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文看懂雷軍系投資的「三駕馬車」

一文看懂雷軍系投資的「三駕馬車」

如果不出意外,小米最快將在今年6月份掛牌上市。上一次雷軍站在港交所的大門前,還是2007年。他帶領的金山經過多次的艱難探索,最後終於憑藉網遊業務邁入資本市場。兩個月後他就從金山離職。

11年後的小米上市要順利得多。過去,雷軍在多個公開場合都表示小米沒有上市計劃。去年11月,他終於鬆口,說「會在業務比較舒服的時候IPO。」

很多媒體在今日的報道中都會回顧雷軍在金山的經歷。他是如今一眾大佬中最先有所成就的,一畢業就進了金山,沒幾年就做到總經理級別,開著桑塔納自豪地駛在中關村大街上。

但鮮有人提及雷軍的另一個身份:投資人。

順為創業、順為資本及小米科技是推動雷軍投資版圖不斷擴大的三駕馬車。其中,順為創業及順為資本更偏向於財務投資方面,而小米科技則更多會選擇對自身具有戰略價值的企業投資。

「雷軍系」的初始版圖

雷軍幾乎是中國最早一批的天使投資人之一,早在金山工作期間就開始了個人投資,後來他專門建立了自己的投資平台「順為創業」,投資了不少明星企業。

雷軍的第一筆天使投資是在2004年,他的朋友孫陶然當時準備創業,雷軍和聯想共同給拉卡拉投了200萬美元,雷軍個人出資415萬元。現在拉卡拉估值已經百億。

這也是雷軍天使投資的成名戰。此後雷軍在天使投資領域一發不可收拾,在創辦小米之前,天使投資人一度是雷軍身上最顯著的標籤。

他投過的企業包括歡聚時代、UC、卓越網、凡客誠品等多個知名企業,甚至部分企業的估值已經超過雷軍的老東家金山,這些投資奠定了「雷軍系」的初始版圖。

2005年,雷軍給了歡聚時代(前身為多玩)100萬美元天使融資,7年後歡聚時代在納斯達克上市,按開盤價計算,雷軍獲得112倍的賬面回報。第二年,雷軍400萬元投資UC,2014年阿里巴巴收購UC,雷軍回報超千倍。

根據IT桔子數據顯示,雷軍-順為創業一共投資了約31家公司,其中,有25家集中在天使輪。投資方向集中於出行、文娛及電子商務等。

順為創業在2013年之後投資節奏放緩,2014年僅完成3筆投資,此後再無動作。

在知乎上,有人發起提問「雷軍都投資過哪些公司」,有位網友回答說:「他投資的項目比較難完整統計,據說他當初投過幾家草根站長做的 FreeWap 站,後來死的差不多了。」

雷軍看到了,專門上去闢謠說:「Free WAP 站,我只投資過深圳的樂訊,目前應該還是移動互聯網最大的社區之一。 」

順為資本

與小米合投64家生態鏈企業

2011年,雷軍和許達來共同創立了順為資本,名字取於雷軍一直信奉的人生格言「順勢而為」,跟順為創業相對應。

這是雷軍在金山22年後終於領悟出來的真諦。2010年,雷軍看到了智能手機浪潮的興起,創辦了小米公司。2011年,小米發布第一款手機,37小時就賣出了40萬台。

圖 視覺中國

雷軍就是在那時領悟到了「勢」的重要性,他發出了後來被人廣為流傳的「風口上的豬」的感想:「現在我最大的感受是要順勢而為,大勢是第一位的。颱風來了,豬都會飛起來。」

順為資本目前管理著三支合計17.5億美元的美元基金和兩支20億元的人民幣基金,投資了超過百家創業公司。

不過,與順為創業投資偏向於天使輪不同,順為資本的投資多集中於A、B輪。根據IT桔子數據顯示,順為資本一共投資了約285家企業,其中,155家為A輪時進入,72家在B輪時進入,AB輪投資佔比達79.6%。

