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漢字,你讀懂了嗎

漢字,你讀懂了嗎

當下漢語使用混亂已由局部蔓延到整體,由個人推到社會,由此,漢人讀不懂漢字,並非危言聳聽,也非杞人憂天。

漢人讀不懂漢字,並非危言聳聽,也非杞人憂天。

前不久,上海市有關單位舉辦的「中文危機與當代社會」研討會上,有專家嚴厲批評當下漢語使用混亂已由局部蔓延到整體,由個人推到社會,尤其是一些廣告語、網路語,錯誤之多令人咂舌。像「司機掉頭」、「科學止貧」、「竭澤而魚」、「甘敗下風」、「迫不急待」、「談笑風聲」、「一愁莫展」之類的錯誤屢見不鮮。

北京大學教授王力等還對二代身份證的用詞提出異議,引起社會廣泛議論,孰是孰非不是本文的議題,但說明漢語漢字的使用有很深的學問,必須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學者金德生、劉配書先生眼光敏銳,早就洞察到了這個嚴重的問題,他倆花了8年時間,幾易其稿,連續推出兩部《趣讀漢字》的通俗讀物,令人欽佩。郝銘鑒先生在序言中高度評價此書「守正、出新、益智、解疑」,可謂名副其實。此書值得國人認真地讀一讀。

我國古代十分重視漢語漢字的學習,孔子推出的六門課程中的「書」就是指漢字漢語的學習,他們不僅學習漢字的組合和表意,更是把每天練習書寫漢字作為必修課。反觀當下中小學規定的每周一節寫字課還要被挪用或取消,讓人遺憾。

筆者以為,《趣讀漢字》是繼承傳統,推陳出新的不可多得的好書,它不僅讓你讀懂每一個漢字的含義,還讓你明白它為什麼這樣寫,並追根溯源介紹漢字生成雅化的過程,指出漢字的每一筆每一畫皆是祖先智慧靈感的顯現,每個漢字都是先民生活、鬥爭、風俗、習慣的寫照。譬如「象」字,特別像大象的形態,尤其是最初的甲骨文的字形,長鼻長牙,頭身尾都惟妙惟肖。那麼為什麼象前要加一個大呢?因為當時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1973年甘肅挖出一具古象化石骨架,身高竟有4米,身長竟有8米)。又如,書中對「思」的解讀也很有道理。為什麼思字是田和心組成呢?因為思維是心腦聯動的產物,「田」由「囟」演變而來,「囟」腦也,所以思維是頭腦考慮和心靈感悟的結果。此書不僅對漢字進行單一解讀,有時為了區別近義詞,還合起來辨析。譬如「頸」與「項」,都是指脖子,但有區別,頸指前,項指後。所以就有了「刎頸之交」和「望其項背」的成語。

這種抓住對象的體征,概括凝練,追根溯源,旁徵博引的解讀與思辨讓人興趣盎然,給讀者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印象。讀過此書,一定會大大減少提筆忘字和誤讀漢字的概率。

對於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來說,研讀漢字就更有必要了,因為漢字是書法的唯一載體,漢字的筆畫和構型是約定俗成的,絕不是隨意塗抹和無原則地拼湊,它充盈著中華民族辯證和諧的美學思想,它有一定的規範性、特定性和恆定性,是不宜隨便改動的。如果不了解古人造字的取象義理,缺少這方面的文化支撐,那你怎樣去更好更準確地書寫它表現它?

習主席說:「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立腳跟的根基。」漢字漢語是祖先對自然萬物觀察感悟的結果,是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源,文明之根,如果我們能真正地讀懂它,我們就一定能更好地感知這個世界,提高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才識和能力。(王恩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民文化 的精彩文章:

隋軍作品展亮相申城 把梵高踩過的泥土和塞納河的潮氣帶回上海
旺犬賀新春 福入百姓家 畫家奚文淵為晚報讀者作畫

TAG:新民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