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管理者需要以身作則帶動下屬加班嗎?

管理者需要以身作則帶動下屬加班嗎?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要求管理者要「身先士卒」,當然,很多時候都確實是卓有成效的。

一個小的團隊,他的團隊文化基本上也就是這個團隊管理者的風格。一間300人以下的公司,他的企業文化也基本上就是老闆的文化。所以管理者「身先士卒」、「以身作則」,確實會對下面的人產生很大的影響。

但這放之四海都行得通嗎?肯定不是。那在帶動加班方面呢?更加不是。

筆者曾經就職在一間公司,這個公司老總崇尚加班,據說是有一天老總晚上過來(平時很少來公司),看到加班的人不多,很不滿的當著眾多部門負責人說了一句:「今晚上座率不高啊!」,結果後面在各部門負責人的帶頭下,每天「上座率」都很高。

好像貌似這個結果不錯呀?!部門負責人帶著大家加班,大家也真的在加班。圖樣圖森破!

筆者留心觀察了公司的兩位風格完全不同的部門負責人:

一個是經常加班,非常響應老總的號召,每天走的很晚,周末有時也會過來,他部門的下屬當然也多數跟著一起。(後文稱「加班君」);

一個是不加班,下班到點就走,回家陪老婆孩子,但是他部門的下屬也是多數留在公司加班。(後文稱準點下班君)

一開始筆者以為這都是公司文化造成的,「準點下班君」的部下也是受到了「加班君」部下的影響。但後面發生了一件事,事後筆者再仔細的去觀察分析,發現了這中間的學問。

有一次「加班君」出差,出差2-3天,而就在他出差期間,他部門員工的「上座率」奇差無比,筆者感受到了「加班君」部門員工們的「爸媽去旅行了,終於可以敞開了玩兒」的撒歡似的暢快。而「準點下班君」部門的員工卻仍像往常一樣的加班。筆者好奇於這個現象,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分析,總結兩位管理者的區別如下:

「準點下班君」:

1、對部門下屬的工作進度把控非常嚴格,到了什麼時間什麼事情必須是已經完成的,他門兒清。

2、經常在非工作時間詢問工作上的事情,有時甚至半夜或清晨。這讓大家始終都沒有脫離工作感。

3、即便本身沒有在公司加班,但對於員工加班期間諮詢的信息秒回復。

4、放權。因為他的準點下班,因為他的放手,他的下屬反而有一些自主的空間,而這空間對下屬意味著他要一定程度上自己抓主意,自己對事情負責,所以有主人翁感,因而更加對工作認真,自願加班。

而「加班君」:

1、部門員工加班是被迫的,「老大不走自己也不好意思走」。

2、員工加班多是磨洋工,甚至白天的事拖到晚上做。

3、所以「加班君」不在,大家都浪起來了。

但令人遺憾的是,在上級眼裡「加班君」比「準點下班君"更加受寵。當然啦,不只是因為一個加班的事,而是很多類似加班的事。大家可以想像在對待那些類似加班的事時,「加班君」會怎麼向上級「表現」和「交待」,而「準點下班君」又怎麼「不會」向上組「表現」和「交待」。這確實非常遺憾了。

而令人欣慰的是,「準點下班君」現在已經自己創業當老闆了,而「加班君」仍舊在那間公司加班中。這確實也非常欣慰了。

就說這麼多,個中曲直,大家自己體會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HR的經驗之談 的精彩文章:

TAG:HR的經驗之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