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夏天的養生原則

夏天的養生原則

夏天的養生原則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卧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春生夏長,這是講夏天這三個月當中,「蕃秀」,植物春天種下去,一直成長到夏天,這是最漂亮的時候。夏天「天地氣交」,這是古文那麼講,因為我們的生命靠三樣東西,日光、空氣、水。溫暖的地方會生長,寒冷的地方就是死亡。「萬物華實」,所以夏天是生長最重要的時候,萬物繁華漂亮。那麼,夜裡早點睡,早晨早點起來。「無厭於日」,無厭是什麼?不要過分在太陽下面活動,避開一點日晒。「使志無怒」,在心理的修養上少發脾氣,「怒」是發脾氣。換一句話說,心理上對人對事寬容,不要有怨恨的心理。「使華英成秀」,等於讓大地上的萬物成長茂盛。「使氣得泄」,這裡頭有個問題啦,夏天怎麼叫泄氣?這是《易經》講「消息」,成長的時候就開始死亡,當你死亡的時候即開始成長,這是一消一息,所以生命到了最漂亮的時候就要完了。

《莊子》內篇告訴你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嬰兒生出來以後,到第二天,這個嬰兒已經比昨天老,三歲的嬰兒比一歲老,生生死死很快地在變化。所以《莊子》也引用孔子告訴顏回的四個字:「交臂非故」;生命的道理,一切的道理都很無常,你我兩個對面走,你過來我過去,兩個膀子一靠,已經變了,都不是現實的你我了。

所以夏季要善養自己的意志,無怒,陰氣就可以發泄出去了。「若所愛在外」,這個時候人的思想情緒都喜歡向外面,都喜歡放射出去。「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四氣調神就是講這一套。沒有講怎麼調,只講什麼夜睡早起,什麼不要發脾氣之類的調神的道理,所以它沒有講醫學,只講養生。但是你懂了養生的原則去看病,就看出病因來了。

摘錄自《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

現在人都是在冷氣間里得病的,這裡冷氣可以很冷很冷,但是試了幾天了,認為溫度不能低於二十六度。冷氣是給你涼快涼快,夏天要按照自然的規律,身體有一點微汗是最好,最健康了,貪著涼快會得冷氣病。下午燈開多了有一點熱,他們說要調一下。所以這裡氣溫是控制的,不像一些地方,把冷氣開著玩,冷得像冬天,那是死路一條,不可以的。像我坐在這裡,背上在流汗,我還喜歡呢!如果不流汗,我的習慣認為生病了,那就不得了啦。

我以前同美國的教授談,你們講衛生是消極的,中國文化是講養生之道,道家叫「攝生」,攝就是抓來,自己把生命控制住,就叫攝生。所以道書上叫攝生之道,這是積極的。

既然講到中國文化,我們這裡有西醫,像黃醫師,鬚眉皆白的大醫師坐在這裡,差不多是古稀之年,他是經常罵我的,我們老朋友說笑話慣了。

我現在不是講西醫,是講中醫第一部要讀《黃帝內經》。其中第一篇就是說人了解陰陽六氣,現在的人都不相信,學中醫的也不肯讀,認為是空洞的理論。陰陽就是正面、反面,陰陽兩個字是代號,什麼事都有正反兩面,是相對的。甚至每天的氣候,每件事情也都是相對的。整個宇宙大氣層跟著太陽月亮的行度,十二個月當中有六種變化,所以說是六氣。

哪六氣呢?風、寒、暑、濕、燥、火。現在假設不開冷氣坐在這裡,或到外面曬一下太陽,是什麼感覺呢?現在梅雨季節快要過了,馬上到三伏天了,就是《黃帝內經》講的燥、熱、火這個季節,身上難受,所以梅雨季到三伏天最嚴重。這是講身體外面的感受。

如果學醫的就要知道,夏天身體裡面反而是寒的,我們的胃是寒的;可是大家喜歡夏天吃冰涼的東西。以養生之道來講,修道的人不幹這個事,夏天反而要喝熱的,吃熱的。這是地球自然的物理,夏天手伸到井裡去,地下水是涼的。

