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前提性理論反思:馬克思主義美學的哲學基礎問題

前提性理論反思:馬克思主義美學的哲學基礎問題

本文系精簡版,原文刊於

《南京社會科學》2018年第4

讀者可在此文末點擊

作者宋偉

東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導

摘 要 長期以來,美學的哲學基礎問題始終作為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中備受關注且充滿爭執的議題。美學研究中的若干重大分歧表明,對馬克思哲學的不同闡釋與理解,勢必會導致不同的美學理論建構。因此,如何理解馬克思哲學的理論實質與精神內涵,就成為當代美學理論建構中具有前提性意義的理論問題。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突破以往相對固定的闡釋模式與理論框架,重新闡釋馬克思哲學的思想史意義,進而重新闡釋馬克思美學的理論實質和精神旨趣。

美學研究中的若干重大分歧表明,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不同理解,或者說立足於不同視域中的馬克思哲學闡釋與理解,勢必會導致對美學或藝術哲學的不同闡釋與理解,而建基於不同的哲學理論基礎和不同的哲學研究方法也勢必會導致不同的美學理論建構,導致對藝術審美諸問題的不同闡釋與理解。因此,如何理解馬克思哲學的理論實質與精神內涵,就成為當代馬克思主義美學理論建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前提性與關鍵性的理論題域。

1

前提性理論問題:

馬克思美學與哲學的特殊關聯性

眾所周知,馬克思承繼了德國古典哲學或美學的理論傳統,注重從哲學角度闡發美學或將美學作為其哲學思想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因而,把握馬克思哲學的理論實質並將對其美學的理解建立於哲學基礎之上,就顯得越發重要和關鍵了。顯而易見的是,馬克思首先是一位思想家,而對於一個思想家或哲學家來說,僅僅了解其美學思想只可能得到片面孤立的隻言片語,而難以把捉到真正的精神實質。這是因為,馬克思的美學和藝術理論始終是其整體思想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對於文學藝術相關問題的論述也多是作為其思想闡發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只有對其思想有一個整體系統的了解,才可能完整地領會其美學思想的內在精神意涵。

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盧卡契在《馬克思恩格斯美學論文集引言》一文中寫道:「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藝論文有著很特別的形式。」與盧卡契的觀點一致,曾經與盧卡契共同整理馬克思美學文獻的里夫希茨也認為:「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藝術思想儘管內涵十分豐富,而且同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放眼世界的歷史觀有著密切的聯繫,卻沒有受到人們的注意。」此外,站在馬克思主義陣營之外的美國文藝批評家韋勒克也持有類似的觀點,他說:「馬克思關於文學的散見各處的評論即使談不上是完整的文學理論,但是卻不乏連貫性;這些評論是由一種總的歷史哲學連結在一起的,可以看出發展的過程。」按照盧卡契、里夫希茨和韋勒克的理解,只有將諸多散見的看似不成體系的美學和文學藝術評論與馬克思哲學的總體性思想連結起來,馬克思美學的精神實質和內在意蘊,才可能被完整地呈現出來。

毋庸諱言,馬克思並不是一個專業意義上的美學家,他沒有寫過系統地論述審美與藝術的著作,因而,我們說馬克思在美學領域的開創性意義,主要是指馬克思所開闢的一種新的思想方式,也正是在這種新的思想方式的哲學奠基之上,馬克思主義美學才得以建立並不斷發展。也就是說,馬克思主義美學的這一特徵決定了對其進行研究和闡釋就應該首先了解馬克思哲學的總體性特徵,因為,只有深入地理解馬克思哲學及其完整的思想體系,並將美學作為這一總體性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才可能真正地理解和闡明馬克思美學的精神實質和內在旨趣。

2

形而上學的改寫:

傳統闡釋模式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

美學的哲學基礎問題關涉到如何完整和正確地理解馬克思哲學的問題,因而要探討馬克思美學的哲學基礎,首先要做的前提性工作是,突破傳統理論闡釋模式的閾限,完整地掌握和理解馬克思哲學的核心和主題,進而深入地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真正理論意涵和精神實質。

