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直擊現場,為你支招解難——「倆娃打架了」

直擊現場,為你支招解難——「倆娃打架了」

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落實,現在很多家庭進入到二孩化時代。有了兩個孩子,您是否做好了全面的準備?不僅僅是金錢上要準備充足,還包括兩個孩子的教育,以及因兩個孩子而出現的爭寵、爭吵。這種困惑應運而生,令很多家長頭疼、焦灼,不知所措。

上周,一位兩個男孩的母親,遇到我,有了如下的交談。

「你家也有兩個孩子,他們吵架嗎?」她首先提出了問題。

「不吵架,我家的兩個孩子年齡相差十二歲,訴求不一樣,所以他們相處得很和諧。」我回應。

「是啊!」她很感慨,繼而說:「我家的兩個熊孩子,見了就吵,煩死我了。這不,昨天又吵起來了,老大還動手了······你說對不對?反正我是沒轍了。」

她說得很氣憤,因為她真的是很煩惱。待她說完,我猛地抬起眼,很堅定地告訴她:「你做錯了!」

以我平時的為人處世,對於一般性認識的人,對於所聊的家長里短的話題,我很少直接發表這樣直接否定的意見,何況,她最後的一句「你說對不對?」嚴格意義上講並不是在徵求我的意見,更像是口頭禪式的自語。但就這件事而言,她的確做得不妥,而且如果我不及時出手試著改變,有可能帶來更深的影響,所以,我也只能一改一貫的做法,給出了「否決票」。

為什麼呢?容我慢慢道來。

根據這位家長的一大段話進行還原,當時的場景應該是這樣的:

哥哥正在卧房一個人認真地搭建積木,一座精心設計的房子剛剛搭建完成。他很興奮,不禁高興地拍手笑起來。弟弟聽到聲音,從客廳一路急速地跑過來,不由分說,迅速推到了「房子」,然後得意地又跑了出去。哥哥看著自己剛剛完成的作品,頃刻間化為烏有,頓時由喜轉悲,繼而轉為憤怒,所以急匆匆衝出卧房,呼喊著,追上弟弟,並且動手打了他。弟弟立刻嚎啕大哭起來。

這位媽媽的做法:母親聽到老二的哭聲,也聽到了老大的呼喊聲,想必已經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他看著哥哥,嚴厲批評了他:「這件事本來你是有理的,看看,現在沒理了吧!」言下之意,哥哥動手打了弟弟,就是個錯誤的行為。我們的談話由此展開。

「凡是總得講個理兒。打人不對,可要弄明白哥哥為什麼會打弟弟。」我說,「要不是弟弟故意推倒哥哥的積木,哥哥恐怕也不會出手打他。這件事上,弟弟有錯在先,哥哥僅僅是維護正當的權益,何錯之有?如果這種觀念不及時扭轉,您家兩個孩子的是非曲直觀是會出問題的。」

「那要是哥哥把弟弟打壞了呢?」這位媽媽仍然不依不饒。

「如果有一天,我們走在路上,有人故意出手傷害我們,您會忍讓嗎?我想不會。我們會還擊,即使還手重了,也是防衛過當。這在法律上是有明文規定的。」我把她的思路從孩子身上移了出來,試圖讓她的理智回歸正常。

「噢,也對,看來我的處理有些偏袒弟弟了。」她終於認識到了這一層錯誤。

「兩個孩子不論因為什麼而吵架,我們家長的處理原則都永遠是站在正確的一方,這和誰大誰小沒關係。老大沒有天然、無限制讓著老二的義務,誰做得對,誰就應該受到保護。對嗎?」我笑著給了結論。

「對,應該這樣。」這位媽媽若有所思,看得出來,道理她是明白了,可還是不知道如何處理會更完美。

「您家兩個孩子都多大?」我要詳細的了解,才好給出方案。因為不同年齡的孩子心理活動是有差異的。

「老大四歲半,老二兩歲。」她回復道。

「按這個年齡,足見在老大成長中,您給他的關愛是比較少的。兩個孩子相差兩歲,這就意味著在老大一歲多時您再次懷孕,有了老二;在哥哥兩歲前,您的注意力大多在腹中的胎兒及之後剛剛出生的新生兒上,所以,精力顯然不能完全顧及老大的成長。應該是這樣吧?」我問。

「是的,老大從小都是由姥姥照顧,我管得的確很少。我總覺得孩子有人"愛"就行了,沒想那麼多。」在深入了解後,我們看到了這個孩子的初始成長環境。

「孩子成長的確需要"愛",但他最需要的是來自於母親的愛。縱使世界上的人都愛他,可他卻只鍾情於、或是只在意於您是否給了他——母愛。這我在個人公眾號里有幾篇關於幼年安全感、依戀關係的文章,感興趣的話,您可以查閱一下。從老大的成長曆程及這件事情看,他在您這個家庭是有被邊緣化的,孩子渴求母親的照顧,但您的做法恰恰再次偏袒了弟弟,這會極大地令他不安。如果這種狀況不加以改變,老大未來會有以下隱憂存在。」我給了她一個全面的分析。

老大的訴求長期得不到重視和滿足,那麼」委屈型「人格就會形成。

這種孩子,從小在家裡不敢和弟弟爭,因為有媽媽的不公處理,所以爭不過;在幼兒園不敢和小朋友爭,因為不敢犯錯,怕被老師、媽媽責罰;稍大些,進入學校,不敢和同學爭,因為慢慢已經習慣了忍讓;長大後,走入社會,同樣不敢和任何人爭,會處處犧牲自己,成全別人,一切圍繞著別人的需求轉,一切看別人的眼色行事,特別委屈自己,不敢表達意見,活得特別苦悶。

