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老貴族和新面孔:歐冠八強的組成,再一次明確了歐洲足壇的勢力範圍

老貴族和新面孔:歐冠八強的組成,再一次明確了歐洲足壇的勢力範圍

本賽季歐冠的四強名額,出現了一點「意外」:利物浦痛擊在英超不可一世的曼城,而羅馬更是用一場驚天動地的逆轉掀翻了加泰羅尼亞的豪門巴塞羅那。人們無不為「大衛戰勝巨人歌利亞」的現代史詩而嘖嘖稱奇,但是——

老貴族和新面孔:歐冠八強的組成,再一次明確了歐洲足壇的勢力範圍

你看吧, 在人們的預想當中,早就已經對「誰是歐洲足壇的巨人」這一話題達成共識了嘛!

以至於當四強抽籤的結果公布,球迷還是難免產生以下「陰謀論式」的聯想:羅馬vs利物浦,簡直就是歐足聯刻意扶植一個新貴進入決賽,去對抗皇馬或拜仁這樣的老牌統治者。畢竟,把視線縮小到單獨一場球賽,還是有充足的不確定性去製造話題和懸念的。

只不過,如果我們把目光再次拉回到宏觀角度,以八強為標尺去衡量歐洲足壇的勢力範圍,還是能夠清晰地看出:一張張熟悉的面孔正在向球迷揭示,歐洲足球階層的邊界,還是如此的清晰與深刻。

接受現實吧,即使巴塞羅那被淘汰了,本賽季歐冠的四強之中,皇馬和拜仁還是順利地(儘管過程有些波折)拿到了門票。而如果把視角放寬到八強,「皇薩仁」這組歐洲足球的第一梯隊,已經連續7年悉數入圍了。你當然可以說,羅馬乾掉了巴薩,以及此前塞維利亞擊敗全世界最有錢俱樂部曼聯的故事,都在證明擁有較少財力的球會同樣可以靠著努力走到淘汰賽更高的階段。只不過,以弱勝強之所以好看,就是因為發生的幾率太小了。

老貴族和新面孔:歐冠八強的組成,再一次明確了歐洲足壇的勢力範圍

不知不覺,「皇薩仁」小組已經連續7年全員進入歐冠八強了。

基於這樣的現狀,國際頂尖會計事務所畢馬威旗下的體育分析小組「足球基準」(Football Benchmark)對本賽季歐冠聯賽的八強選手進行了簡單的財務比較。無論你承認與否,「經濟決定競技」這個命題看起來依然是牢不可破的真理。

老熟人的遊戲

眾所周知,賽場上最具統治力的俱樂部通常也是賽場下最成功的那幾個。而和過往的幾屆賽事一樣,2017-18賽季的歐洲冠軍聯賽再一次凸顯了足球俱樂部場內外所取得的成功的重要關聯。再次瀏覽歐冠八強的名單,全世界最有價值的球隊的前5名中,有4家正好佔領了八強的半數席位(皇馬第2、巴薩第3、拜仁第4、曼城第5),如果我們把篩選的標準放寬,則會發現只有羅馬和塞維利亞兩家不在俱樂部估值榜單的前十名(利物浦第9、尤文第10)。

另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球隊陣容的身價越高,他們取得良好競技成績的可能性就越大。八強之中,巴塞羅那一線隊全體球員的總身價來到了9.57億歐元——如無意外,他們下賽季即可突破10億大關——這樣的數字也冠絕群雄(所以知道羅馬淘汰巴薩的比賽有多偉大了吧!)而從這一方面考慮,曼城和利物浦的英倫德比其實比人們所感知的要「平衡」得多,曼城全隊的總市值「不過只比」紅軍高了「區區」2.5億歐元。

老貴族和新面孔:歐冠八強的組成,再一次明確了歐洲足壇的勢力範圍

八強球隊陣容身價呈現階梯式分布,但有時候,身價的差距並不能完全代表實力。(左側數字單位為:百萬歐元;圖表來源:KPMG Football Benchmark)

是的,我的意思是,紅藍雙方的實力差,既不像賽前人們想像的「藍月亮比利物浦強」那麼多,也沒有賽後人們出於5-2的結果感知的「紅軍比曼城強」那麼多。以及,利物浦闖進歐冠決賽可絕不是徹徹底底的神跡,近些年持續穩定的投入,已經在不知不覺之間提高了利物浦的家底。要知道,哪怕多年無冠,但根據德勤2018足球財富報告的統計,紅軍在2016-17賽季營收也達到了4.24億歐元。

這裡不得不說說「歷史底蘊」的神奇之處了。根據anfieldindex網站的報告,上賽季,利物浦的主場球迷到場觀賽人數較之2015-16賽季猛增了9000餘人,這樣的漲幅即使放之全歐也能排到第三位。而在去年9月一個月內,利物浦的官網也是全球最受關注的足球俱樂部網站的第三名,當月的總瀏覽量達到了695萬人次,在紅軍身前,已經只剩下皇馬和巴薩兩大巨無霸了。

老貴族和新面孔:歐冠八強的組成,再一次明確了歐洲足壇的勢力範圍

大破曼城並順利闖入決賽,利物浦身價雖低,雄心不小。

來自畢馬威的統計,決賽雙方皇馬的球員總身價比利物浦領先了3.11億歐元。但如果說利物浦可以5球痛擊比自己身價高出2.5億的曼城,那麼:「贏下比自己身價高出3個億的皇馬」這件事即使成真又有什麼了不起?

