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聯想數據中心業務集團的未來征途 是數字化轉型的「星辰大海」

聯想數據中心業務集團的未來征途 是數字化轉型的「星辰大海」

聯想數據中心業務集團過去這一年的變化,可以用「空中換引擎」來形容。

這意味著聯想數據中心業務集團在內部變革的同時,也要實現業務的穩定增長,期間的難度可想而知。不過,在一系列重大舉措和戰略部署的推動下,聯想數據中心業務集團的營業額和利潤不僅實現了盈利性增長,更為未來的數字化轉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不僅如此,聯想數據中心業務集團在細分市場也表現亮眼。其中,連續第四次取得HPC TOP 500 中國第一,全球第二的成績,並以17%的增長率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HPC廠商;在單路塔式伺服器和入門級光纖存儲市場保持第一,超融合產品同比增150%,並成為業內增長最快的廠商。

此外,從聯想首創的45℃溫水水冷技術在北京大學超算中心落地,到聯想攜手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打造全新高性能集群項目,再到聯想為中國核電工程公司提供整套高性能計算平台,聯想強大的IT基礎架構能力和方案能力,得到了諸多客戶的充分認可。

正如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數據中心業務集團中國區總裁童夫堯所說:「聯想數據中心業務集團未來的願景是幫助客戶實現數字化轉型,在這個前提下,回到市場第一,是聯想必經的道路,但我們的目標不止於此,相信數據中心業務集團今後會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毫無疑問,讀懂了聯想數據中心業務集團變革的決心和信心,也就看懂了聯想對數字化轉型的雄心與壯志。

聯想數據中心業務集團轉型的這一年

眾所周知,2014年9月聯想收購IBM x86業務,2016年4月,聯想又宣布成立數據中心業務集團,在此期間,聯想一直保持著中國伺服器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

2017年,聯想再次進行架構調整,希望聯想數據中心業務集團更加專註、更加聚焦數據中心市場,同時經營策略也做了重大變化,那就是追求健康成長,童夫堯說:「從長期發展看,唯有聯想整個體系的健康成長,合作夥伴和客戶才能更加受益。」

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數據中心業務集團

中國區總裁童夫堯

基於此,聯想數據中心業務集團去年掀起了新一輪的變革,主要做了三件事情,即聚焦行業市場進行重組;建立專註的商業管理系統;培訓專業的數據中心業務集團銷售團隊。

第一,聚焦行業市場,優化了營銷、行業、區域、售前、渠道、運營、財務等團隊,形成了完整的、獨立的數據中心端到端組織,使得聯想數據中心業務集團更加聚焦數據中心業務。

第二,以客戶為中心,聯想數據中心業務集團打造了層次化的客戶經營體系,實現近50萬家客戶的分層經營,同時讓銷售團隊把重心放在更有價值、更有成長空間的客戶群體上。

第三,聯想數據中心業務集團構建了多樣化的員工結構,2017財年有超過130名新同事加入到數據中心業務集團,組建了專業、專職化的團隊,提升了團隊的戰鬥力。

對此,童夫堯表示:「對任何一家公司來說,併購容易整合難,但衡量的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業務的健康運營是特別重要的。任何產品、任何方案,我們去看的始終是,它最終能客戶帶來什麼樣的價值。」

所以,聯想數據中心業務集團的組織結構始終會隨著業務的變化而變化。同時,聯想數據中心業務集團也會在業務變革的過程中,鼓勵新模式的創新,允許不斷的試錯,讓團隊建立創新的心態和創業的精神。

在此基礎上,聯想數據中心業務集團立足中國市場的情況,提出了自身的新戰略和新理念,那就是幫助客戶完成數字化轉型,這也意味著聯想數據中心業務集團不能僅僅扮演硬體供應商的角色,而是給客戶帶去更多的新產品、新解決方案和新技術,持續不斷地往服務上轉型。

「聯想數據中心業務集團的戰略在中國,包括在整個聯想集團戰略當中是舉足輕重的,它決定了聯想未來業務模式是不是更加健康、有序的成長,而且在新一代技術發展中能不能佔據一席之地。」童夫堯說。

不難看出,經過一年多的內部變革,聯想數據中心業務集團業務已完成了蓄勢,並開始謀劃向市場發起新的攻勢。同時,聯想數據中心業務集團新的戰略定位,更進一步突顯了聯想做大做強數據中心業務的決心和信心。

聯想的目標不止於此

在《價值再造》這本書中,作者認為數字化轉型時代的平台化、數字化、跨界融合與開放生態,讓市場進入了新的競爭時代。所以,企業只有進行價值再造,才能突破現有的行業競爭框架,開拓全新的廣闊市場。

