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一山獨家 非傳統型90後

張一山獨家 非傳統型90後

張一山:身體里常住著一個念舊的老人。

張一山說,他身體里常住著一個念舊的老人。『念舊不是對現在不滿,也不是受周圍人影響,我就是天生的。』

他喜歡手寫的東西,喜歡聽像李宗盛、王傑的老歌,喜歡老北京豆汁、炒肝那些接地氣的傳統食物,——『現在年輕人根本喝不了這些東西』。

他不太愛上網,也不愛打遊戲,『我希望我的生活能多一點原始的東西,可以身體力行地去做一些事情,而不是通過打電話、點擊滑鼠就可以完成的事。這種虛擬的交流也很彆扭。』

這一次,張一山跑到義大利拍攝《山外有山》寫真集,他坐在巴士的最後一排,從羅馬的天使堡到托斯卡納的半山球場的途中,突然攝影師LiangZi的攜帶型音箱里傳出李宗盛的聲音。

張一山跟著唱到「越過山丘才知道你在等候」的那一刻,他才明白這一次的拍攝可能真不算工作,而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旅行,能夠實現經紀人張山最開始給他的承諾——重溫自由

張一山迷戀自由,「自由啊自由,若為自由故,幹啥我都行」,小時候北京衚衕的生活讓他覺得生活好自由。

他出生長大在北京西城區的衚衕里,小時候沒事就和朋友同學在衚衕里穿梭打鬧,去各家串門蹭吃蹭喝。

那個時候張一山覺得,衚衕就是他的天地,裡頭的大爺大媽他都認識,身邊沒有壞人。作為孩子在這裡,他覺得安全自在,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

他不愛旅行。他戀家,熱愛北京,他覺得義大利挺好的,但是哪裡都沒有家好。只是因為「演員」這個身份,曾經給予過他最大自由、最為熟悉的北京,很難再能提供他撒開了歡的自由體驗。

托斯卡納的異域美景在張一山強大的北京小爺的氣場上也弱了下去,他將所到之處再次變成了那個最懷念的衚衕天地。

他和自己最好的兄弟張山、楊光、魯天地(也是同事)在梵蒂岡廣場上打鬧,在泳池裡打水球打到別人不敢下池,在酒店的草地上摔跤,一切就像當年張一山屁顛屁顛地跟在堂哥堂姐和一溜小夥伴後面、無拘無束地在衚衕里穿梭那樣,自由輕鬆。

他心裡不僅住著一個念舊的老人

還有一個天真的孩子

他心裡不僅住著一個念舊的老人,還有一個天真的孩子。而這個老人和孩子的存在,怎麼也繞不開北京這座城市。

張一山說,北京塑造了他整個人。北京的氣質,讓他感受到了一種寵辱不驚,而北京爺們的處事智慧,也讓他特別講兄弟義氣。

張一山15歲認識了張山、楊光、魯天地,他們天天在一起工作,參與彼此的生活。11年來,張一山從童星到北京電影學院的學生,再到24歲時拍攝的《餘罪》重新被大眾所熟悉,「我的經歷時好時壞,但他們都跟我在一起。我們四個人,都是非常知足的人。」

「我覺得人這一輩子,能有三五知己,就是人生一大幸事,我有這仨兒,我太開心了,沒有人能夠取代他們在我心裡的位置。」

對張一山來說,情義和責任是最重要,只要認定了,那就是大半輩子的事。

儘管張一山作為北京小爺的形象,在大眾的心裡帶有些混不吝,但是張一山說,「我覺得我真沒有青春叛逆期」。

張一山在很傳統的中國式棍棒教育下長大,小時候皮歸皮,卻是一個沒什麼脾氣的人,從小到大沒和人吵過架,是一個聽父母話的孩子。

「我覺得和父母關係非常好,像朋友一樣,越大越像,他們對我管得很傳統、很嚴格。我真沒啥叛逆期,父母說的一些東西我也挺認可的,所以也會按照他們的做。」

演戲之外,張一山更願意在家待著,和父母一起吃飯,陪父母參加飯局。他喜歡聽父母聊他們那個年代的事情、聊不同工作領域裡自己沒經歷的事情,這些對於張一山來說,既是演員塑造角色時的經驗積累,也是一種人生財富的獲得。

他在很多場合都強調過父母對他的影響,他覺得自己就是父母的作品,為人處世、人生選擇等等,一點一滴都和父母有關係。

這次寫真集里,有張一山父親的題字:常懷感恩,看淡一切,對人謙恭,甘居後人;國有棟樑大愛無江,爾乃嫩草小愛紛芳。張一山說,這裡頭的每一個字,都是父親從小到大對他的教育。

在父母的影響下,張一山的性格有著謙遜的成分。在過去的採訪里,他經常提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這句老話,對於世界的看法是,「永遠都有比你好比你強的人」。

而對於想演什麼樣的角色,他也說,「我都可以,但是都沒有把握說能把他們演好,對自己永遠是比較忐忑和懷疑的」。

父母和朋友,還有他獨有的北京衚衕記憶,這些人和事讓張一山覺得安全,覺得可以在浮躁的娛樂圈裡保持謙遜平和的同時,有著自己的一份知足。

??

城畫君問張一山

1 // 你不愛旅行,那這次為什麼會同意到義大利拍攝寫真?

我最開始是拒絕的。我本身不愛拍照,也不會擺造型,一有空就想回家待著。

但是我同事跟我說,這一次的拍攝會很寫實、很自然,讓我就當去玩的。我的經紀人張山還說可以重溫自由,我就同意了。所以整個片子出來,是讓人感覺很輕鬆的。

2 // 你如此懷念小時候的衚衕生活,你覺得現在的北京衚衕和以前一樣嗎?

我說實話,現在不一樣了。拿衚衕里的孩子們來說,現在他們都比較封閉自我,喜歡拿著手機對著電腦交流,我不太喜歡這種感覺。

當然我也不是老派的人,社會在發展、在進步,所以人的生活方式也會改變的,這是肯定的。

3 // 你在《山外有山》的紀錄片里說自己「越有期待,越會失望,過好當下比較重要」,這種心態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呢?

我也不知道,自己慢慢悟出來的吧。最近這一年我也慢慢長大了,可能以前想過但不會說,但現在會用語言表達出來了。

4 // 父母對你的影響主要在哪些方面?

我父親是比較宏觀的影響,主要是思想上的教育。我母親是生活日常對我的囑咐。我媽媽常常對我說一定要做個好人,她很傳統。母親嘛,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健康開心就OK了,至於有多大成就的期待,真的沒有。

以上內容節選自《城市畫報》5月刊

《張一山:我不叛逆,還很念舊》

新刊內頁搶先看

GIF

福 利 來 了

想讀關於張一山的更多故事?

那快把《城市畫報》新刊帶回家吧!

隨刊附贈張一山的獨家珍藏海報!

大海報規格:370X520mm

材質:157克銅版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ITYZINE 的精彩文章:

各位男士,請熟讀並背誦這本「直男攝影保命指南」
我問大家聽過最奇葩的分手理由,結果他們說了三天三夜

TAG:CITYZ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