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頭條「低俗」「涉黃」,給錢也看不下去

頭條「低俗」「涉黃」,給錢也看不下去

全文2106個字,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提到「頭條」,大家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應該都是「今日頭條」,和抖音、內涵段子一家的那個。

但在三四五線城市,問一個大媽,她可能會說是「趣頭條」。

趣頭條?什麼鬼?今日頭條家的嗎?

非也非也,基哥有一句話形容的很精髓——資訊類的拼多多。

拼多多是什麼貨色大家都明白,趣頭條也好不到哪去。作為一個新聞資訊類 APP:

內容基本是垃圾,養生八卦還涉黃;用戶全靠拉人頭,打著傳銷的擦邊球;吃著帶血的饅頭,收集隱私它最溜。

趣頭條比拼多多更厲害,拼多多吸引用戶去花錢,趣頭條吸引用戶去賺錢,靠著這個方式潛入到我們身邊。

賺錢,一個新聞資訊類 APP 怎麼賺錢?

看文章能賺錢

沒錯,在趣頭條里,每看一篇文章,都會有金幣獎勵,金幣積攢到一定程度,就能換成零錢去提現。

不過,看文章的收益有點低,過了新手期後,差不多要閱讀8個多小時新聞,或者看近17個小時視頻,才能掙到1塊錢。

這就沒什麼吸引力了,趣頭條也明白,所以推出了一個殺手鐧——師徒體系。

收徒弟也能賺錢

首次收徒(邀請新用戶)2位即可賺20元,之後每邀請一個可賺8元,徒弟每天的閱讀評論行為,師傅也能獲得相應的獎勵。

其它的簽到、答題、分享到朋友圈,也是有獎勵的。現在想想,朋友圈裡那麼多垃圾文章,少不了趣頭條推波助瀾。

以為這就完了?前段時間趣頭條又弄了一個組團收徒,新的規則賺的更多。

師傅收了徒弟可以賺錢,徒弟收了徒孫師傅也能賺錢,2元一個。而且徒弟收得越多,每新增一個徒弟的獎勵也越高。

師徒2人團時,獎勵6元;12人團時,獎勵72元;最高6000人團,可獲得獎勵7.2萬元。

為了激勵用戶努力收徒,趣頭條還有一個收入排行榜,分為周排行和總排行,最高的已經賺了9萬多。

榜上諸位真乃神人也

只是這組團收徒——拉人頭、一變二二變四四變八,師傅還能從徒弟、徒孫處獲得收益。怎麼越看越不對味,越看越像傳銷。

趣頭條聰明就聰明在這兒。

在我國法律中,構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要件之一為: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

趣頭條收徒返利的行為,並未「騙取財物」,徒子徒孫們也沒有財產損失,損失的只是時間。

法律並沒有將「時間成本」納入「財物」中。趣頭條雖然用了「傳銷」組織的架構,但並未觸及紅線。

其實,這玩意也不是第一次見了,記得盛大嗎?搞傳奇的那個。他家就是最先搞「師徒體系」這一套的。

趣頭條的創始人譚思亮,就是當年盛大在線開放平台的總監,「師出名門」能玩不溜嗎?

趣頭條創始人譚思亮

如果真想要去褥趣頭條的羊毛,恐怕這算盤要打錯了。

徒弟收好了,錢總得提現吧!問題來了,提現審核不通過、以及莫名被封殺的用戶非常多。

百度搜索「趣頭條 封號」,可以搜索到161萬個鏈接,足見封號現象之普遍。

不服氣要去申訴?趣頭條給的理由,看都看不懂。

一分錢不花,就白賺這麼多用戶,美滋滋;趣頭條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這樣的用戶越多,趣頭條的成本也就越低。

知乎有個用戶道出了真相:

至於排行榜上的那些,可能和在天朝中了500萬的是一群人吧。

趣頭條很年輕,16年才成立,一出生就受資本熱捧。也很爭氣,成立不到兩年,已經有7000萬註冊用戶。

今年三月還獲得了2億美元 Pre-IPO 輪融資,由騰訊領投,整投後估值16億美元,妥妥的獨角獸公司,預計最快今年在美國 IPO。

它的用戶很有意思,作為新聞資訊類 APP,與今日頭條重疊度只有20%,但和拼多多重疊度在60%以上。

用戶結構三線以下城市的居多,女性佔到近7成,40歲以上的佔到35%,有閑時,樂於分享,不擅用互聯網。

有網友表示:父母天天沉迷趣頭條,看文章、收徒弟玩的不亦樂乎,自己也被拉去做徒弟,沒幫忙分享拉人頭還被嫌棄。

用趣頭條看新聞資訊,既能賺錢,又能打發時間。就讓父母去折騰也沒什麼。

但問題就出在新聞資訊上,趣頭條把精力都放在「收徒」上,內容就呵呵了;

多以養生貼士、明顯八卦、風水解夢為主,全是一些毫無營養沒有依據的假新聞。

「人生不得不提的30個忠告」「可怕!這種水果吃多了竟然會」......

我們看了當然不會信,然而父母就不一定了,還記得早些年微信里被養生文支配的恐懼嗎?

甚至還有摻雜涉黃淫穢的內容,以露骨語言大打擦邊球。

現在趣頭條成了「垃圾資訊」的聚集地,和拼多多一起,荼毒著三四五線城市的人們。

隨著趣頭條的一步步壯大,今日頭條等平台也開始推行閱讀獎勵、拉人頭的方法。

把資金放在拉人頭上,對創作者的獎勵自然就少了,內容質量也就要下降不少;

劣幣驅逐良幣,可能以後我們都要只有這些垃圾文章看了。

老祖宗說過:步子跨大了容易扯著那啥。

這不,趣頭條就扯著了。近日,趣頭條等新聞資訊類 APP,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

後面內容直接點名趣頭條

內涵段子還沒涼透,就敢頂風作案,這次被人民日報點名,下次估計就是監管部門的整治了。

最後也給那些在趣頭條上「賺錢」的用戶一個忠告。

不要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今天小魚在註冊趣頭條時,發現它自動讀取簡訊驗證碼。然而我並沒有給趣頭條任何許可權,這種情況我第一次見。

這還是看得到的,看不到的地方趣頭條又收集了多少隱私?

根據 Facebook 的教訓,我們的信息泄露了,身邊親朋好友的信息恐怕也都泄露了。

那些幾毛幾塊的獎勵,你拿到了笑嘻嘻,趣頭條拿到你的隱私,也是笑嘻嘻,有這麼多數據,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END——

iPhone隱藏八倍鏡!

吃雞竟然這麼容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早發車 的精彩文章:

愛運動的人絕對不會錯過這款高科技冷感毛巾,一秒降溫,讓你爽滑冰涼一夏
好手機門門都得A,榮耀千元新機有7A

TAG:科技早發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