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那個從小被打的孩子,長大後究竟怎麼樣了?

那個從小被打的孩子,長大後究竟怎麼樣了?


凱叔講故事

兒童聽故事大全

1400萬父母育兒寶典


作者 | 圓圓





 



的時候,沒少挨打。




聊起來的時候,我也總會不好意思地說,「因為我小時候太調皮,總是不聽話,愛犟嘴!」




而母親在每次打完我之後,看著哭的一塌糊塗的我,也會眼睛紅紅地抱著我:





你知道自己錯了嗎?


媽媽也不想打你,但是你實在是太不聽話了。


媽媽實在沒辦法了,你以後聽話好不好?







於是,我在潛意識裡認為:





媽媽並不是故意要打我,挨打就是我自己的錯。


而我不聽話,就是應該被打的!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一位網友貼出了和母親的對話:






 



我打你,那是為了你好!


老師打你,那也是為了你好!


誰讓你不聽話的,不聽話家長也會打的!


 


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媽媽的冷漠、理所當然和兒子的痛苦與無奈。




「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已經深入到骨髓里,以至於施暴者都會覺得自己是在真正的「教育」。




 


前有大學教授說:





我們應該告訴孩子,這個社會是殘酷的、不公平的,要準備受到很多委屈,早受到委屈,早得到鍛煉。




如果校長、老師懲戒確實犯了錯的我的孩子,甚至揍他幾下,我會感謝老師。




不打不罵,教育不出優秀的孩子!


 


後有把孩子推向豫章書院管教的父母,這樣認為:





如果把豫章學院封了,那這些孩子去哪兒呢?


誰來管這些孩子?






 



似乎「棍棒教育」依然很有市場,連大學教授都讓我打孩子,那我到底該怎麼辦?









我們小時候都是這麼被一路「打」過來的,不也很好嗎?




這背後邏輯是說不通的。




被打的孩子長大以後「沒有明顯的人格扭曲」,並不能證明「打孩子是合理的」。




只是有的父母選擇忽視,認為「打罵孩子」沒有影響。








在知乎上,有人做了這樣一個提問:




父母打孩子會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很多人寫著寫著就開始落淚了:




 




 


@匿名用戶:





小時候母親虐打給我留下的陰影,我現在還有。




母親用她的虐打,讓我知道了絕望的滋味,讓我覺得暴力能摧毀人的一切,擁有最強大的力量,可以讓你所有的希望都蕩然無存。




所以我一直沒有安全感,暴力對抗我贏不了任何人。


 


那個從小被打的孩子,差點拿起刀自殺。




來自父母的傷害, 可以貫穿歲月,像一根針一樣深扎在孩子的心頭







孫瑞雪在《愛和自由》曾提到:





打罵中長大的孩子,看不到客觀現實,苦難使他失去把握事物本質的能力。




他一生都可能和苦難的童年經歷作鬥爭,都在尋找自尊和證明自己。








為什麼打孩子經久不衰?




 

源於我們對孩子的不尊重


總是習慣性地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物品」來對待:




認為是自己生出的孩子,孩子就應該對父母感恩戴德,並對她們無條件的敬仰和服從。







如果孩子要反抗,父母多半會說:「我怎麼生出來你這麼個不孝子?」


 


 

受扭曲了的「孝文化」影響


認為孩子就必須無條件地服從父母,以此才為孝。因此,孩子必須順從我,不能忤逆我。




如果有異議,那就是在挑戰我的權威,也就是「不孝」,那就該管教,就該打。



 


 

「我打你我罵你是因為我愛你」


心理諮詢師賴佩霞在《我是演說家》中說過:很多時候,我們滿口說愛,卻面目猙獰。





我打你是為你好,是愛你!


你要不是我的孩子,我才懶得管你!








於是,孩子在你一次次的打罵中,就會形成錯誤的認知:



原來,打罵也是愛呀!








於是,我們的父輩用這樣的方式對待年長後的父母,更用這樣的方式,對待子女。


 


我們想讓孩子記住大人給予的每顆糖,但孩子記憶最深的,卻是鞭子和疤。




從來,孝是下對上;唯有愛,是我對你。唯有愛,才是化解家庭矛盾最柔軟的力量。









可是常常暴打一頓,就管用了,孩子說他知道錯了。


 


如果真的有用,那為什麼打了一頓還有下一頓?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曾經有人做了一份調查問卷:



當父母打你的時候,你心裡想什麼?


A.改      B.怕      C.恨




設計者的想法是:




若是有50%的兒童在父母打自己的時候,心裡想「我再也不犯了,一定改」,那麼,「打」這一教育手段就不應該廢除。




結果呢?