我們認為,應該從西方形而上學發展的內在邏輯看馬克思哲學變革的重大意義以及這一變革在突破西方形而上學的內在邏輯後所開啟的新的哲學思維方式。回望現代西方哲學發展嬗變的歷史,馬克思宣布形而上學的終結具有開啟嶄新哲學思想範式的革命性意義。青年馬克思在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中即已肇動了對西方傳統形而上學的清算,而且,對於這一哲學清算的思想史意義,我們不應從狹隘的意義上去理解,也就是說不應僅僅將其理解為是對黑格爾這一具體哲學的清算,而應該將其理解為是對全部或整個西方傳統形而上學的清算,即對西方傳統的一般形而上學的徹底清算。只有在這一理解的視域中,才能夠真正凸顯馬克思對傳統形而上學批判的革命性意義。需要指出的是,由於傳統形而上學思想的堅固性,致使人們很難從傳統哲學終結的意義上來理解和把握馬克思的哲學革命,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將馬克思哲學重新納入傳統形而上學哲學的框架之中。從本體論上,將馬克思哲學闡釋為物質本體論;從認識論上,將馬克思哲學還原為現實的反映,使之退化為一種實證化、科學化的非批判性哲學,從而導致馬克思哲學的理論內涵及其方法論意義始終處於被遮蔽的狀態之中。

在諸多對馬克思哲學的形而上學改寫中,以蘇聯官方教科書馬克思主義哲學最為典型。所謂官方教科書式馬克思主義——實質上也就是再度形而上學化後的哲學。正是在這一對馬克思哲學的倒退式的形而上學改寫中,馬克思主義的闡釋與理解已然倒退到近代形而上學的傳統中去了,馬克思哲學革命被再度納入西方傳統形而上學的框架或範式之中。或者說,形而上學改寫遮蔽了馬克思的本真面目,其顛覆終結傳統形而上學的革命性意義因而始終處於被遮蔽的狀態。

從20世紀50年代的美學大討論到80年代的美學熱,關於馬克思主義美學的哲學基礎問題始終構成論爭的熱點議題。中國美學界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解以及對馬克思主義美學的哲學基礎問題的探討,也基本上圍繞「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這一主導理解模式而展開。而且,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這兩者之間,更為強調和突出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或反映論的優先主導原則。較早意識到必須突破認識論或反映論主導模式的是朱光潛先生。在1957年,朱光潛發表了《論美是客觀與主觀的統一》,對將美學研究的哲學基礎建立於認識論之上提出了質疑。他說:「我們應該提出一個對美學是根本性的問題:應不應該把美學看成只是一種認識論?」從哲學思維方式上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哲學基礎問題經歷了一個從認識論、反映論轉向實踐論、生存論的一個過程。這一哲學基礎的改變,不僅帶來了馬克思美學的重新解讀,而且還帶來了以往固定僵化的馬克思主義主導理解模式的改變。

眾所周知,作為開啟現代哲學革命性變革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充滿理論活力,就在於其自身具有辯證開放多維的思想品格,而並非一個封閉固定的形而上學體系。作為一種頑固的理論思維方式和知識形態,蘇聯模式的馬克思主義寄生或根植於近代形而上學的思想傳統之中,因此,破解西方近代形而上學的層層迷霧,進而祛除蘇聯模式對馬克思主義的長期遮蔽,就構成了當代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題中應有之義。

3

美學的哲學奠基:

馬克思美學的實踐生存論意蘊

與傳統的形而上學家不同,馬克思對人的本質或人的生存境遇的思考,始終建立在實踐的觀點之上。傳統形而上學將人理解為抽象的精神的存在,而馬克思則從現實的感性活動即生產實踐活動出發理解人,從而描述人的生存境況,揭示人的存在方式的本源性秘密。馬克思將人類的感性實踐活動作為存在論之前提,開啟了具有後形而上學理論旨趣的實踐生存論維度,不僅克服了傳統本體論的先驗抽象性,同時也彌合了主客分離的傳統認識論鴻溝,從而完成了闡釋世界與改造世界——理論與實踐的統一,使哲學走出了形而上學的泥潭,回歸感性的社會生活實踐。因此,應該從實踐生存論的視域出發,理解馬克思哲學的精神實質,進而理解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生存論意蘊。