他們把別人的評價看得特別重要,不敢做自己,不敢表達自己,平常容易唯唯諾諾,害怕與人衝突,行為以取悅別人為主。與他們表面總是在人前表現出來的好人形象不同,在私下裡,他們其實內心衝突很多。正是因為解決不了這些內心衝突,他們活得很累,很壓抑,很委屈、很抑鬱、生命很萎縮,甚至很憤怒。

這類孩子如果極度發展,會有三種危險存在:

想要獲得某種需求,不願或不敢直接表達,就會採取處處逢迎、巴結別人的辦法來得到,這就是」討好型」人格,也叫「悅納型」人格。翻譯成今天心理學的話就是「一個人應該以別人的需求為中心,即便本心上做不到以別人為中心,也要假裝能做到」。總而言之,就是要犧牲自己,成全別人,委屈自己,悅納別人,如此行為上才能貼合一個主流並正常的人際行為標準。

如果孩子個性倔強,不願低頭,他又在外部世界找不到傾訴對象,長期壓抑自己,會形成抑鬱或自閉,完全拒絕了和外部人群的交流通道,只相信自己,一生很孤苦。

如果這類孩子在日後的學習、工作中都沒有可以稱讚的地方,長期在心理、社會地位等所有方面都處於劣勢,那麼,一旦有一個不好的群體向他發出看似友善的信號,他就會如飛蛾撲火一般欣然接受,成為別人利用的工具。這也就是我們有時會很納悶:為什麼一個一直很老實的孩子會加入黑惡勢力,走上犯罪道路的一個原因。他在那個群體里有人賞識他、有人滿足他。

「這樣的結果一定不是您所期望的?!」我看著這位聽得有些不寒而慄的母親問。

「當然,當然,對,對,對。」顯然,在這之前,她沒想過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

「現在扭轉,一切都還來得及。」我的忠告。

「我們再來看一下老二。」話題繼續,「老二長期得到了媽媽的呵護,安全感是滿足了,但缺少了一些節制。一個孩子需要愛,也需要規矩。沒有絲毫規矩約束的愛就是"溺愛",同樣不利於兒童成長。久而久之,他會變本加厲、無法無天、受不了半點委屈。」

「對。」這位媽媽很快意識到了。

「我們養兩個孩子,是要讓他們相互有個伴兒,多個依靠;是要多培養一個孩子成才,不能因為養了老二而廢了老大,更不能用錯誤的方法得到"雙失"的結果,我們要力求"雙贏",這應該是共識性的。」我用肯定的目光看著她。

她重重地點了點頭。

怎麼處理這類事件呢?以下是我的方案:

媽媽聽到老二的哭聲跑出來,先查看一下孩子的傷情。如果受了傷,需要先做應急處理。這時不要表現出任何態度,哪怕一個眼神也不要。倘若老二受傷需要包紮,可以很平靜地對老大說:「弟弟受傷了,你幫忙拿一下創可貼或是紗布,謝謝。」

處理完這些,把兩個孩子叫到一起,分別陳述「發生了什麼」?順序很重要。

你可以摸一下老二的痛處,問一句「疼嗎?」他一定會誇大地說「特別疼!」然後讓老二講事情的過程,他一定會避重就輕,忽略前面挑釁別人的環節,只講哥哥是如何打他的。這是常理,趨利避害嘛。家長不用多說,讓他自由表述,你就會發現他邏輯的錯誤所在。你只需禮貌性地點頭,「知道了」,「接著說」。

老二講完,問一句,「還有要說的嗎?」,「你沒什麼說的了,現在讓哥哥說。」

給老大一個微笑和肯定的表情,鼓勵他勇敢地說出實情。老大要首先得到你的支持,才敢表達,因為他在這個家裡已經壓抑得太久了。他邊說,你邊重重地點頭回應,「是」,「對」,「有道理」。你的不斷鼓勵,孩子就會愈發敢於把壓抑在內心的話傾盆而出。我們就是要借這個突發事件,來作為孩子情感傾訴的輸出口。

我們來看一下這個過程中,兩個孩子的心理對比。

老二發言時,你沒批評他。所以,老二是自鳴得意的,認為這次又是自己勝利了;老大的委屈再度壓抑到了極點,他對你這樣的媽媽已經不抱太大希望了。

老大發言時,你給了他一個強有力的支持,他會瞬間感到暖流,因為他希求你給他一滴水,沒想到你為他傾其了一片海。無論之前有多少溝壑,此刻都可以一舉填埋,巨大的心理反差才會收到這樣的效果。如果沒有之前的先行壓抑,就不會讓他瞬時感到無限春光。

老二的心理變化正好相反,越聽越覺得不對勁。這也是一種反差,同時是給了他一個大的打擊——挫敗感。

然後,你開始「結案陳詞」了:

1、弟弟挑釁在先,承擔全部責任,提出嚴厲批評。並且要告訴他,如果日後在外邊這樣對別人,別人下手會更重,不會僅僅是皮外傷。

2、哥哥專心、認真地完成積木搭建,非常棒;對於外力的干擾,不屈服,勇於抗爭,很有進步。對於這兩點,提出表揚。但是,希望哥哥下次再遇到類似情況時,先禮後兵,也可以向老師、家長求助,保證會給一個公正的處理結果。即使沒能控制住,也要點到為止,手下留情,畢竟是兄弟手足。

我想有了前面幾步的循序漸進,這樣的處理方式兩個孩子都會欣然接受。

處理完畢,「法院閉庭」,回歸家庭,讓兩個孩子互相道個歉,握個手,一家人共進晚餐。

這樣的處理方式,您認為可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子日記 的精彩文章:

呵護孩子身體,避免過度醫療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福報」——從我之成長談親情處事

TAG:育子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