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烽火勿忘,尋找平山老兵

烽火勿忘,尋找平山老兵

原標題:烽火勿忘,尋找平山老兵


春和景明,草木葳蕤。


上車坐在副駕駛位置,我又踏上了尋訪平山團老兵的旅程。「司機」是網名「葉嘉先生」的攝影家李君放,他原來在河北省平山縣的一家企業工作,現在志願為老兵們拍照。我們一起去尋訪西柏坡夾峪村的抗戰老兵。


溫暖的陽光潑灑在坡嶺上,我們走在鄉間小徑,柏樹林芳香馥郁。我曾多次來到西柏坡,卻是第一次嗅到如此芬芳。正像我讀了志願者張志平的西柏坡詩詞——「屋內一盞明燈亮,窗外萬樹石榴紅」「稻熟桑麻晚,蘆花秋水魚正歡」,才恍然發現這個紅色聖地也有著日常的美好。


平山團起源

1937年10月,八路軍120師359旅旅長王震派出戰地救亡工作服務團赴河北省平山縣洪子店,與中共平山縣委取得聯繫,決定建立以平山縣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並組成10個擴軍工作團,分赴平山縣各村鎮進行抗日救國宣傳和擴軍工作。僅月余時間,來自全縣四面八方的1700餘名青壯年相繼趕到洪子店參軍入伍,其中1500人正式編為八路軍120師359旅718團,被軍民親切地稱為「平山團」。1939年7月,為補充頻繁戰鬥造成的人員折損,團里派擴軍幹部回到平山縣,原計劃9月25日完成擴軍任務850名,結果不到8月底,參軍人數達到1158名。抗日戰爭時期,平山團屢建戰功,被聶榮臻司令員譽為「太行山上鐵的子弟兵」。子弟兵,這個人民軍隊的代名詞,就出自平山團。


1


「要不戰死沙場,要不回到故鄉」


太行山裡抱定戰死決心的戰士們深信,只有穿著家鄉父老做的新鞋,死後靈魂才能走回故鄉。


我們走進西柏坡夾峪村的小院,見到了92歲的老戰士劉夢元。老人19歲當兵,在晉察冀軍區五團給政委蕭鋒當警衛員,現在還能記起不少戰爭時期的部隊生活。戰士們一年到頭只有一身衣服,一天只能吃兩個混合著黑豆和高粱面的窩窩頭,十幾個人分一勺鹽。雖然生活艱苦,但大家打起仗來毫不含糊。有一次除夕夜吹響集合號,一仗打下來犧牲了89個人……


老人提起他很佩服的戰鬥英雄韓增豐,說這個「韓猛子」打起仗來可勇敢了,衝鋒號一響就揮著大刀往鬼子的隊伍里沖。老人回憶當年在團部的時候,他老遠看到「韓猛子」回來,就知道是打了勝仗還是敗仗。「韓猛子」要是不騎馬,自己往回跑,一準兒是打勝了;要是被戰士們抬回來的,就肯定是吃虧了。說到韓增豐的犧牲,老人說,「韓猛子」在最後一次戰鬥中本來已經突圍出來,但當聽說村裡還困著十幾個機關人員和群眾,就毫不猶豫地沖回去,身中數彈仍繼續指揮戰鬥,最後被日軍包圍,血灑慈河岸……


隨著老人的講述,一幅幅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在我眼前展開。老人講到,有一次一名戰友從後面開槍擊斃了正和他肉搏的敵人,鮮血濺了他一臉……李君放在旁邊一邊聽,一邊抓拍。


臨別時,我看到菜畦里有許多雜草。原來老人身體一直很好,自己獨居,近來因為生病,女兒從鄰村回來照料他的生活。看著老人在女兒攙扶下堅持挪到院門口送我們,我心中酸楚。李君放也心情沉重地說,說不定我們這次拍下的又會是老兵最後的影像。


次日,我突然接到李君放的電話,他興奮地說:「就是咱們採訪的劉夢元老人,我找到了沙飛拍攝的他們入伍時的照片了!」


原來,當年衝鋒在晉察冀抗日前線、衣袖上常帶著彈孔的攝影家沙飛,曾用相機記錄下平山農村青年劉漢興等人蔘軍入伍的過程。在八區隊入伍大會上,英俊的劉漢興(上圖前排中)胸戴大紅花,身旁站著的正是劉夢元(上圖前排左一)!這張珍貴的照片,是李君放採訪劉漢興的弟弟時發現的。知道這個消息我也興奮不已,急忙打開沙飛的影集細細尋找,發現了沙飛寫下的一段話:「一個年輕的新戰士登台講話。他說:『我叫劉夢元,我是共產黨員,共產黨員是忠於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的,所以,我首先入伍……』」