所以我們講山西人不但會發財,還聰明;你到山西那個古房子一看,有地窖,還有冰窖呢。冬天把冰放到地窖,到夏天還沒有化。我們夏天覺得熱,因為受大氣的影響,身體體能的溫度向外發散,表皮上感覺很熱流汗,內部就寒了,這是養生的道理。所以很高明的醫師,有時候夏天的病,不是給你吃涼葯,反而是吃大熱葯。

我現在還沒有開始哦!因為看到你們蓋腿這件事情,就先講起這方面了。燥跟熱不同,中國人自己要懂中國字哦!不要以為這些課程你們都聽過,你要曉得我是八九十歲的人,算不定明後天就走了,所以你們這一次聽課,要慎重一點,聽了要記住,不要靠記錄,不要靠計算機。腦子不記,光靠記錄、計算機都沒有用。所以講到陰陽,燥跟熱不同,你不要以為聽懂了,不要玩聰明,因為中國字你們沒有一個字一個字學過。

暑濕,現在還沒有到三伏天呢,我們是講黃梅天的濕。現在我們覺得熱啊、冷啊,氣候不舒服啊,那是濕度的關係。這個空氣裡頭有水,而這個水被太陽一曬變熱水,我們現在的身體像是泡在洗澡池的熱水裡,因而不大舒服。所以暑天有濕。尤其上海在海邊,這裡是太湖,暑濕蠻嚴重的,最嚴重的是南京、武漢,西湖邊上,有水汽的都是暑濕。所以學醫,保養身體就要注意這個。現在是告訴大家自己保養,所以才講陰陽六氣。

我們過去讀書,也讀《黃帝內經》,我是十二歲半開始讀的,我怎麼讀起這個呢?我有個老師,他也信佛,一部《金剛經》擺在那裡,另外也有一部《黃帝內經》。我們年輕嘛,站在旁邊,聽到黃帝很稀奇,他就笑一笑,告訴我一句話,這是醫書啊!「先生啊!我看一下好不好?」「要看拿去嘛,最好你能背更好。」那個時候就接觸《黃帝內經》了。我現在講中國人學文也好,學醫也好,學政治也好,如果《黃帝內經》都不摸,都不懂,夠不上談中國文化。你不要認為那個是醫學用的,裡頭許多人生的道理,政治的道理。

剛才說溫度已下調一二度了,太多一點了吧?你們馬上要調回來,現在已經到下午了,太陽一下去就涼快了,我是貢獻你們意見。還有一句話,剛才進來大家熱,現在還是三點鐘呢,為什麼現在會覺得涼快一點呢?剛才你們報告感覺難受,所以把溫度調低一點。是這個原因嗎?不是。什麼原因呢?中國文化一句老話「心靜自然涼」,要注意這個,非常重要。我還記得年輕時,站在操場看兵操練,自己站五個鐘頭,全身武裝,還穿著皮馬靴,在大太陽下,裡頭的汗像雨水一樣的流,外面看不出來。我靜靜站在那裡,屹然不動。

那個時候沒有體會那麼深,只好把自己忘了,要裝英雄嘛,要領導別人,做模樣。什麼叫心靜自然涼?對熱啊、冷啊,不在乎它,不理它。你說熱得不得了,想到熱得不得了,你更熱了,所以不能心靜自然涼。你看大家因為有個老頭子坐在這裡給你們亂吹,一聽話把這個熱的觀念一忘,就好多了,這是心靜自然涼,修養的道理就是這樣。換句話說,你碰到煩惱或危險的時候,只好放下,所以禪宗講「放下」,你不理就沒有事,那就輕鬆多了。

摘錄自《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

歡迎訂閱【傳承網】微信號:iccwcn,傳承中華文化,分享南師智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聲律啟蒙》上卷?三江
文化視角:這些詩詞,讀來如置身水墨國畫中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