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藥材:含羞草

中藥材:含羞草

藥材名稱:含羞草

別名:知羞草、怕羞草、喝呼草、怕丑草、望江南、懼內草、感應草

採收加工:夏季採收全草,除去泥沙,洗凈,鮮用,或紮成把,晒乾。

藥用部位:全草

產地:西南及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等

科:豆科

原植物:含羞草

植物情況:披散半灌木狀草本

高可達1m。有散生、下彎的鉤刺及倒生剛毛。

葉對生,羽片通常4,指狀排列於總葉柄之頂端;葉柄長1.5-4cm;托葉披針形,長5-10mm,有剛毛。小葉10-20對,觸之即閉合而下垂;小葉片線狀長圓形,長8-13mm,先端急尖,基部近圓形,略偏斜,邊緣有疏生剛毛

頭狀花序具長梗,單生或2-3個生於葉腋,直徑約1cm;花小,淡紅色;苞片線形,邊緣有剛毛;萼漏斗狀,極小,短齒裂;花冠鐘形,上部4裂,裂片三角形,外面有短柔毛;雄蕊4,基部合生,伸出花瓣外;子房有短柄,無毛,花柱絲狀,柱頭小。

莢果扁平彎曲,長約14mm,先端有喙,有3-4節,每節有1顆種子,莢緣波狀,具刺毛,成熟時莢節脫落。種子闊卵形。花期3-4月,果期5-11月。

含羞草藥材性狀:

含羞草藥性:

【性味】苦;澀;微苦;微寒;小毒

【歸經】心;肝;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涼血解毒;清熱利濕;鎮靜安神。主感冒;小兒高熱;支氣管炎;肝炎;腸炎;結膜炎;泌尿繫結石;水腫;勞傷咳血;鼻衄;血尿;神經衰弱;失眠;瘡瘍腫毒;帶狀皰疹;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或燉肉。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止痛消腫。

2.《本草求原》:敷瘡。

3.《嶺南採藥錄》:治眼熱作痛。

4.《南寧市藥物志》:清肝火,治小兒疳積,肝火上亢,外治瘡瘍作痛。

5.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安神鎮靜。

6.《實用中草藥》:清熱利濕。治深部膿腫,腸炎,胃炎,疝氣,小兒疳積。"

【復方】

治神經衰弱,失眠:含羞草一至二兩(干品)。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治帶狀皰疹:含羞草鮮葉搗爛外敷。(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藥材知識 的精彩文章:

中藥材:辛夷-玉蘭

TAG:中藥材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