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們是南宋最後的三位皇帝——一位投降、一位病死、一位投海殉國

他們是南宋最後的三位皇帝——一位投降、一位病死、一位投海殉國

原標題:他們是南宋最後的三位皇帝——一位投降、一位病死、一位投海殉國



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夏,在位十年的宋度宗趙禥因酒色過度駕崩於臨安。宋度宗在位時,孱弱無能,昏庸荒淫,耽於酒色。此時金國已經滅亡多年,而北方蒙元的軍隊大舉南下,國難當頭之際,他卻把軍國大權交給奸臣賈似道執掌,使得偏安江南的南宋更加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這也直接導致了在他之後,南宋最後的三位皇帝的悲慘結局。


宋恭帝趙?,南宋第七位皇帝,宋度宗之次子,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趙昰的弟弟,宋懷宗趙昺的哥哥。度宗駕崩後,時年僅三歲的趙?即位,因年幼,朝政多由太皇太后謝氏把持,而謝太皇太后偏偏又寵信奸臣賈似道。當此之時,南宋的滅亡已經不可逆轉,恭帝即位不滿二年的德祐二年正月十八日(1276年2月4日),元軍攻克臨安,謝太皇太后和五歲的小皇帝宋恭帝出城向元軍投降。元世祖忽必烈下詔將趙氏母子及皇族送往大都,之後趙?被封為開府儀同三司、瀛國公。成年後的趙?崇信佛學,十九歲時到西藏喇嘛廟裡出家,得法號「合尊」,此後為了忘卻曾經傷心事,趙?潛心學習藏文,深研佛法,最終成為當時西藏的佛學大師。



他在西藏定居了35年,其間再也沒有踏入中原和那思牽夢繞的江南故鄉! 也許是對已經逝去的故國還有一絲懷念,於是遂做《在燕京作》一詩以抒胸懷,詩中寫道:「寄語林和靖,梅花幾度開?黃金台下客,應是不歸來。」這首詩很快就傳到元英宗耳中,皇帝認為他有思念故國之意,勃然大怒,遂下令賜死趙?,就這樣趙?走完自己坎坷、曲折的一生,年僅53歲。


宋端宗趙昰,宋度宗的庶長子,宋恭宗的長兄,宋末三帝之一,在位二年。元軍攻破臨安時,宋度宗的楊淑妃在國舅楊亮節的護衛下,帶著自己的兒子即宋朝二王(益王趙昰、廣王趙昺)出逃,在金華與大臣陸秀夫、張世傑、陳宜中、文天祥等會合。同年趙昰在福州即位,改元景炎,時年只有7歲,是為宋端宗。兩年後,歷經顛沛流離之苦的趙昰病死於碙洲荒島之上,時年僅九歲。



宋末帝趙昺,宋度宗第三子,是宋朝最後一位皇帝,在位兩年,年僅8歲。1278年4月在岡州即皇帝位,改元祥興。1279年3月19日,宋元在崖山開展決戰,宋軍被元軍擊敗,元軍隨後包圍崖山,左丞相陸秀夫眼看靖康之恥又要重演,在驅趕自己的子女家人紛紛投海而死後,回到大船禮拜帝昺,哭著說:「國事至今一敗塗地,陛下理應為國殉身。德祐皇帝(恭帝)受辱已極,今日陛下萬萬不能再重蹈覆轍!」陸秀夫說完,將黃金國璽系在腰間,背起八歲的趙昺奮身躍入大海,以身殉國,南宋在崖山的十萬軍民也相繼投海殉國,宋王朝徹底覆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人物誌 的精彩文章:

漢朝最悲慘的皇帝——即位130天就被毒死,死後被葬入太監墓中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盤點中國古代家訓集萃!

TAG:歷史人物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