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Aal izz well—喜歡窮折騰的印度人

Aal izz well—喜歡窮折騰的印度人

Aal Izz Well

 3 Idiots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Suzanne 

00:00/04:36

Aal izz well

是電影三傻裡面的經典台詞,意思是一切順利,

激勵人們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勇敢生活。

Jab life ho out of control(當生活失控時)

Honthon ko kar ke gol(輕顫你的雙唇)

Honthon ko kar ke gol(輕顫你的雙唇)

Seeti bajaa ke bol(哨聲吹走煩惱)

Life ho out of control(當生活失控時)

Honthon ko kar ke gol(輕顫你的雙唇)

Honthon ko kar ke gol(輕顫你的雙唇)

Seeti bajaa ke bol(哨聲吹走煩惱)

Aal izz well (一切順利)

¨¨¨

01

一個印度的老師Arvind Guputa,教授孩子用各種廉價的材料甚至是回收的垃圾製作科學玩具.

「來自垃圾的玩具」http://arvindguptatoys.com/

廢自行車內胎做的打氣筒、吸管做的水泵、只剩一半的籃球做的數學模型、廢光碟做的發電機、自行車氣芯橡皮和火柴棍做的原子模型、飲料瓶做的肺部呼吸模型……

一支鉛筆不依靠任何豎直方向的接觸而懸浮在半空中。如此神奇,同時又如此簡單和質樸。

2006 年一個印度小女生籍由這個小製作所撰寫的科學報告參加了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的因特爾國際科學和工程展(ISEF),並獲得了第二名。又因為這次的獲獎,被英國的大學錄取,甚至在 2010 年麻省理工林肯實驗室用她的名字命名了一顆小行星。

特別的是,這位印度理工大學畢業的Arvind Guputa把自己所有的專利都免費供人使用。

02

今天,三大矽谷 IT 公司:蘋果、谷歌、微軟,後兩個的 CEO 都是印度裔。

除了谷歌與微軟,摩托羅拉、諾基亞、軟銀、Adobe、SanDisk、百事可樂、聯合利華、萬事達卡、標準普爾……這些知名國際巨頭的 CEO 都已經被印度人拿下。

在整體商業領域:

全美 500 強企業中,外籍 CEO 有 75 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印度裔(籍)10 位。英國裔(籍)9 位。另有來自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土耳其等在內的其他國家的人士。中國香港華裔(籍)和中國台灣華裔(籍)分別有 1 位,中國大陸華裔(籍)0 人。

從 1999-2012 年,雖然印度僱員只佔矽谷整體僱員人數的 6%,但印度人在矽谷創建的公司佔全矽谷的比例從 7% 飆升到了 15.5%!

每年北大清華這麼多出國的「高端人才」,往往無非是低級碼農的存在而已。我們講全球領導力,在人才方面,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沒有人才,何談領導力?

人才追到根,是教育。印度的整體教育水平其實有很多問題,但是他們的 IIT 這樣的精英教育(注意:精英教育不是有錢人的教育)卻是大規模地產出了能夠在全球舞台上發光的英才。

03

為什麼印度人窮而不苦?

這同印度文化主要是宗教文化有關,同印度文化是苦感文化有關。如果說西方流行罪感文化,認為人生來是有罪的,每個禮拜要到教堂去贖罪;中國流行樂感文化,相信「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莫使金樽空對月」;印度則流行苦感文化,認為人越受苦,精神越升華,離神就越近,來世也就越幸福。

正因為印度倡導苦感文化,所以直至現代,大多數人仍奉行素食主義,同時不斷有人加入到苦行僧的行列中。

印度與中國都是文明古國,但印度比中國要雜得多。大一統的中國可以用一個「統」字來描述,反之,可以用一個「雜」字描繪印度。

自秦漢以來中國一直是中央集權專制,印度卻從未出現過中央集權王朝。

印度所在的南亞次大陸是多種族、多語言、多宗教、多種姓的社會多元化地區,在歷史上,除孔雀王朝(大致與中國秦朝同時代)和莫卧爾王朝(與清朝大體同期)曾短暫實現次大陸基本統一外,其餘絕大部分年代處於邦國林立的分裂狀態。

印度的「雜」體現在語言上。印度是語言大國,據1962年人口調查的統計,印度人講的語言有1652種,印在鈔票上的官方語言有15種,每個邦又有本邦的官方語言。僅在孟買,大街上人們說的至少有26種語言,中小學生既要學全國通用的印地語,也要學英語和邦里的官方語言。

印度總體上仍是雜而不亂,運轉有序。非暴力與不合作,而非大規模流血犧牲,使印度開國的成本在大國裡面最低。印度最好的房子之一是學校,而不是政府辦公樓。這不是因為印度太窮,而是議會不批准這方面的開支,印度大的公共支出必須經議會批准,批准前要經過多番公開辯論。找部長、邦長等行政高官沒用,他們只有執行權,沒有大的審批權,且公共開支完全透明,難有貓膩。

04

讓印度團結一致的,始終是宗教。那不是誰的宗教,不是印度教,不是佛教,也不是伊斯蘭教,而是宗教本身。叔本華說每一個印度人都有很深奧的哲學宗教性。

原始佛教,指初期印度佛教全般而言,印度佛教依照其特徵而以時代的區分約可分為:

(一)原始佛教;

(二)部派佛教;

(三)初期大乘佛教(大小乘並立的佛教);

(四)中期大乘佛教(大小乘學派佛教);

(五)後期大乘佛教(真言密教)等。

佛教教義表現為釋迦牟尼的「四聖諦」:苦諦 (人生皆苦) 、集諦 (苦之原因) 、滅諦 (徹悟苦的原因,達到「涅槃」的境地) 和道諦 (通過修道達到「涅槃」的途徑) 。人們通過修行、斷惑、涅槃,最終成為阿羅漢 (「不生」的意思) ,而不再墮入人世的輪迴。「四聖諦」重在修行,奠定了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並組成了傳教僧團,標誌著佛教的正式形成。

佛教傳入漢朝初期,人們當作黃老之教供奉。漢代人開始接觸佛教時,把佛經中的「空」,套用老子的「無」來理解;佛教的水、火、地、風四種物質及「天地始終謂之一劫」說亦與漢代方士「五行始終說」近似,這樣佛教就易「混淆視聽」,易為廣被儒學影響的官民所包容、接受,使這一「異教」能在中國流傳。

「我們應該相信哪一個神?你們都說世界上只有一個神,我說,不,有兩個神。一個是造了我們的造物主,另一個是你們這些人造出來的神。對於造物主我們一無所知,但是他們造出來神和他們一樣,騙人,表演,給假的承諾,接觸富人而忽視窮人,因為被讚揚而開心......人們甚至不敢說一句話。我正確的號碼很簡單,那個創造了我們的神,把信仰交給他,而那些他們造出的神,被複制的神,毀滅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酋長A股筆記 的精彩文章:

TAG:酋長A股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