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蒼山地名起源之一——皇路的傳說

蒼山地名起源之一——皇路的傳說

蒼山縣三合鄉的西半部,由南向北一拉溜有13個皇路,分別叫做栗皇路、呂皇路、大吳皇路、小吳皇路、任皇路、邱皇路、邵皇路、李皇路、劉皇路、楊皇路、王皇 路、徐皇路、趙皇路。原先有18個皇路,如今剩下13個,少了的5個是:田皇路、姬皇路、曾皇路、馬皇路、柳皇路。田皇路由於田姓人家越來越少,清朝末年 改名為雙廟後;姬皇路跟邱皇路合併了;曾皇路原先是大思想家曾子的故鄉,現在還住著曾子的後代,跟李皇路合併了;馬皇路由於會寶嶺水庫庫區搬遷,變成了現 在的新村;柳皇路由於跟劉皇路幾乎同音,叫了不長時間就改名叫劉庄了。

要說皇路這一帶,那是相當有名,連北京上海天南地北都知道一拉溜 18個皇路。這一帶土地太肥了,撒上種子就長糧食,旱澇保收,歷朝歷代沒鬧過饑荒。這一帶流傳一句俗語:南京到北京不如皇路到興明,可見這一帶土地有多肥。

18個皇路的中心是大吳皇路,也就是說大吳皇路庄最大,人口最多。

為什麼18個庄都叫「皇路」這個怪名字呢?這裡邊還真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話說清朝乾隆年間,宰相劉鏞劉羅鍋又被貶官回家,在家閑著無事,便到蒼山劉皇路尋親。劉皇路這個「劉」是漢末時期從山西「爪子」搬到這裡的,當時從山西往 山東搬的時候,一共兩支人:蒼山劉皇路的老祖是老大,濟南劉鏞的老祖是老二。劉鏞來到劉皇路就算到了家,可劉皇路的劉姓人家沒敢認親,因為劉鏞正被貶著, 怕被株連罪名。雖沒有認親,劉鏞也住了下來,拜謁了大思想家荀子的墓,還參觀了大思想家曾子故里以及經學家匡衡鑿壁偷光處。順便說一下,劉鏞宰相可不是羅 鍋子,相貌堂堂,一表人才,那是六王爺之女看上他以後,他不想願意故意裝羅鍋子,後來便傳說他是羅鍋子。你想他要是羅鍋子哪能當上宰相,封建科舉制度對相 貌要求是相當嚴格的。

一日,乾隆爺在金鑾殿上打盹,忽然想起多日不見的劉鏞,他對劉鏞的真才實學、為民請命的做法、治國平天下的韜略是非常讚賞的,派快馬一直找到濟南也沒有找到。後來聽說劉鏞是到蒼山尋親了,乾隆爺便又動了再下江南的心思,於是帶著隨從太監來到了蒼山。

蒼山大地上多處留下了乾隆爺的足跡。迷龍——— 傳說乾隆爺走到此地迷了路,所以後來村名就叫迷龍;縣城北「龍衣庄」——— 傳說乾隆爺走到此地熱了,脫了一件衣服,後來便命名為「龍衣庄」;南橋鎮的前十步村後十步村(石埠)——— 傳說乾隆爺走到「糖稀湖」里去了,前走十步走不出來,後走十步走不出來,所以後來用「十步」給村子命名;文峰山東南石龍山,傳說是乾隆爺親自給起的名字。

乾隆爺從石龍山奔西泇河,上船後順著泇河支流經向城到興明來到了皇路一帶。

這條西泇河的支流原來又寬又大,跟西泇河差不多,行得了大官船、運糧船,18個皇路都在河兩岸。這條河歷經世事滄桑,現在變窄變小了,但仍清流不斷,一直南到汶河,直通京杭大運河。乾隆爺坐在船上,一邊瀏覽水色山光,一邊尋找劉鏞。

在劉皇路西南、李皇路東北,有一個大水池子,十幾畝一大片,裡面種滿了蓮藕。時值夏天,蓮花盛開,白蓮、紅蓮千嬌百媚,乾隆爺見了,甚是欣喜,便駕船一頭扎進了蓮花池。

乾隆爺欣賞著美不勝收的蓮花,心情大好,興正濃時,恰遇一女子駕船採蓮。只見這女子面似紅蓮,白衣綠褲,楊柳細腰,真乃天女下凡。天下人都知道乾隆爺本一 風流天子,見如此貌美女子,不可不見,便叫人招致前來,女子跟乾隆爺對面一見,見乾隆爺沒安好心,便駕船逃去,乾隆爺急追。

蓮花叢中,七扭八拐,女子不見了。

乾隆爺便在此地微服私訪,一邊尋找劉羅鍋,一邊尋找那位美若天仙的女子,但哪裡還能找得到。

這便是皇路一帶的一段美麗的傳說——— 皇路皇路,乾隆皇帝走過的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乾隆這兒子,舉止輕浮好酒色,結果活87歲,死後8年鴉片戰爭爆發
乾隆口渴吃西瓜,瓜農多一句話,遭殺身之禍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