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與飲食那不得不說的秘密!
吃得不合適會生病
古人說「病從口入」一點都沒錯,現代研究也表明,45%的癌症與飲食有關。且癌症與飲食的密切關係,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
一是飲食過好
如《黃帝內經》說:「膏粱之變,足生大丁,受如持虛」,就是這個道理。以往中醫理解這裡所說的「大丁」是疔瘡,一種感染性皮膚病;但 「大丁」也屬於惡性腫瘤的一種。
二是飲食過差
如粗糙、霉變的食物是直接致癌的東西。
三是飲食過多、過快
使胃腸經常受傷,反覆修補,過度增生而致癌;即《黃帝內經》所謂「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四是飲食無節
過分生、冷、熱、硬,饑飽無常,嗜酒無度,寒熱不均。日久生變,寒熱膠結致癌。
千萬別小看「積食」
中醫古籍特彆強調飲食對腫瘤產生的影響,但往往不受現代人的重視。筆者在臨床是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但只給少數人講不行,要讓廣大群眾都知道。
《濟生方》曰:「過餐五味,魚腥乳酪,強食生冷果菜,停宿胃脘……久則積結為癥瘕。」《景岳全書》有:「飲食之滯,留蓄於中,或結聚成塊,或脹滿硬痛,不化不行,有所阻隔者,乃為之積。」《醫碥》中更具體地指出:「酒客多噎嗝(一種腫瘤),飲熱酒者尤多。以熱傷津液,咽管幹澀,(觀其口舌乾澀可知也)食不得入也。」
現代人膏粱厚味者眾,但消食導滯卻未被廣大醫家重視。中醫傳統的「病因三因學說」其一就是飲食不節,不能只停留在書本上、口頭上,應在實際中重視它。消化系統惡性腫瘤,實在不能忽略「食積」這一重要病因病機。
因為現在中國人生活水平提高很快,飲食結構中肉食比例大幅度增加,暴飲暴食,肥甘厚味,比比皆是,是導致食積成為消化系統疾病的主要原因。
飲食抗癌必不可少
保健抗癌飲食原則為:
正常飲食,適口為上
是說只要是適口的一般對人都有益,只有大家經常吃的才是最益於人體的。如小麥、大米、蘿蔔、白菜等,雖然價格低廉但營養均衡,反倒是常吃山珍海味者不一定長壽。
谷肉果菜,不偏不倚
整天大魚大肉不好,天天吃素也要因人而異。關鍵是合情合理,不偏不倚,比例合適。除主食外,「一斤蔬菜一兩豆,一個雞蛋一點肉」的原則不無道理。因為,我們祖祖輩輩都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突然大幅度地改變飲食習慣,沒這個基因啊,營養過剩,就變成毒了,不生病才怪。
不同病症,食療有別
作為食物,大家日常食用差別不大。若要用作食療,還是要對證的,最好在中醫的指導下應用,不然恐有南轅北轍之誤。至於忌口發物,要具體分析。現在有一些人不生病的時候什麼都敢亂吃,一生病又什麼都不敢吃,特別講究忌口,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影響健康。實際上,是否忌口要聽醫生具體分析。
聯繫我們


※國家官方開始執行《惡性腫瘤患者膳食指導》,能吃什麼有準兒了!
※ctDNA受質疑的同時,人工智慧與DNA甲基化指紋結合可精準診斷近百種腦腫瘤
TAG:腫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