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青年,你真的抽不出時間去跑步嗎?

青年,你真的抽不出時間去跑步嗎?

上周六,和ABC三位老友打麻將,聊起各自近期的工作和生活。A在某房地產公司上班,難得見到,是我們中目前收入最高職業前景最被看好的一位。但他說起自己現在的情況,聽起來不僅比我們其他三個人慘,就是和農民工比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號稱在同級畢業的百來號人中,自己若不是最忙的人,也是最忙的之一。「沒有一點自己的時間,有時三個電話一起響,都不知道該接哪一個。今天和你們搓麻將的時間,晚上要去加班補回來。」然後,他扭頭對我說:「還是你好啊,天天能去跑步。」

「你也可以跑啊!」我說。

「我倒是想,可哪有時間!」

我本想反駁,但A的手機又響了,他丟下一句「等我一下」,就拿起電話匆匆走出房間。當天下午打麻將近四個小時,他電話就接了近十通,都跟工作有關,這一天還是周末。搓麻最恨斷斷續續,他煩我們也煩,私下商量,以後不帶他玩了。

回家後,A那句「我倒是想,可哪有時間」總在我腦子盤旋。其實,在A之前,不止一個人對我說過類似的話。「我知道跑步是件頂好的事,也想去跑,但是——」。但是太忙了、睡不夠、傷膝蓋、無聊、累。

像A這樣事業正在爬坡的年輕人,用得最多的理由是「沒時間」。他們說的是事實。我們這個年紀,工作上,正是拼事業的關鍵期,不多幹活,哪來晉陞機會,哪來錢買車買房。生活中,也有一堆事,沒談戀愛的忙著想方設法談戀愛,談了戀愛的忙著籌備結婚,結了婚的張羅著生娃,生了娃的……

忙,心裡才踏實。三十歲的年紀,最怕無所事事。忙碌的生活意味著我們沒有渾渾噩噩度日,忙碌的生活意味著一個金光燦燦的未來,忙碌的生活意味著在人生這條艱難萬險的道路上,我們又英勇地向前挺進了幾公里。

可是,我們真的忙到沒有時間跑步了嗎?

或許很多人沒有意識到,跑步所需的時間比我們想像中少。如果只是為了健身,一周跑三次,一次四十分鐘足夠,加上跑前跑後的準備和拉伸,一次算一小時吧。也就是說,一周只需花三小時就能達到鍛煉效果。一周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時,再忙的人從中擠出三個小時不是沒有可能的事。

另外,跑步對時間和地點幾乎沒有要求。黎明、中午、黃昏、深夜,家門口的小巷、人流如織的大街、熙熙攘攘的公園、荒寂無人的山坡,甚至是住宅的樓梯間,都可以用來跑。這讓我們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安排跑步計劃。你可能在某個時候忙得天翻地覆頭皮發麻,但只要留心,一天中總能發現一段自己可以掌控的時間。

萬科的總裁郁亮曾說:「沒時間跑步,就有時間生病。」的確,跑步看似花掉一些時間,但它帶來健康的體魄,省去生病的麻煩,兩兩抵消,是筆划算的生意。得一個重感冒怎麼也得休息一天吧,假設這一天原本可利用的有效時間是十二小時。現在因為生病,只能躺在床上昏昏欲睡。可如果把這十二小時用在跑步上,按照上文一周三小時計算,夠跑一個月,還省去吃藥、扎針的痛苦。相比起來,運動時吃的那點苦,簡直算個啥呀。不過,如果你認為跑步比生病更辛苦,我也無話可說。只提醒一句,到年老的時候,生病的時間可不是以天來計。

仔細想想,跑步和時間的關係像投資,而且是長線投資。年輕時投資回報不明顯,因為這時身體好,不管怎麼折騰,生病都極少。隨著年齡越來越大,投資的效益才慢慢顯現。

不過我們都喜歡立竿見影的回報,這種幾十年後才兌現的收益難以激起運動的熱情。說句不中聽的話,萬一收益還沒打進我的賬戶,就遇上什麼天災人禍,之前的投資不是打了水漂么。