這樣的發現,讓我們興奮、滿足,彷彿減輕了採訪過程的艱辛。


這位拍下平山青年參軍照的沙飛,曾被稱為「中國的卡帕」。我在查閱沙飛資料的時候,發現了他當年的一個小小疑問。一次,他為平山團攝影。面對列隊整裝、準備戰鬥的戰士們,他舉起的相機又放下,因為他忽然發現,戰士們都從背後拿出一雙新鞋穿在腳上。他覺得奇怪,就把這個細節記錄下來。在採訪了許多老兵之後,我終於明白了細節背後的風俗和鄉情。當年戰士背包里的鞋,都是鄉親們做的軍鞋。他們平時捨不得穿,只有作戰時才穿在腳上。太行山裡抱定戰死決心的戰士們深信,只有穿著家鄉父老做的新鞋,死後靈魂才能走回故鄉。


沙飛的精神也感染著後來者。李君放在6年時間裡用鏡頭記錄下許多老兵的生活點滴,為他們建立影像檔案。他說,每個老兵都是一面鏡子,都是一座活著的紀念碑;一個老兵的經歷是故事,一百個老兵的經歷就是歷史。


後來,我在李君放的影展中看到一位老兵站在自己的肖像前深深注目,久久不肯離去……這張薄薄的照片里,有他烽火的青春,有他犧牲的戰友,有他沉甸甸的一生。


2


「老兵永遠不死,只會慢慢凋零」


他們一次次從死神的指縫間艱難爬出,相比那些犧牲在戰火中的戰友們,他們覺得幸運、充滿感恩。


我和李君放曾交流過採訪老兵的感受——對我們而言,每一次採訪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這些倖存下來的老兵對生活沒有絲毫的抱怨,他們一次次從死神的指縫間艱難爬出,相比那些犧牲在戰火中的戰友們,他們覺得幸運、充滿感恩。平山團的司號手「喇叭爺」,晚年用在溫塘集市上吹衝鋒號的方式為貧困大學生籌集學費。大吾川里朱坊村的盧獻壽,15歲參加平山團,4次立功,8次受獎。帶著傷病南歸後,他回鄉當農民,日子過得貧苦,可每月交黨費都決不延誤……


我們用鏡頭和文字,記錄著這些老兵們的晚年生活。


2012年一個極冷的冬日,我和李君放準備去採訪兩個平山團的老兵。他前段時間剛發現,我們正要採訪的王冠章老人是平山團的第一批戰士。我們的車翻過一個坡嶺轉入鄉間小路,向南庄村開去。忽然,一支送葬的隊伍出現在眼前,白色的孝帽、彩色的花圈在冬日蒼黃的山嶺上十分顯眼。我心裡一緊:「該不會是王冠章老人去世了吧?」但李君放說一個多月前還給他拍過照片,那時老人身體還挺硬朗,應該不會吧。我們抱著很大的希望到了王冠章老人家,門廳前白紙黑字的七單(一種記錄死者祭奠日期的紙條)赫然出現在眼前,老人剛剛去世!遺憾籠罩了我的內心:又晚了一步。我們只好採訪了他的兒子。在兒子眼中,父親不是一名軍人,而是一個郎中。老人因病退伍後,幾十年如一日在村裡行醫。村裡人不太了解他的戎馬生涯,只知道他是一個隨叫隨到的好大夫。過年過節有人生病,他也一樣出診,甚至曾連續守在病人身邊幾天幾夜。關於平山團的事,他的兒子所知甚少,只聽父親說起過,帶他們打仗的旅長王震記性特別好,頭一天看戰士們站隊點名,第二天碰面就能叫上他們的名字。

天近正午,我們告別南庄,簡單吃過飯後直奔十多公里外的霍南庄村。李君放說:「下午咱們一定能採訪到劉增英老人,因為20天前我為老人拍照時他還能自己走到院里呢!」


輕車熟路,他把車直接開到劉增英家門前。我們興奮地推門入院,我大聲喊:「有人嗎?」一轉身,李君放已愣在那裡,他黯然一指:「看那裡的七單!」原來,劉增英老人已經去世半個月。


類似的情況李君放經歷過很多次,他開始拍攝平山抗戰老兵時,健在的老兵大約有300多人,過了兩年就去世過半,數年下來,已零落無幾。這些生活在農村的老兵大都90多歲了,常常是李君放前腳拍完照,老人後腳就去世了。好在,他辛苦奔波,給這些老兵留下了人生最後的影像。


我們在劉增英家的院子里轉了轉,發現屋門沒鎖就徑自推門進去,在屋裡發現了他失明的老伴。老人說起劉增英當兵打仗的事兒,不禁頻頻落淚。原來,劉增英是孤兒,7歲給人家當小長工,12歲時趕上平山團徵兵,就跑去跟姥姥說:「我去當兵吧,打鬼子,能吃飽飯。」