以本體論追問為基礎的傳統認識論哲學,預設了主體與客體、主觀與客觀的兩元對立分離,通常我們稱之為主客二分的兩元論立場。這種兩元論哲學認為存在著一個與人無關的純粹的客觀實在世界,人憑藉主觀的意識或理性精神能夠反映或認識客觀的外在世界。按照這種主客關係式,長期以來,哲學的主要問題就成了物質與意識誰是第一性的問題,哲學史就成了唯物論和唯心論的爭鬥史;美學的主要問題就成了美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追問。在這種追問中,藝術審美的生存性意蘊被沉重的客體(物質實體)和蒼白的主體(理性邏輯)切刈分割開來。「美是什麼」或「美的本質」構成傳統美學的基礎和核心命題。從柏拉圖提出「美本身」的追問,到黑格爾「美是現念的感性顯現」,都是從本體論、本質論、認識論的角度去尋找美之所以為美的本質,我們可以將這種美學稱之為一種建立在傳統形而上學立場上的美學。主張美是主觀的也好,主張美是客觀的也好,其實質上都是一種「見物不見人」的美學,因為,從審美生存論的角度看,這種主客二分的知識論立場,並非人的生存境遇的本真尋找,並非人的生存意義的本源回歸;反而是人的生存境遇的分裂,是人的生存意義的遮蔽。

從馬克思的實踐生存論視域看,只有理解和把握人的生存實踐方式,才可能理解和領會藝術審美的真正奧秘。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指出:「一個種的全部特性、種的類特性就在於生命活動的性質,而人的類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覺的活動。」在這一改變世界的實踐活動中,藝術審美活動作為現實的感性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內在於人類的生產實踐活動之中,而不是一種外在於實踐活動的文化自律系統。因此,與傳統的形而上學家不同,馬克思對人的存在及其命運的思考,始終建立在現實的、感性的實踐觀點的基礎之上。

傳統形而上學將世界理解為抽象的「精神」或抽象的「物質」存在,而馬克思則從現實的感性的對象性活動即生產實踐活動出發來理解世界及其人的存在,從而描述人的生存境況,揭示人的存在方式的本源性秘密。從存在論視域出發來理解物質生產活動,與從反映認識論出發來理解生產實踐不同,也與從實用經濟學觀點出發來理解生產實踐不同,其實質的區別在於,它始終關注人的本質、人的生存境遇和人的存在方式,把人的生產實踐活動視為感性的現實的對象性的生命活動。馬克思對黑格爾的觀點進行了辯證的改造,把勞動從抽象的精神世界還原到現實的感性世界之中,通過對人的感性的對象性實踐活動,即生產實踐活動的分析,揭示了人之生存的存在論本源。人之存在的前提是通過感性的對象性實踐活動以達成需要的滿足,因此人可以被規定為作為生產者的存在者,或者說,人這一實踐主體之「此在」狀態乃是作為生產者而此在生存著的「存在」。正是通過生產實踐活動,人確證自己成為一種自我創造的主體性存在。

藝術創造的是一個全面完整的屬人世界。馬克思認為,克服掉異化勞動狀態,真正的勞動應該是人類的「內在的必然的需要」,而不是「外在的、偶然的需要」。「我的勞動是自由的生命表現,因此是生活的享受。……因此,我在勞動中肯定了自己的個人生命,從而也就肯定了我的個性的特點。勞動是我真正的、活動的所有。」藝術審美活動是一種自由創造活動。人類進行美的欣賞和藝術的創作,實際上也就是自由的體驗。自由是指人類在改造世界、創造世界的實踐活動中,通過對異己的客觀必然規律性的認識與駕馭,將自在之物改造為自為之物,從而達到的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只有在人類物質生產實踐不斷發展的基礎上,人類才能夠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把自在之物變成為我之物。馬克思始終關注人的生存境遇和人的存在方式,深刻地分析與批判了人的異化的生存狀況,致力於探尋人類自由與解放的道路。因此,從實踐生存論視域出發,才可能真正理解馬克思哲學革命的精神實質,進而理解馬克思實踐美學的生存論意蘊。正是通過對生產實踐活動的生存論把握,我們才可能本質地描述人的生存境遇,探詢人的存在方式,解答人的存在之謎,解答藝術審美之謎。

《南京社會科學》

唯一官方微信平台

GIF

責 編 | 青末

美 編 | 雲 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京社會科學 的精彩文章:

重構傳播的權力:平台新聞業的崛起、挑戰與省思

TAG:南京社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