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一淳 幾乎每場戲都頭疼

王一淳 幾乎每場戲都頭疼

《黑處有什麼》

年齡:41歲

2016年《黑處有什麼》 760萬

王一淳畢業於大連外國語大學法語專業,沒學過電影,但心中一直有表達的慾望,就斷斷續續花了十年時間寫了一個劇本,「既然費這麼大勁寫了就沒想到給別人拍,自己拍吧。」王一淳的這部處女作《黑處有什麼》,在2015年獲得第9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導演,2017年又獲得第八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評委會特別獎。

新京報:第一部院線作品從最開始籌備到進入院線,總共經歷了多長時間?

王一淳:算上寫劇本的時間就太長了,因為不是專業寫劇本的狀態,零敲碎打的,前前後後加起來十年都不止。

新京報:拍攝資金是如何籌集來的?

王一淳:都是我自己的私房錢,因為沒有相關的從業經歷,沒有人敢投資,只好自己掏。

新京報:從入行做導演開始到現在,期間有沒有想過要放棄的念頭?

王一淳:其實也有,就在我拍完第一年,沒拿這部片子做任何事,在家裡當一盤DVD看,那一年挺絕望的,因為嘗試也嘗試了,想冒險也冒了,錢也花出去了,拍完根本就不知道該怎麼辦,那一年覺得這個事差不多到頭了,最後投了FIRST影展才慢慢有了轉機。

新京報:在迎合市場需要和個人風格表達之間,你更傾向於哪種創作?

王一淳:個人風格和大眾喜好之間並不是完全對立的,《黑處有什麼》也不是想做一個特別小眾、完全難懂晦澀的故事,還是希望有更多人願意看。哪怕你有一個挺藝術挺前衛的想法,還是希望能把它裝進一個通俗的故事裡面。

新京報:目前階段,做導演能滿足物質生活上的需要嗎?

王一淳:光靠導演肯定不行,對我來說,做導演沒有太大的野心,出活兒比較慢,當有了孩子有了家庭之後,就會滿足於一種特別溫馨的家庭生活,覺得再那麼費勁何必呢。

新京報:你覺得目前青年導演對一部電影的操控話語權大嗎?

王一淳:因為我第一部就是完全自己投資出品的,就是我想有個人商量一下都沒有,你說怎麼著就怎麼著,挺孤獨的。新戲有了出品方,其實也是我現在的困惑,與出品方溝通的時候,有一些之前沒有的感受,比如自己覺得是一個很好的想法,但怎樣把這個想法裝進別人的腦袋裡,讓別人也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想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 的精彩文章:

碧桂園2017年銷售現金回籠5003.3億,手握現金1484億
樊尚·梅薩日 我們需要更廣闊的人文主義

TAG: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