順為資本投資領域集中於硬體、企業服務、電子商務及教育等領域,不乏一些明星項目。前段時間資訊類軟體趣頭條大火後,順為資本在今年3月跟投了該公司2億美元的B輪融資。

2014年,順為資本和小米聯合以總額18億人民幣(3億美元)聯合投資了愛奇藝。3月29日,愛奇藝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中國在線教育赴美上市第一股51talk同樣也是順為資本的投資項目。上市前,順為資本連續跟投51talk三輪融資,累計出資額超過1000萬美元。51talk上市後,順為資本獲得4倍回報。

順為資本創立初期,與一般的投資機構無異,以追求財務回報為主。但隨著小米在2013年宣布開啟生態鏈計劃以來,順為資本在投資上與小米科技的協同明顯增多。

IT桔子的數據顯示,順為資本與小米科技的合投企業共有64家,且多集中於硬體領域,如華米科技、悅米電子、潤米科技等,清一色的小米生態鏈企業。

此前的一篇報道中,順為資本創始合伙人許達來對此解釋,因為以順為的專業投資判斷,結合小米的產業資源,雙方能夠彼此取得供應,形成一種獨特的打法。也正因此,小米此後投資的大部分生態鏈公司都有順為的身影。

「假設大的風口出現,既可以讓我們有不錯投資收益的機會,對小米也是一個重大戰略方向的話,就可以形成一個雙贏的方案,大家一起做何樂而不為呢?但是如果只是一個純粹的戰略布局,有可能財務投資回報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那就不適合我們做,只適合小米做。」許達來說。

小米科技

投資或孵化超210家公司

小米科技的投資始於2013年生態鏈計劃的啟動。

彼時,物聯網發展在即。2014年1月,Google收購智能家居創業公司 Nest,雷軍在當時說道:「這提醒我們所有人都要全部提速。」

他決定用投資硬體公司的方式,計劃在5年內投資100家硬體公司,為小米生態鏈打開布局。在多個公開場合,他均對此有所闡述,表示除了手機、電視、路由器這三個硬體產品,其餘都可以以合作或投資的方式接入到小米生態里。

根據IT桔子的數據顯示,小米科技一共投資了約164家的公司,其中有51家集中於硬體領域,投資輪次多集中於A輪(97家),其中有的甚至已經上市。

布局生態鏈是雷軍近些年來又一個瞄準風口的舉動。一些初創硬體公司會以加入小米生態鏈為榮——小米已經成功將爆款單品複製到多家的生態鏈企業上。一定程度上加入小米的生態鏈,就意味著自己的產品將成為爆款。

圖 視覺中國

在小米大力布局線下門店「小米之家」後,小米旗下生態鏈企業的多款產品也均入駐其中。雷軍曾透露,小米之家的坪效達27萬元一年,僅次於蘋果。這其中,小米生態鏈的產品功不可沒。

今年2月,小米旗下生態鏈企業華米科技赴美上市,成為小米生態鏈旗下首家在美上市公司。華米科技負責生產小米旗下最為暢銷的智能硬體產品小米手環。過去幾年,小米手環的累計銷量超過了2000萬隻,是中國市場上銷量最大的手環類產品。

此外,對於與自身生態鏈有幫助的上市企業,小米也有過投資案例。2014年,小米以12.66億元戰略投資美的集團,獲得美的集團1.29%的股份。雙方將在智能家居及其生態鏈、移動互聯網業務領域深度合作。此外,小米科技還持有迅雷、金山、掌趣等上市公司的股份。

根據今日小米投遞的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小米投資或孵化超過210家公司,包括90多家專註於發展智能硬體及生活消費產品以加強小米的生態系統的公司。

小米在招股書中表示,戰略投資是小米企業發展戰略的核心部分,且相信投資使其能高效擴展自身生態系統。

多年的投資積累,也讓互聯網上出現了一眾「雷軍系」公司。雷軍個人-順為創業、順為資本及小米科技「三駕馬車」不斷向前,拱出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投資版圖。