所以,下面這個理由值得一聽。

運動能提高工作效率

2001年度的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沃爾夫岡·科特勒說:「我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跑步,每天一小時,每周六天。跑完之後精神百倍,這讓我感覺更加自然,在生活與工作中更加積極。跑步提高了我的效率,喚醒了我的生活。」眾所周知,大腦高速運轉需要大量氧氣和養料,而運動的一個重要作用是促進血液循環,使大腦得到充足的營養和氧氣,同時帶走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廢物,消除大腦疲勞。研究還發現,運動可以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靈活性,增強神經系統的反應能力和肌肉活動的調節能力,這些都能帶給人精力充沛的感覺。

不管運動提高效率的原理是什麼,它確實使我們在工作中更加高效是不爭的事實。相信經常鍛煉的人都有這種體會,我自己也有切身感受。如果下班後不跑步,直接上網或看書,九點以前我的腦袋總昏昏沉沉,看書看不進,上網無法集中注意力。到九點左右,甚至會打瞌睡,好幾次我真趴在桌上睡了起來。一旦熬過去,精神又重新煥發。不過,如果我當天跑過步,晚上即使應付三個小時高強度的學習,腦袋也能一直保持清醒。

戲都是搶過來的,時間都是擠出來的,許多工作繁忙事業有成的人都有跑步的習慣。奧巴馬一周鍛煉六天,每天四十五分鐘,馬英九堅持慢跑已有二十多年,小布希曾經更是以3小時44分鐘跑完了全程馬拉松。SOHO中國的董事長潘石屹、美特斯·邦威董事長周成建、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優米網創始人王利芬都是不折不扣的長跑達人。如果他們願意,可以找一萬個理由來填補每天那點跑步的時間。所以,沒時間跑步可能只是幻象,關鍵是如何找到跑步的時間。

對那些宣稱自己忙得腳不沾地的人來說,一天中最好的跑步時間是早上,這時被意外打擾的可能性最小。雖然早上的二氧化碳濃度偏高,但只要在開闊地帶跑,可以避免胸悶氣緊的情況。拿A來說,他晚上十點下班,早上八點半上班,從家到單位步行十分鐘。他常常八點起床,然後走路去上班。如果把起床時間提前一個小時,便能得到跑步的時間。

我把這個建議告訴他,他聽後大叫:「七點起床!怎麼可能?我現在完全靠這點睡覺時間才活著。」好吧,睡眠時間不等於睡眠質量的觀點我就不講了。對有些人來說,早起的確比跑馬拉松還困難。

那跑步上下班怎麼樣?對住處到上班的地方不遠的人來說,跑步上班,既鍛煉了身體又保護了環境。在擁堵高峰期,有時開車還沒走路快,甚至可能節約時間。

看國外的新聞,一些大城市的白領因為實在無法擠出跑步時間,便利用中午跑。他們一般在上午十點左右吃一頓早午餐,中午趁同事吃飯時找一個適宜的地方開跑。我不知道在國內這種方法是否可行,但確實很少聽到在中午跑步的跑友。不過,對那些在配有健身房的公司上班的人來說,中午在跑步機上跑半個小時是值得考慮的選擇。

如果你不管怎麼把自己一天的二十四小時排列組合,也挪不出一個小時的跑步時間,我想你或許該做出一些選擇了。也許需要壓縮晚飯時間,取消和朋友的一次聚會,少看一場電影。選擇總是艱難的,因為它不是在好與壞之間進行比較,而是從好與更好或者是壞與更壞中做決定,關鍵看什麼在你心目中更重要。

青年,你確信,自己真的沒時間跑步嗎?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跑步 的精彩文章:

跑步腳踝疼,那你一定方法錯了,可別落下病
教你每天睡前趴10分鐘,等於每天跑步1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

TAG:跑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