此時此刻的聯想數據中心業務集團,無疑就處在這樣的關口之中。正如童夫堯所說:「如果我們看中國IT市場的未來增長,僅盯住數據中心市場是很狹窄的,企業級市場或者2B業務,我認為這才是廣闊天地。所以,聯想必須有所為,有所不為。」

在這個大背景下,童夫堯認為驅動未來聯想數據中心業務集團業務不斷成長的方向,主要是源於四大新機會增長點,具體而言:

首先,是安全可控。數據顯示,到2020年中國IT市場的國產化產品佔比將超過60%,如果不抓住自主可控的機會,任何的國內廠商在今後的企業級業務中就沒有任何話語權和增長機會。

其次,是軟體定義。今後高效率的業務模式會對數據中心的發展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在這個過程中,聯想會通過大力發展軟體定義數據中心的能力,來豐富SDDC的產品組合。

再次,是互聯網市場。BAT以及BAT之外的其他互聯網公司,是帶動整個x86伺服器增長的重要引擎。目前,這種規模的互聯網公司在中國超過6200家,且新公司還在不斷湧現。作為x86市場中唯一具備in-house design的公司,聯想有機會贏得更大的市場。

最後,是人工智慧。可以說數字中國的實現必須以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為前提,而數字化轉型的目的是對各行業進行智慧化創新。因此,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技術將成為中國產業升級的新動能。

由此可見,在數字化的新時代,一個企業能否做多大、跳多高、跑多快、走多遠,核心在於價值再造的模式選擇、對市場的深刻洞察和看未來視野和格局。

從這個角度來說,除了數據中心原有業務之外,真正決定聯想未來的核心,乃是數字化轉型的「星辰大海」。

深化布局領跑數字化轉型

當然,時至今日,已經沒有人否認數字化轉型是下一個Big Thing,或者說已經是此刻的Big Thing。如今,幾乎所有的ICT公司都在布局數字化轉型,可以說對數字化轉型的「青睞」,不僅是ICT巨頭們的新選擇,亦是眾多創業公司馳騁的新疆域。

聯想數據中心業務集團中國區

首席架構師畢巍

那麼,對聯想而言,如何助力客戶數字化轉型呢?聯想數據中心業務集團中國區首席架構師畢巍認為,可以從業務角度和技術角度來看這一問題。

「從業務角度看,一個數字化企業的特點,就是能把日常經營的過程全部數字化,讓數據集中且沉澱下來,發揮大數據在業務中的新價值;從技術角度看,就是能否利用新的物聯網技術,讓企業的鏈條全部串聯起來,在此基礎上發揮人工智慧的價值,實現智能識別、智能預測等更加智能化的業務。」

這個過程,無疑也指明了聯想未來數字化轉型中所有需要做的業務和方向。所以,圍繞這個目標,聯想已經形成了一個面向行業解決方案的端到端的軟體+服務的新模式。

為此,聯想不斷強化在軟體+服務領域的能力。例如,在基礎架構方面,聯想正不斷豐富數據中心基礎架構產品組合,為客戶數字化轉型提供基石;在企業上雲方面,聯想正在有計劃的推進雲業務,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提供企業個性化的雲服務和產品,為客戶提供一整套面向未來的雲化之路。

同時,在賦能行業方面,聯想在垂直細分行業,如智慧城市以及其關聯的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領域,已形成了行業標準解決方案,並提供實施交付能力。去年,聯想就分別與西藏自治區政府和撫州市人民政府簽訂智慧城市戰略合作協議,在青藏高原和才子之鄉摯畫未來城市的美好藍圖。

更重要的是,聯想也不斷深化渠道交付模式,實現聯想與合作夥伴的盈利性增長,同時加大拓展授權經銷商的力度,擴大市場覆蓋的廣度及深度。實際上,聯想一直堅持讓員工沉到最前線,同時也正在把渠道的「毛細血管」鋪到更大的四六級市場中。

對此,童夫堯最後表示:「我們希望通過一到兩年的努力讓聯想數據中心業務集團能從硬體供應商的角色,真正轉變成為服務的提供商,為企業的轉型帶來更好的數字化體驗。」

總的來說,沒有永遠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如今,聯想數據中心業務集團正以全新的思維方式和不斷強化的技術能力擁抱數字化轉型,相信「韜光養晦」的聯想數據中心業務集團,已為下半程的衝刺做好了充分準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申耀的科技觀察 的精彩文章:

VMware vSAN:一直在引領,從未被超越

TAG:申耀的科技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