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貿易摩擦給中國金融敲響「警鐘」 別再幻想「美國信用」

貿易摩擦給中國金融敲響「警鐘」 別再幻想「美國信用」

中央明確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如何防控金融風險,是個需要我們運用戰略智慧、認真思考的問題。由美國挑起的貿易摩擦幾乎吸引了國人眼球,但貿易摩擦背後還會有什麼戰略企圖卻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在現代世界,真正對國家安全危害最大的是防不勝防的金融戰。在應對貿易摩擦之際,應該看清美國對華戰略已經發生重大調整的客觀事實。

美國是全球金融市場霸主,金融規則制定者,金融工具的原創者,具有豐富的投機套利和阻擊他國金融的實戰經驗。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們必須運用全方位的戰略思維,打好金融安全保衛戰,一是國內金融發展模式要正確,國內金融風險要可控;二是對外開放的改革路徑選擇應正確。

防控金融風險可以有兩種不同的戰略思路:一是積極防禦;二是被動防禦。被動防禦表現為承認金融市場的基本現狀、資源配置方向、利益格局關係,完全寄希望於加強監管來防控金融風險。但是,如果金融價值觀出現問題,金融發展模式出了問題,金融不僅不會納入服務實體經濟的軌道,貪婪還會衝垮監管大壩。

因此,要貫徹落實中央防控金融風險的攻堅任務,就必須擺脫傳統思維定式,開展主動防禦:改革金融發展模式。把金融納入服務實體經濟軌道,限制金融自我循環,讓金融回歸本原。

改革金融發展模式,首先應該破除美國金融樣板迷信。破除金融複雜化是現代經濟發展的必然,市場愈益複雜的結構化、衍生品化、槓桿化是有效對衝風險、配置資源的必需之謬論。金融只要做好借貸雙方、買賣雙方、投融資雙方的信用中介,為實體產業做好資源配置服務即可。

金融的本義就是資金融通,重點是為實體產業提供融資服務。應禁止金融中介參加金融交易、禁止槓桿交易、禁止為投機者套利對賭服務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把金融交易市場嚴格定位為為融資活動提供流動性支持和價格發現的融資配套市場。金融是用來融資的,不是用來炒的。金融要重融限炒。

在美國對華戰略全面調整大背景下,在堅持改革開放前提下,金融開放應是有管理的開放,管理重點是風險管理。

首先是開什麼?怎麼開?應該一切以國家利益為基準,以國家安全為底線。逐項實證分析具體開放項目和開放幅度,我們可能的獲益內容與程度,我們的損失內容與程度,以決定開放與否、開放程度。

其次,金融開放應堅持平等開放、對等開放原則。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申請金融業務牌照,批准與否除必須符合中國法規條件之外,應該考慮在其母國中國金融機構相關業務牌照批設情況。批准任何國家在華同類金融業務牌照上限不超過對方國家批准的中國金融機構同類業務牌照數量。

第三,國家安全審查。作為經濟動脈的金融業如果被外資干預和控制,國家的貨幣金融政策傳導能力勢必衰減,金融宏觀調控能力將大打折扣甚至失效。遇到類似2015年那樣的危機時外資金融機構藉機從股市、期市、匯市等多個方面阻擊套利。

因此,對於任何申請中國金融牌照的外資機構都要進行嚴格的國家安全審查。一是審查其股東、實際控制人背景以及該機構與母國軍方或特殊部門的關聯背景,盈利模式與構成,合規經營情況。二是擬投資的金融機構是否關係國家安全。如果申請者背景複雜可疑,或擬投資金融機構具有國家安全敏感性,應該一律否決。

為保護國家安全,在華外資金融機構和境外機構一律不得參與中國包括場內和場外的衍生品發行、創設和交易。不受理外資對沖基金申請相關金融業務牌照,境外對沖基金不得投資中國金融市場。

第四,重視金融規則話語權。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應是為我所用,因此按照什麼規則就非常重要。我們必須按照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話語精神,規範來華金融機構業務活動範圍。明確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只能從事有關金融中介業務,禁止自營交易活動。

第五,守住資本賬戶管制底線。在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的情況下,資本賬戶管制是我們的生命線,萬勿自毀。要珍惜「中興事件」的寶貴教訓,不再幻想「美國信用」。

第六,預見和應對風險預案。偉大事業必須通過偉大鬥爭來實現,偉大鬥爭意味著我們前進的道路上必定會遇到強大的敵人和經歷巨大的不確定性風險。我們制定某一項改革開放政策時,首先要對可能會出現什麼困難和風險進行預判預研,在發布實施政策時同步公布可能出現的困難和風險防控處置預案,在政策實施過程中不斷評估檢討實施情況,動態調整政策,完善風險處置預案。(作者:張雲東 中國證監會深圳證監局原局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時報軍事視頻 的精彩文章:

中美貿易戰不會很容易得到解決 反擊要敢戰才能止戰
為順利向德國銷售超級大黃蜂 波音拋出咆哮者當「誘餌」

TAG:環球時報軍事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