此外,畢馬威對於八強選手營收的分析也展示了這些頂級俱樂部其商業模式的一些有趣的特徵。比如,現金流量最高的球會通常主要依賴商業贊助收入的貢獻:拜仁慕尼黑的商業收入甚至佔到了總營收的58%。而另一方面,總收入表現在同一水準的尤文圖斯和利物浦,卻在比例構成上顯示出了明顯的差別:電視轉播收入為紅軍營收的42%,但版權收入確實斑馬軍團的足足57%。

老貴族和新面孔:歐冠八強的組成,再一次明確了歐洲足壇的勢力範圍

八強球隊總營收及構成比例。(左側數字單位為:百萬歐元;深藍色為比賽日收入,紅色為轉播收入,淺藍色為其它商業收入;圖表來源:KPMG Football Benchmark)

近些年來,影響足球俱樂部經濟實力的一大挑戰就是如何保持其商業模式的可持續性。然而,儘管進行了那些令人頭暈目眩的轉會,俱樂部上上下下的工作人員的薪水也一年比一年只高不低,豪門俱樂部的盈利卻並非「鏡中月水中花」。還是那本賽季歐冠的八強舉例,這八家球會中有七家在2016-17賽季的財年中實現了稅前盈利。

拜仁慕尼黑從來是經營狀況最好的球會,過去六年,他們都是全球稅前利潤最高的俱樂部。而尤文圖斯在去季進入歐冠決賽後同樣迎來了財務狀況里程碑式的一年:雖然在歐冠決賽功虧一簣,但亞軍的成績足以讓老婦人從歐足聯拿走1.1億歐元的分賬,這也成為了其在2016-17賽季營收暴漲6680萬歐元的最重要因素。除了球場上的成功,1.05億歐元出售保羅·博格巴的轉會案讓義大利球會的稅前利潤達到了前一個賽季的4倍有餘,而如果達成相關的附加條件,尤文甚至還能從這筆轉會中再拿500萬歐元。

事實上,還有一個數據能夠強有力地證明:更富有的球會總能贏得更多。在近兩年歐冠聯賽的淘汰賽階段,首回合平局的情況之下,更高營收球隊帶走勝利的可能性高達78%。

兩個闖入者

是的,你一定發現了,在此前的表述中,有意地忽略掉了羅馬和塞維利亞兩家八強「闖入者」。因為接下來的一些數據,會向你凸顯這兩傢俱樂部取得如今成績的不易,哪怕塞維利亞未能突破拜仁的封鎖止步八強,哪怕紅狼最終倒在紅軍的槍下無緣決賽。

事實上,從球會經濟的角度觀察,塞維利亞淘汰曼聯的故事堪稱實實在在的大冷門:要知道,在畢馬威的球隊總估值數據中,紅魔可是安達盧西亞球隊的將近12倍!同時我們也再次檢索了德勤的2018足球財富報告,結果是,曼聯去季6.76億歐元的營收再次突破了足球俱樂部單季收入的紀錄,而塞維利亞卻連榜單的前30都難見其蹤影。

老貴族和新面孔:歐冠八強的組成,再一次明確了歐洲足壇的勢力範圍

八強球隊總市值。(左側數字單位為:百萬歐元;數據以2018年1月1日為準;圖表來源:KPMG Football Benchmark)

當然,足球是圓的,因此這個賽季無論如何不能忽視塞維利亞的逆襲:除了營收的差距,塞維利亞組隊的成本只不過曼聯的三分之一,所以曼聯的出局實在有些說不過去了。

而塞維利亞的事迹同樣「激勵」了羅馬,要知道,義大利首都球隊逆轉淘汰的,也是資本體量六倍於自己的巨人(巴塞羅那上賽季的營收近6.5億歐元,而羅馬則只有1.7億歐元)!

老貴族和新面孔:歐冠八強的組成,再一次明確了歐洲足壇的勢力範圍

數據層面更加彰顯出了塞維利亞淘汰曼聯其難度是何等巨大

對於更小體量的球會而言,版權營收通常佔據著更大的份額:羅馬的電視轉播收入有60%,而塞維利亞更達到了驚人的76%。這些球會的版權收入基本都保持在六成的水準上下,具體數值則取決於球隊在國內賽場和歐洲賽場的表現。比如,在上賽季羅馬隊歐冠小組賽出局後,尤文圖斯和那不勒斯就拿到了全季歐冠最高轉播獎金分成的其中兩份,因為義大利的球迷沒有其它選擇。

不過由此也可以想見,對於已經34年沒有進入過歐冠四強的羅馬隊而言,本賽季的歐冠轉播收入,也為球隊帶來了不可思議的大豐收。事實的確如此,根據意媒的最新報道,闖進四強、且打出多場高收視率比賽的羅馬隊將可以從歐足聯拿到總計8100萬歐元的戰績獎金和收視分賬,這還不算1820萬歐元的門票收入。也就是說,紅狼單賽季的歐冠相關營收將達到9920萬歐元!