圖 視覺中國

你沒注意的小米招股書的秘密

開啟上市流程的小米,現在只剩臨門一腳。

每當「Are you OK?」響起,這個油亮頭髮的49歲中年男人都舉著小米手機,兩眼放光。

一次次說夢想,一次次講文化。讓我們剝開這些,看一看雷軍手中的小米生長成了什麼樣。

1、小米依舊姓雷

在小米招股書中,公司創始人雷軍持股31.4124%。雖然雷軍持股比例沒有超過50%,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對公司的絕對控制權。

今年4月24日,港交所剛剛完成對上市規則的修改,允許公司以「同股不同權」的方式上市。「同股不同權」對公司方的的利好正在於其可以在募資的前提下,依舊保持創始團隊對公司的絕對掌控。

早在2013年阿里巴巴尋求上市時,港交所曾是其首選上市地。但正因港交所不接受「同股不同權」提議,阿里巴巴被迫赴美上市。在這一點上,雷軍與馬雲的選擇是相同的。

因此,通過雙重股權架構,雷軍的表決權比例將超過50%,依舊是小米集團控股股東。

2、虧損不準確,小米需要時間

招股書顯示,2015年-2017年,小米分別虧損76億人民幣、盈利4.916億人民幣、虧損439億人民幣。貌似只有2016年,小米是盈利的。

之所以會有如此巨大的虧損額,源於小米財務報表所使用的會計原則,是港股上市所要求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而一般常見財報則是美股上市所公認的會計原則(GAAP)。

其差異在小米招股書上主要體現為,是否要計算「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虧損」這一項。

以2017年為例,小米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達540億元,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達9億元,投資公允價值增益凈值為-57億元,收購導致的無形資產攤銷0.02億元。

而實際上,2017 年小米的凈利潤達到53.6億元,綜合利潤率4.7%,毛利率為 13.2%。

3、手機代表現在,互聯網代表未來?

小米自詡為一家互聯網公司。

不過,目前從招股書的數據來看,近三年小米互聯網服務的收入佔比為4.9%、9.6%、8.6%,而智能手機佔總收入比卻分別達到80.4%、71.3%、70.3%。

即便如此,小米的互聯網前景依然被大眾和投資人所期待,這是一條充滿想像力的夢幻前路。

截至2018年3月,小米用戶每天使用小米手機的平均時間約4.5小時,MIUI月活用戶超過了1.9億,用戶規模、活躍度、使用時長等指標均達到了國際一流互聯網公司水平。不過小米互聯網業務的主要獲客手段,依舊來自於它的硬體產品。

4、生態鏈與國際化賦值的小米商業野望

今年年初,「2018小米生態鏈家宴」上,雷軍把小米定義為「新經濟公司」,對此,雷軍稱,「在未來,我們一定要融足夠多的錢,投到先進位造業、智能製造、先進材料新工藝,認認真真紮根製造業,把新國貨進行到底。」

但是,對於上市,硬體並不是一個被看好的故事。所以,在這次招股書中,小米特別提出了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並稱未來小米將繼續推出支持人工智慧的新技術產品和服務。

小米當前的定位是「一家以手機和 loT 智能硬體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並自稱其業務是「鐵人三項」——「硬體、互聯網服務和新零售」。

圖 視覺中國

截至目前,小米已經投資的90多家生態鏈企業,超過300家小米之家。這個龐大的生態鏈體系依舊在持續擴張,並不斷為小米帶來流量。這樣下來小米的故事開始多了一些有層次的味道。

另一方面,於縱向的深挖相對,小米常提及的「國際化」也是它想講的一個故事。據招股書數據顯示,2017 年,小米海外收入佔比達到 28%,近三年來,這一佔比幾乎每年增長一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 的精彩文章:

習俗不該是惡意「婚鬧」擋箭牌
接受進步 接受不完美

TAG: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