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曹操打了半輩子才三分天下,劉邦李淵不到七年就統一,差別在這

曹操打了半輩子才三分天下,劉邦李淵不到七年就統一,差別在這

古往今來各路梟雄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時勢造就英雄,但是時勢也能毀掉英雄。

我們在分析一個歷史人物的時候不只是看他本身,我們還要把我們的著眼點放入到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因素。

劉邦與李淵二人之所以可以崛起那是因為他們正好碰上了政權更替的關頭,他們當時所處的政治制度已經土崩瓦解,而新的政權即將破土而出。劉邦所處的歷史時期是秦與漢二朝相承接的關頭,項羽的失敗也意味著六國貴族分崩離析,而劉邦只需要往這頭將死的駱駝上再添一根稻草。

這樣一來,劉邦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坐享秦始皇的辛苦成果,還可以實行自己的政治體制,就壓力而言他就比曹操輕鬆的多。

李淵的情況與劉邦也大同小異,會被後人所詬病的事情楊廣都已經做了,此時的楊廣就是一個殘暴的昏君。而楊廣穩固下來的局面,李淵直接接手就可以了而且還落得一個明君的稱號,到了他的兒子李世民就更輕鬆了。

曹操與這二人比起來,根本就不在一個難度層次上面。

曹操所處的歷史時期,在東漢末年,這個時期諸侯割據豪強各霸一方,曹操所面對的只有衰敗的景象。

曹操與當時的門閥士族相比,他沒有足夠的政治資本,包括錢,軍隊,號召力一概沒有。作為寒門代表的他,無疑是孤立無援的。縱然他將士族子弟拉近了他的陣營,又扶持寒門與豪族相對抗,可他還是改變不了他的出身。

將曹操與袁紹放在一起,曹操的出身就遠遠不如袁紹。在當時的門閥制度下,一個人最大的政治資本就是他的出身,這一問題是曹操怎麼樣也不可能避免的。換句話說,如果曹操出生於門閥士族,以他的能力想要統一天下那就變得非常容易了。正是因為他不是這樣的出身,所以他始終沒有辦法對各個地方實行完全的集權控制。

而在曹丕登基為帝的前後那段時間,它所採用的九品官人法,則表現出了對這個時代的妥協。

所以由此可知曹操面臨的都是些什麼問題,他的阻力是這個時代所有的豪門望族與門閥士族,而他所處的社會又是混亂衰敗的。無論他有再強大的能力,都像是逆水行舟,將劉邦和李淵所面對的局面與曹操相比,那是簡直不夠看的。

毛澤東也曾誇讚過曹操,其實這是一種變相的對自己的評價,因為他的出身和曹操十分相同。但曹操即使面對這樣的局面與情況,也拿下了三分天下,他已經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茶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嘉慶要殺和珅時,和珅拿出乾隆的密旨保命:三個字,和珅看後嚇傻
在華夏歷史上消失的民族:幾百年後統治西方,卻仍不敢重回華夏

TAG:品茶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