800 份問卷,選「改」這一項的居然是「零」。




40%的兒童想到的是「怕」,60%的兒童想到的是「恨」。


 


選擇「怕」的孩子,趨向於避免和父母發生衝突。




也許會用撒謊去避免,也許會用「討好父母」去避免,那麼就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





 


那選擇「恨」的孩子呢?




2017年12月,13歲的小袁,父母在外打工,從小被奶奶帶大,但是個懂禮貌的孩子。但父母在僅有的團聚時光里,不會正確教育,動不動就打罵。




最終,小袁舉起刀,殺了自己的母親。








暴力往往會催生暴力——他沒有自信,更沒有安全感。




在兩性關係中,會更容易出現早戀、極強的控制欲、很難接受背叛或容易在分手後形成人格障礙,而走向極端。








相關調查證明,長期生活在家庭暴力中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具有暴力傾向。




曾震驚全國的馬加爵和葯家鑫事件,在他們兒時的成長中,都有被父母狠狠打罵的經歷。




葯家鑫曾說:為了練琴媽媽都會打我或者拿皮帶抽我。





有一段時間爸爸看我的成績不好沒有努力學,把我關在地下室裡面,除了吃飯能上樓以外,其它時間都在地下室里待著。




我覺得看不到希望,天天壓力特別大,我經常想自殺。






 



從未有一種懲罰,能得到持久的服從,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





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影響他的一生。




那個從小被打的孩子,拿起刀殺向了他人。




棍棒下不是孝子,很可能是逆子。













可是我的孩子不聽話,撒潑打滾,講了一百遍大道理,我也很崩潰啊!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我們著急生氣時,如果你老公這時和你講一堆道理,你是不是更想「炸毛」?








可此時,如果他一把摟住你並無比溫柔的對你說:

「老婆,你真的受委屈了」

,你是不是瞬間感覺好了一些?


 


對待孩子,道理亦然:

在孩子情緒崩潰時,說教的作用十分蒼白。



共情是鏈接孩子的金鑰匙




在孩子撒潑打滾的那一刻,

首先,請嘗試共情。




接納孩子和成人一樣,有發脾氣的權利。



你是生氣的了嗎?


你是難過了嗎?


你很想要那個XXX是嗎?如果我是你,可能也會很生氣。


共情的意義就在於,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被理解,情緒就會有緩和。我們和孩子,也就能開始下一步的溝通。






 



「積極暫停」和孩子和解




對於3 歲半以上的幼兒,「積極暫停」的方法可以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尊重。




比如,徵求孩子的意見,讓他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愛。



你現在願意去你的【小天地】待一會兒嗎?我希望那樣會讓你覺得舒服一些。


(註:這裡的【小天地】就是一個【暫停角】/【安靜角】,這個角落的搭建和選擇,是由孩子一起完成的,裡面會放一些令孩子喜歡和感到開心的事物。)







可是此時,如果孩子不願意接受你的建議,或者執意要做一件事,我們應該怎麼辦?



忍心嘗試「自然後果法」


 



嘗試使用自然後果法,這是由法國教育家盧梭提出來的。




讓孩子自主決定自己要幹什麼,大人不進行干涉,並讓孩子自己承受自己行為的後果。





比如,


站在雨中,就會被淋濕。


不吃東西,就會感到飢餓。




這樣,可以讓孩子更深刻的認識到自己行為的後果,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選擇主動的進行改正。




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千萬不能用「早就告訴過你了」等類似的語言進行嘲諷或者斥責。






 



大人還常常會「不見黃河不死心」呢,更何況是更為執拗的孩子?




但是這個方法使用的前提,一定是,這個自然後果不是很嚴重,它一定在孩子能夠承受的範圍以內。


不捲入孩子的情緒風暴中




如果這件事的後果很嚴重,此時家長可以溫和但非常堅定地予以拒絕。




比如孩子要玩剪刀,要在奔流不息的馬路上玩滑板車……這都是要堅定拒絕的。




但無論什麼情況下,我們都應該讓自己保持冷靜。




不被孩子的哭鬧捲入到暴風雨中,才能用理性的方式處理和面對。




 


鄭淵淵潔在作品《父與子》里寫道:





打罵孩子的爸爸都不是男子漢,是懦夫……孩子是你生的,如果你不滿意,就打自己。打孩子算什麼?又不是孩子非要讓你把他生出來的。


 


畢竟,他可能不會記得小時候你是怎樣地寵他愛他,卻永遠會記得你掄起手掌準備打他的樣子!





作者:圓圓,兒童心理諮詢師,信奉愛和自由的育兒理念。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處理,郵箱tougao@ksjgs.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凱叔講故事 的精彩文章:

經常被打罵的孩子,智商可能發生驚人變化
每一個「問題孩子」,背後一定藏著這個秘密

TAG:凱叔講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