老貴族和新面孔:歐冠八強的組成,再一次明確了歐洲足壇的勢力範圍

八強球隊2016-17賽季稅前利潤額,羅馬是唯一一家虧損的球會。(數字單位為:百萬歐元;圖表來源:KPMG Football Benchmark)

另一方面,由於在上一年度並沒有取得歐冠資格,羅馬隊的財務出現了稅前的虧損。不過,本賽季在歐洲賽場如此勁爆的表現,必然將給首都球隊帶來更多商業上的「意外收穫」。你看,八進四淘汰巴薩之後,「裸奔」多年的羅馬隊胸前廣告位,立馬迎來了新的金主卡達航空。ESPN表示,這筆簽約將是義大利俱樂部「有史以來最大號的贊助合同之一」,而英國每日郵報則直接披露,贊助費用高達4000萬歐元。

老貴族和新面孔:歐冠八強的組成,再一次明確了歐洲足壇的勢力範圍

八強球隊社交媒體粉絲總數及構成比例。(左側數字單位為:百萬;深藍色為Facebook,淺藍色為Twitter,紫色為Instagram,紅色為YouTube;數據以3月17日為準;圖表來源:KPMG Football Benchmark)

社交媒體的數據則從一個側面顯示了像羅馬和塞維利亞這樣級別的隊伍在國際上認知度的缺乏,因此,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們兩家才是最應該對每一場洲際比賽都萬分重視的俱樂部,畢竟,他們太需要這種能夠展示自我風格的足夠廣闊的舞台了。

階層分化?

我們檢索了最近10年歐冠的八強名單,發現「皇薩仁」對於歐洲的統治遠比大家想像的要徹底得多。在過去10年,巴薩是唯一一家10次全部挺進八強的隊伍,拜仁9次緊隨其後,曾經的「歐冠十六郎」皇馬則完成了8次晉級。

但接下來,數據就發生了斷崖式的下跌,依靠最近幾年的穩定發揮,尤文圖斯和馬德里競技4次闖入八強領跑第二梯隊,同樣4次躋身的還有揮金如土的大巴黎。曼聯和切爾西則憑藉當年「歐冠四強英超三席」的強勢也拿到了4次的成績,但要注意的是,上賽季憑藉歐聯杯冠軍才進入歐冠正賽的曼聯本賽季16強就被淘汰了,切爾西同樣止步16強。再往前一年,他們甚至都進不去歐冠。3次進入八強的多特也歸入了第二梯隊,但本賽季隊內地震的大黃蜂短期之內很難再對於歐冠戰績有什麼高要求了。

即使算上今年,利物浦和曼城也不過是第二次晉級歐冠八強,剩下的球隊,要麼是誤打誤撞兩次晉級的小聯賽球隊,要麼就像羅馬和塞維利亞一樣只晉級過1次。

歐洲足壇的權力邊界從未像如今這般清晰深刻。巴薩十年全部進入8強,拿到3次歐冠冠軍;皇馬更是打破了「歐冠無衛冕」的魔咒,向著三連冠進發。通過以上的數據我們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足球競技與足球經濟的關係就像滾雪球一般相輔相成。曾經是歐冠聯賽重要勢力的曼聯切爾西已經迅速脫離第一梯隊,而對於財政狀況稍差的尤文圖斯和馬競而言,拼盡全力殺進決賽卻最終與冠軍失之交臂,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財富的力量。至於空有金主撐腰卻始終在賽場上被壓制的巴黎,要想打通階級上升的渠道,他們必須儘快突破戰績的天花板。

至於「闖入者」們,也許利物浦真的能上演巔峰逆襲,但看上去,最有可能實現階級跨越的還是不缺錢花且已經制定出完整建隊戰略的曼城。事實上,對於羅馬和塞維利亞這種體量的球隊而言,歐冠之於他們的最大意義真的不是所謂的「爭冠」,而是通過拼下每場比賽拿到更多的獎金和分賬。要知道,本賽季羅馬隊近一億歐元的歐冠收入可是足夠他們「好吃好喝」兩三個賽季的了。

統治階級穩坐江山,草根勢力小富即安。恐怕在肉眼可見的未來數年,這都會是歐冠賽場難以變革的主旋律。

所以,你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國內外那麼多足球專家都在期待利物浦能拿個冠軍了吧。

延展閱讀:

曼聯成本賽季歐冠分成最少的英超球隊,利物浦若奪冠可進賬7170萬英鎊

恭喜「輸」財:歐足聯的20億獎金,讓綠茵場外沒有輸家

聲明:本文由懶熊體育部分編譯自KPMG Football Benchmark的相關文章,並援引有anfieldindex及Deloitte統計的相關數據。轉載請註明www.lanxiongsports.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