍了魏,卻沒能救得了趙。

邯鄲城被攻破,這種結果,其實是齊、楚兩國想看到的,因為趙國被削弱了。對田忌與孫臏來說,接下來要做的事,是削弱魏國,這必須以一場大戰來達到目的。這就是我們後面要講的桂陵之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積累古文 的精彩文章:

齊威王兩三事,難得糊塗

TAG:積累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