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過去的嘉絨,要從一座神山講起

關於過去的嘉絨,要從一座神山講起

追尋嘉絨――雪的蹤跡

格德沃.志瑪

四姑娘山的頭帕,被陽光照得燦爛

阿媽的頭絮,從風中拂過

曠世一般清晰

千年的雪山,我來描繪你的眉心

阿爸,在碉樓畏桑時

看,墨爾多聖山

須彌山上,雲煙升

丹增在碉樓遙望,格瑪散落天邊的

――頭帕飄飛

墨爾多神山托起歲月的漣漪

雲霧的海子里

心也跟隨著,漫延、蜿蜒

轉瞬時空變換

阿資說:每當七月初十廟會時

幫青澤日神山下

自生佛塔林立群山間

格爾隆山的仙鶴,飛躍青山

強大的臂膀下

啊,心不在迷茫

找到生存的信仰

山谷里吶,隨著雲的波紋

心跟隨遠去

幫青澤日神山

松柏林 松香裊裊

潔白的仙鶴啊,依偎巍峨的雪山

仰頭忖托山的高度

展翅翱翔雲的海洋

鶴鳴神州松聲瀟瀟

啊,心不在彷徨

找到生存的信仰

山谷里吶,隨著雲的波紋

心跟隨遠去

四季更替的時間裡

一切,留有各自的韻味

心無彷徨自在飛花

恰似夢,輕輕飛揚

注釋:阿資即祖母。

作者王建瓊(格德沃.志瑪),四川丹巴人,康巴文化研究院特約作者,就職於四川省甘孜州雅江縣瓦多鄉人民政府,綜合服務站工作人員。四川省攝影協會成員。從事過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精準扶貧,民政救助等工作。作品散見於《中央統戰部信息中心》、《中國民族宗教網》、《西部散文選刊》、《民族影像》、《甘孜日報》、《康巴文化研究院》等。詩集《遇見理塘》獲得2017年首屆倉央嘉措詩歌節優秀獎。《山柏》刊登於甘孜日報,獲得2017年度西部散文排行榜提名獎。

墨爾多:嘉絨藏區苯教神山

在藏傳佛教歷史中,苯教史無疑是不可迴避的一段歷史,據傳說,位於川西丹巴縣內的這座海拔5105米的墨爾多山就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聖山之一、藏域伏藏四地之一。

墨爾多在藏語里全稱是「瑪曲十貝嘉摩墨爾多查瓦絨」,其中「瑪曲十貝嘉摩」意為威嚴的度母神,「墨爾多」意為「神秘的隕石」,「查瓦絨」為熱帶農區,翻譯過來大概的意思是:居住在聖山墨爾多熱帶地域的人們或墨爾多熱帶地區。所以居住在墨爾多神山區域(甘孜的丹巴、康定等地,阿壩的金川、小金等地及雅安等地)的人被稱為嘉絨藏族,毫無疑問,墨爾多就是嘉絨藏族的神山。

這片聖地幾千年來都是藏東地區雍仲本教的大營,為外人所知的雍仲拉項寺,就座落在墨爾多山的腳下,清代更是定為了皇家寺院。千百年來歷史滾滾,不管它的派屬如何變化,寺院的勢力如何強弱,這裡都是藏東人們心目中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聖地之寺之一。

毫無例外的是,這裡也是藏傳佛教信徒必轉的神山之一,據說,西藏以及其他藏區僧侶們將去墨爾多山朝拜視為功德圓滿。按照苯教的儀軌,墨爾多轉山本該是按照逆時針方向進行,而受藏傳佛教的融合,事實上信徒們在這裡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順時針、逆時針均可。

在藏區,有說法是,苯日山、墨爾多、卡瓦格博峰、阿尼瑪卿山、岡仁波齊、尕朵覺沃、雅拉山和喜瑪拉雅也被稱為藏地八大神山,圍繞著他們的傳奇故事在西藏久久流傳。

墨爾多山脈起於阿壩州鷓鴣山,如龍盤展延綿上千里,主峰5000米,在大、小金川匯合處丹巴縣境內突兀矗立,高聳入雲。西仰猶如一尊巨佛乘騎一頭猛獅賓士,從西南而望,好似一個藍色寶瓶橫空擺放南望則見四季煙雲,峰巒魔變。呈佛經所載的須彌山景。

據《墨爾多神山志》記載:山上共有108個聖景,千餘處景點。站在墨爾多山之巔,東面可望見峨眉金頂,西望可遙視衛藏岡底斯雪山,俯首可覽境內8條銀色的河流,像8條潔白的哈達,纏繞著墨爾多神山56座美麗的山巒,56座壯麗的山峰象徵著祖國56個民族的團結和友好。

墨爾多神山風景素以神奇著稱。主峰北面,有天然形成的喜馬拉雅、岡底斯、阿尼瑪卿等藏區8大神山的縮影造型,以及深不可測的遇有驚動就會風起雲湧的高山海湖;主峰東面有數十座造型逼真的天然石碉群;西面是神奇的神仙洞和自生塔。

墨爾多神山既高且峻美,又有兩教神仙,因而引來無數遊客。在藏區東部人們心目中,墨爾多永遠是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聖地之一。

(來源:美人谷丹巴,康定微生活彙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定微生活 的精彩文章:

和我在康定的街頭走一走,看不懂的羽絨服和短袖!
不知道春天穿什麼?這樣穿准沒錯,快快學起來

TAG:康定微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