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蒜你狠」變身「算你倒霉」!麗江九河60畝大蒜滯銷,承包商被迫無奈免費送

「蒜你狠」變身「算你倒霉」!麗江九河60畝大蒜滯銷,承包商被迫無奈免費送

大蒜滯銷,永勝、寧蒗多地蒜農不得不低價賤賣,大蒜從前些年的「蒜你狠」一路演化為「蒜你霉」。然而,在麗江玉龍縣九河鄉,還有更倒霉的蒜農。這個蒜農,直接就放棄了賣蒜,讓人免費到地里挖蒜,「開皮卡車來拉都行」。

昨晚,網友@小琥子在麗江讀本線下交流群里發消息,「我家地里60畝大蒜不要了,有想要的、需要的可以來挖。開皮卡車來拉都行,能挖多少拉多少,地址是玉龍縣九河鄉,到了可以打我電話,我引導你們……」

免費挖?這是要「蒜你完」嗎?

現場:大蒜價格持續走低,種蒜人無奈免費送

今天一大早,讀本君便驅車來到網友@小琥子所說的可以免費挖蒜的大蒜基地,地點在玉龍縣九河鄉中河村,共計60畝。

@小琥子的表哥、土地承包人張先生在田邊招呼著前來挖大蒜的人,「你向裡面走一點,看著蒜苗萎蔫的挖……」

慕名來挖大蒜的人絡繹不絕,或筐背、或肩扛,不用花太多時間,就能挖足一年食用的量。

站在地頭向遠處望去,大片大片長勢喜人的蒜苗,搖曳著身姿,等待挖蒜人光臨。前來挖蒜的李大爺是附近鄰村人,種大蒜時曾在這片蒜田裡打零工。聽說種蒜老闆不要了,自己過來挖一點回去泡,「多挖一點,就足夠一年吃了。」

「這60畝地去年種完煙草租給了洱源一個人,他種了大蒜。」張先生說,眼看種植煙草的時節就要到來,蒜價一路走低,種大蒜的人覺得賣蒜不划算,就不要了。

考慮到扔在地里太可惜,張先生決定通過朋友圈發免費挖的消息,吆喝需要的人來挖,幫忙騰地。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即使挖不完,張先生也不打算延長時間等待,再過些時日,他將翻地,把沒有挖完的蒜打到地里,準備種植烤煙。「不能再等了,不然到時候我這百來畝地又荒廢了。」

蒜價下跌早有勢頭,盲目跟風加速跌勢

大蒜風波又起,蒜來蒜去大變天,「蒜你狠」變身「蒜你霉」!

張先生回憶,前幾年,種植大蒜確實讓很多人賺到了錢。現如今,價格一路走低,除了市場波動、蒜商炒作外,蒜農信息不暢、跟風的因素也在其中。「我去年也種了,當時的價格是7塊錢一斤,收回成本還賺了一點。但越到後期,價格越低,我果斷不種了。」

現在想起來,張先生慶幸自己退出得及時。

一畝投資約在5000元

現如今的價格,對租地60畝種大蒜的洱源蒜商來說,可謂虧得有些大。「我一畝地是400元租給他的。種子、肥料、人工算進去,他一畝地投資的成本估計在5000元左右。」按照目前一畝2000斤的產量計算,一斤賣到2.5元以上才能收回成本。

「前一段時間,有蒜商給出了6毛錢一斤的價格,但人工費都要4毛左右。沒有賺頭自然就被丟棄了。」張先生分析,蒜價一路暴跌,主要還是供大於求,「這幾日吵得火的是永勝、寧蒗等地的大蒜,其實大理種的更多,盲目跟風也加劇了價格的下跌速度。」

價格持續下行,未來咋個整?

「今年蒜價這麼低,明年種的人會少很多,價格或許會相對好一點。」挖大蒜現場的一個村民建議,蒜商要是提前賣蒜苗或蒜薹的話,可能會好點。

「估計當時也捨不得,畢竟那段時間的蒜價還是可以的。」張先生認為,蒜價暴跌是從本地蒜上市開始的。

有分析人士建議,可嘗試割蒜賣苗。就當前蒜苗批發價格和畝產預估來看,綜合計算,每畝蒜苗的收益基本和大蒜持平。但相比繼續種蒜來看,就不存在後期的澆灌、拔薹、挖蒜等人工成本。另外,目前市場預期時間越往後行情越差,蒜農可嘗試提前挖蒜出售,以免後期「砸在手裡」。

大蒜賤賣,麗江可否拿深加工做點文章?

「農產品深加工也是一個方式。」一種蒜多年的蒜農建議到,目前,整個麗江都還沒聽說有專門做蒜加工的企業,或許這是一個契機。「目前,永勝、寧蒗和玉龍縣等地都種有大蒜,原材料很充足。但銷路單一,在蒜本身做文章,或許是個好辦法。」

記者手記:蒜價持續走低,對以種大蒜為生的蒜農來說,這無疑是一場惡夢。

前不久央視財經報道,作為大蒜出產地的永勝縣,僅僅期納鎮就種植了6000多畝。價格暴跌,大蒜採挖出來直接被放在了地里。就算出售,按照目前的市場價,蒜農的虧損每畝地大概在上千元。縱觀這些年蒜價的高低起伏,其實,蒜農本身並沒有賺太多,反而一旦跌了,受損的還是蒜農。

看著滿地沒人要的大蒜,這個時候,我們不得不拷問:蒜農的蒜盤被誰動了?答案似乎很清晰,「資本」和盲目擴大面積惹的禍。

賺錢的時候,各路資本蜂擁而上,囤貨待價而沽,大發橫財,錢賺開心了拍屁股走人,讓沒有任何抗風險能力的農民獨自承受豐收後的苦痛。而蜂擁而上的資本,導致大蒜價格一路高漲,蒜農不了解市場,爭先恐後大面積種植,導致供過於求,價格自然又跌回谷底。

總之,大蒜價格從塔尖跌入谷底,這是個教訓。事實上,這樣的教訓,早已有之,比如瑪卡。以大蒜為生的蒜農要吸取教訓,不能再像以前,只盯著腳底下的農作物,也應該學習市場規律,把握市場動向,不盲目跟風,看見什麼掙錢就去種植,要合理分析。政府部門也要主動作為,及時培育新時期的農業人,讓農民有市場意識,增長他們的知識層面。同時,發揮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宏觀調控,禁止炒作農作物。

只有這樣,才能讓農民真正實現增收,步入小康。

麗江讀本全媒體記者吳金鵬和雪婷實習記者楊琳報道 楊莉娜編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麗江讀本 的精彩文章:

慘!麗江一3歲女孩從四樓衛生間窗戶掉落身亡
罕見!麗江一出生12天男嬰頻繁吐奶後突發疾病,瀕死之際……

TAG:麗江讀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