劉增英後來成為平山團的司號員,在戰場上多次負傷。平山團南下時,他因傷回到家鄉,拄著拐杖當起了農民,村裡所有的義務勞動他都參加,辛苦生活了一輩子。近幾年他有些糊塗了,但當提到犧牲的戰友,特別是在南下途中犧牲的平山團團長陳宗堯時,他都會流下淚水。


劉增英的老伴在床上哭著講述他的一生,我在床邊流淚記錄著。李君放在一旁拍下了我們相對垂淚的照片。


那以後,劉增英的老伴也被李君放列入他時常看望的老人名單。在李君放的拍攝手記里,我看到這樣的文字:「2013年8月11日,和好友郭勇去看望已故老兵劉增英的老伴,我們到後得知老人已在8月4日過世。人已去,房已空。願老兵和他的老伴在地下相見!」嘆惋之餘,李君放拍下了那把放在窗前的空椅子,老兵生前常坐在這把椅子上。這張照片,後來成了李君放《平山老兵》攝影作品集的封面。


李君放拍攝老兵的這幾年,一次次去看望這些老兵,不僅在精神上給他們慰藉,過年過節還為他們送去米、面、油,或者遞上一些錢。他有時還趕去參加老兵的葬禮,為老兵抬棺,拍攝老兵下葬的儀式和紙花飄零的墳頭。他的照片感染了許多人,帶動了更多志願者關注老兵、關愛老兵。


記得一天深夜,微信群里的一位友人發了一組照片,是李君放和他們一起去看望劉夢元老人時拍的。老人病重,已癱瘓在床。那天天氣很好,李君放輕輕抱起老人去院里曬太陽。羸弱不堪的老人,嬰兒般依在李君放懷裡……我盯著那張照片(上圖3),潸然淚下。


3

「誰說戰士已老去,豐碑不朽在人間」


我相信他拍攝的這些英雄影像,留住的這段歷史,再也不會被世界遺忘,被時光遺忘。


其實,拍攝耄耋老兵也有「風險」。


2014年夏天,為了滿足96歲老兵王國泰的心愿,李君放開車載著老人一同前往平山的閆庄抗戰烈士墓地,看望他犧牲的223名戰友。抗戰期間,他和戰友們都是晉察冀軍區五團的戰士。到達墓地,老人顫顫巍巍地走到每個有名字和沒名字的烈士墓前,回憶著當年的情景,因為越說越激動,最後泣不成聲,哭倒在墓邊的青草地上。李君放看到老人呼吸困難,趕忙把老人抱上車,直奔醫院……


2018年的清明又至,我想在寫完這篇文章後跟李君放要幾張照片的原圖。打開微信朋友圈,看到他又去山裡祭奠老兵了。晚上,我撥通他的電話。這次,他是和志願者一起去平山蛟潭庄的深山裡掃墓,祭奠老革命梁銀蘭的第一任丈夫趙三小。梁銀蘭老人抗戰時是村裡的婦救會主任,認識了駐紮在村裡的晉察冀二分區部隊的戰士趙三小。戀愛幾年後的一個寒冬,梁銀蘭找到正在易縣打仗的部隊,和趙三小結婚。新婚次日的傍晚,趙三小就在戰鬥中犧牲。他出生在山西,是個孤兒。新娘子梁銀蘭坐在他的棺木上,忍著悲痛冒著風雪,用牛車把他運回蛟潭庄安葬。新中國成立後,梁銀蘭調到北京工作,幾十年來每逢清明都回鄉上墳祭奠,從未間斷,直到去年年底去世。


前些年,張志平在拍攝《平山記憶》紀錄片時採訪過梁銀蘭幾次。他曾承諾,以後每逢清明時節,一定讓「青草不枯,後繼有人」。所以,那天他和李君放帶著當地的小學生們一起上山掃墓。


拍攝老兵多年,李君放也有過惶惑,但他說:「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拍攝也是這樣。」


近年,李君放的攝影得到了越來越多的社會關注和幫助。他的作品不僅在多個展覽中展出,還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等多個紀念館收藏,榮獲多種獎項。正如張志平寫給他的詩句:「誰說戰士已老去,豐碑不朽在人間。」


我相信他拍攝的這些英雄影像,留住的這段歷史,再也不會被世界遺忘,被時光遺忘。

(作者系河北省石家莊市作協副主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網-軍事頻道 的精彩文章:

以青春之「我」,鑄就青春「王牌」
6歲的遼寧艦和69歲的人民海軍

TAG:人民網-軍事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