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包拯一生鐵面無私,得罪了不少當朝權貴,為何卻能26年升遷27次?

包拯一生鐵面無私,得罪了不少當朝權貴,為何卻能26年升遷27次?

包拯,世人又稱之為包青天,從名字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大清官。北宋時,包拯歷任三司戶部判官、御史中丞、龍圖閣直學士等職,為官清廉,斷案無數,敢於犯顏直諫,在得到了很高聲望的同時,也得罪了不少當朝權貴,受到多次攻訐。

然而,令人感到驚奇的是,雖屢被當朝權貴們構陷,包拯卻始終屹立不倒,即使因失誤被追責,每次都很快重新陞官。他一生為官26年居然升遷了27次,是名副其實的官場「常青樹」。包拯的這種經歷,不僅在北宋時期極其罕見,就在中國歷史上也十分稀有。那麼,如此神奇的歷程,包拯是如何做到的呢?

看過電視劇《包青天》的都知道,包拯做事的時候,不僅不怕得罪王公大臣,甚至對皇帝也毫不客氣。包拯在擔任御史中丞時,宋仁宗想給自己的老丈人封個官噹噹,包拯一點面子都沒給他,將皇帝數落的一無是處,唾沫星子噴了宋仁宗一臉。《包拯年譜》中記載原文:「反覆數百,音吐憤激,唾濺帝面」。就這樣,宋仁宗愣是沒有發怒。

宋仁宗對包拯如此寬厚的緣由,來自於包拯的一次諫議。立太子時,宋仁宗一直舉棋不定,以致太子位置一直空缺。包拯出於後宮穩定考慮,多次上書要求明確太子之位。宋仁宗煩了,怒問包拯:你說,到底立誰當太子?包拯不卑不亢,對宋仁宗說:諫議皇上立太子,不是為了自己,我已經60多歲了,而且沒有孩子,一無所圖,如果皇上因為此事惱怒,盡可以殺了我。一番慷慨陳詞下來,將宋仁宗感動的稀里嘩啦,後來便視包拯為大忠之臣,甚是愛戴有加。

如此以來,包拯便在皇帝面前站穩了腳跟。但如果認為包拯的際遇,就是因為有皇帝信任這麼簡單,那就錯了。在一個複雜的官場中,主要領導的賞識和信任固然重要,但一旦成為孤家寡人,下場同樣可悲。

包拯的聰明之處就在於,他不僅有皇帝這個大靠山,而且背後還團結著強大的集團後盾。據記載,包拯是天聖五年的進士出身,同一批次提干為官的一共有1400多人。這些人中,後來僅做到宰相的就有2人,做到封疆大吏的就有7人,其他各個部門的高官更是數不勝數。在當時,這1400多人幾乎都視彼此為同一陣營,相互之間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和互動,勢力十分龐大。而包拯也十分注重與這些同年溝通交往,尤其和時任宰相文彥博的關係最好。

包拯不僅和文彥博是同年,而且是世交,可以說包拯能夠擔任御史中丞這個職務,與文彥博的大力舉薦密不可分。後來,包拯還在文彥博的支持下,將掌管財政大權的三司使張方平拉下了馬,自己取而代之。同年們支持包拯,包拯在工作中也支持他們。《包拯集》中記載的包拯彈劾批判的北宋官員共有55人,其中僅有2個天聖五年的進士。難道天聖五年這1400多個進士都是清官賢臣?顯然並非如此,而是包拯出於同年之誼,留有餘地罷了。

綜上所述,包拯為官26年,能夠連續升遷27次,除了皇帝的信任外,還得益於同年們的大力支持。換句話說,就是包拯在得罪權貴的同時,又知道怎麼保護自己。如此以來,他才能一展胸中抱負,留下千古美名。同時,又不為宵小所害,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光粉碎機 的精彩文章:

她不是魯迅的妻子,卻是魯迅獨子的母親,建國後官至副主席
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國共「戰神」的一次較量,令蔣介石很痛心

TAG:時光粉碎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